李维维 唐建军 邓涛 赖燕 刘启洁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成都 611730)
目前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有数据显示[2-3],随着近些年人群生活水平改善,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在发达地区。肥胖不仅易对机体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威胁,还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确肥胖的发生机制,但较多研究显示,肥胖可对儿童骨骼生长发育以及骨代谢产生一定负面影响[4],而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是临床评估骨代谢的常见指标,为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肥胖之间的相关性,我院对500例儿童体质量结果进行分析,见如下报道。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500例儿童为观察对象,结合体质量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231例)、肥胖组(269例)。
正常组231例儿童年龄为5~12(7.39±0.38)岁,男女分别为131(56.71%)、100(43.29%)例。
肥胖组269例儿童年龄为6~12(7.45±0.42)岁,男女分别为150(55.76%)、119(44.24%)例;轻中度肥胖179例,重度肥胖90例。
两组资料经对比可知统计值P>0.05,具可对比性。
对500例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抽取所有受检者5ml肘部空腹静脉血,选择美国进口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检测。
对比两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并对25-(OH)D3水平和体质量、肥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肥胖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体质量指数相比正常组明显更低,P<0.05,且重度肥胖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体质指数较轻中度肥胖组儿童更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正常组和肥胖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体质量指数(±s)
表1 对比正常组和肥胖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体质量指数(±s)
组别 例数 血清25羟-维生素D3(mmol/L)体质指数(kg/m2)正常组 231 69.98±15.46 19.98±1.46轻中度肥胖组 179 57.69±18.32 23.89±1.32重度肥胖组 90 52.36±13.46 27.42±2.12 t-8.695 7.987 P-0.023 0.030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肥胖程度、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相关性分析
血清25羟-维生素D3属于类固醇激素范畴,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具有较积极的影响,且可参与糖、脂等代谢。较多研究显示[5],对于成人而言,肥胖可导致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两者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提示肥胖可对成人骨代谢以及骨骼功能产生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对于儿童肥胖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的关系尚未明确。
本研究为探究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肥胖之间的相关性,对500例儿童体质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肥胖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体质量指数相比正常组明显更低,且重度肥胖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体质量指数较轻中度肥胖组儿童更低,上述结果和大多数研究保持一致,均认为相比于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儿童,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出现上述现象很可能是由于随着儿童体质量增加,其脂肪细胞数量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脂肪细胞易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从而抑制机体合成血清25羟-维生素D3,加上血清25羟-维生素D3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常分布于脂肪组织中,进而导致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含量下降。同时,数据显示,经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肥胖程度、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提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肥胖程度及体质量指数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可将其作为预测儿童肥胖的有效指标。
综上,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体质量、肥胖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可将上述指标作为预测肥胖的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