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兢喆
2019年第八届悉尼海湾市艺术节海湾雕塑展,再一次旱现在近悉尼机场的卡依玛海滨的库克公园( Cook
Park 110General Holmes Drive.KyeemaghNSW 2216)。悉尼机场仍旧是主要赞助者。32件入选展出的作品将角逐一个6万澳币的大奖和其他三个奖项,本人做为本届唯一入选华裔艺术家,并且是连续二届入选,八年来头位华裔女性艺术家,觉得意外,又深感荣幸。
相对于非常著名的Sculpture By The Sea -海滨雕塑展”位置在悉尼东区邦代海滨,Sculpture At Bayside是南区机场海滨雕塑展,小众而本土化。前者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句,每次计有100多件作品参展,日益成熟的商业运作方式,衍生出多种经营内容,搭商业顺风车而形成赢利模式,佣金提成与销售额巨大,对于艺术家来说变得入门繁琐。
Sculpture At Bayside“海湾雕塑展”位置在悉尼南区机场前岸海滨,目前是地方政府组织和悉尼机场主要投资的非商业化运作,每年4月开始至5月初,旨在丰富与活跃当地文化生活,对于艺术家而言提交作品无须付费,销售作品无商业抽成,每届仅有30位艺术家入选。
我是居家主妇和专职母亲。入选“海湾雕塑展”,完全是歪打正着意外收获。多年来我做过美术编辑、艺术评论人,出版人和展览活动的组织者编著有《澳大利亚当代绘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翻译有《澳大利亚我的爱——从战俘到杰出澳大利亚人勋章获得者》(山东文艺出版社2016)等书籍,一直关注当代艺术和跨文化主题,但并不是全天候实践的艺术家,偶有动手,也是玩玩的心态。
我的作品缘自对澳大利亚真实的感情。做为新移民,我们享受到了这里民主社会、多元文化带给的自由氛围,无论你做什么怎么做,只要不触犯法律,爱哈是啥,艺术是自娱自乐也好,以艺术为职业也好,参与和分享公共文化,机会多多。受益于公共资源和公共艺术给予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环境。无论从物质的角度,还是文化价值,或是其他,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幸运且拥有福祉的。
这是一件我最喜欢的作品。作者菅原孝彦,在日本学习雕塑,并获硕士学位,他在自述里声称“我对重复、分层和重叠非常感兴趣。当我在日本排名第一的高中乐队游行时,这样的想法就嵌入了十几岁的我。”
在我看来,他很会用雕塑的体量语言,大而有整体、有重量感,表面是人体躯干一样的起伏,且慢,整体的块状是由无数柱状钢密集紧压构成,黑色的粗钢柱之间有分层、有间隙,相互独立,无数的端点集合成整体,表面镜面一样光亮如肌肤的光滑。粗钢的内质,尖锐突兀终结于光斑似的圆点亮面,归于外光面的圆润和平滑,很有東方性的含蓄和内敛,有霍去病墓地雕塑的圆浑。 它甚至揭示一种哲学的深意,在坚硬、强悍的粗钢里做到了有温度有柔软的起伏。象是一个意外,意外是最好的结局。从这件作品看,这个日本人对于金属材质双重特性的充分认识与呈现。中国著名的雕塑家隋建国也做过很多块状粗钢石的组合,但是,你只能看到粗犷与糙硬,单一性。完全没有想触摸物体的欲望,因为烈焰下的粗钢完全没有洗练升华,柔情似水的冷凝、沉静与圆润。如果我是评委,6万澳币的奖金一把褒给他,这样灵通又含蓄的艺术千千万万里遇不到一个。
看到这件作品,其他的,包括自己的作品都是凑一凑乐子,找一些话题和可到手的材料乘兴而来,乘兴而去。
澳洲文化政策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海湾市艺术节是当地民众、游客、艺术家和各类小商家与大资本以及当地政府共赢齐乐的一场大趴踢,这是一个多赢的艺术项目。民众有了一次分享文化的幸事,无论是在早晨还是晚上,沿着海湾慢跑、健步或骑自行车的人止不住停下来,围着一件件作品观赏。周末,更是携家带口蜂拥而至。开幕式是以众商家集贸市场在海滨齐齐开张免税经营为热身,政府尽到了职责,艺术家嗨翻了天,互相学习,更多下一次的准备。赞助商的钱花的也很划算,大奖区区6万澳元就可以把艺术家干辛万苦做的艺术品收购了,当然荣誉归于艺术家,而公开陈列又反哺公共艺术环境,其他的奖项分别是“拯救河水”的雕塑奖,专家提名奖,还有一个有一个是“民众选举奖”。十分公平。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要名声的留了名,要利的获得回报,要选票的收到公众好评。
入选作品各有千秋,我个人喜爱的是有体量感的雕塑,有重力平衡,有穿透的洞见。公共艺术总是要倡导些积极的有建设性的生活方式和内容,每次除了奇异、突发奇想的内容与形式的创造外,一定会有使用废旧金属或家电零件的作品入选,这种利用废旧材料,变身艺术品的思路和审美,在世界各地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大众流行都深受欢迎,环保、节能、低碳,不用开采大理石矿山,而能实现当代的审美需求,这是艺术家的一份责任和环保的自觉。
顺便说一下2018年,我入选的作品《生命的池塘》。这是女性的、个体私人性的呈现。在我很小的时候,国内的水还清澈,四五岁时在一个小水池塘里看到些游动的小蝌蚪,惊诧极了,捞起汪小蝌蚪,妈妈就讲给我《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就是最初对生命的认识。到澳洲后,在新南威尔示大学美术学院读艺术管理的专业,为了能减少太多的文论写作,三门副选修课程分别是陶瓷、铜版画和油画。在国内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现在读艺术理论,一下子觉得画画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并且随着自己的孕育生养,对生命的意义有了重新的认识,我又把这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给我的儿子,随着儿子的长大,我有了自己的时间,于是一系列莲蓬小蝌蚪之类的关于生命的画和陶瓷就有了成型。做了一系列不同材质不同形式的“生命的池塘”。有趣、有生命意味的作品或许幼稚,但是却让评委选出,让人驻足并留意,这是澳洲褒奖人性的结果,人性的光芒在艺术观赏和呈现中的得到验证。我禁不住用自己笨拙的方式表达对澳洲对“福地之门”的礼赞。
我希望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澳洲的艺术家,特别是华裔艺术家在未来都关注和参与这个户外展览,将您的智慧和创造呈现在阳光明媚的海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