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廖郭宇奇
四川大家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龚冬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郑惠丹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着力促成平衡发展。务必坚持区域协同,建设城乡一体化,扩宽协调发展空间,巩固弱势地区的增长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要素有序并能流动自如、主要功能有效约束、基本公共服务平等而资源满足承载的新格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部署,在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作出了构造“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决议,旨在解决四川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于“一干多支”而言,其中“一干”指的是将成都市作为四川省协调发展的主干,充分发挥成都市在全省的核心作用、主干引领作用。“多个分支”指的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要在四川地区形成多个支点,从而形成五个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在于解决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足的问题,促成高质量的发展。它将有利于达成各地区的优劣互补、错位发展,从而实现全省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
从全国来看,内陆与沿海存在较大差异,2017年GDP总值前两位为广东省和江苏省,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高,而且受利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还有较高的第三产业附加值和来自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产业的主营业务增长,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大额出口量[1]。而对于西南内陆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尽管近几年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速度,并且四川省的GDP总值在全国排名第六,然而其他行政区域的总体排名仍较为落后,充分反映了内陆和沿海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这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从行政区内部来看,以2017年四川省全年数据为例,成都市GDP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成都市2017年GDP总量为13890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绵阳市,GDP总量为2075亿元,省内其他城市的GDP都没有越过2000亿大关,除甘孜州、阿坝州以外,排名最后的巴中市为601.4亿元,成都市GDP总量分别为绵阳市的6.69倍,巴中市的23.1倍。由此可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存在于全国范围内,对于四川省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更为突出。
根据2017年四川省发布的统计年鉴数据(即2016年四川省统计数据,官网最新)。把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二的成都市、绵阳市与除去甘孜州、阿坝州以外排名最后的巴中市进行对比,它可以更好地反映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严重性。
成都市总产值1217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74.94亿元,第二产业5201.9亿元,第三产业6493.3亿元。占比分别为3.91%,42.74%,53.35%。成都市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12.6%,32.5%和50.9%。
绵阳市总产值183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80.29亿元,第二产业867.04亿元,第三产业674.09亿元,占比分别为15.31%,47.86%,36.83%。绵阳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29.9%,33.5%,36.6%。
巴中市总产值544.6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9.92亿元,第二产业253.9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00.8亿元,占比分别为16.51%,46.62%,36.87%。巴中市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4.5%,25.1%和30.4%。
从全省排名前二的城市和排名最后的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就业人员构成可知,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比均不高,如成都市为3.91%,绵阳市为15.31%,巴中市为16.51%,但其就业人员占比却分别为12.6%,29.9%,44.5%。可以看出,尽管绵阳市和巴中市第一产业的产值在三大产业的产值中构成比率较低,但是它们第一产业的就业构成却明显较高,说明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虽然比较多,但是创造出来的产值却不高;该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降低就业人口比例。总体而言,全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平衡,尤其是在GDP较低的区域,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平衡程度明显更为严重。
根据2017年的四川省全体居民收入情况,全省人均收入2058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0727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2227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达到了2.5倍。而从各地区来看,成都市的人均收入差距在全省是最小的,但是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还是达到了1.9倍,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3368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0298元。差距最大的是广元市、巴中市,其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8132元、2828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10801元、10946元,差距已达到2.6倍,城乡收入差距明显。而对于居民消费、医疗卫生和教育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城镇居民所享有的质量也是远高于农村居民,可以看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
对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而言,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自然因素,即气候、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都会对城乡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农村的支柱性产业为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自然因素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城镇,自然因素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城镇各产业的产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中占主导位置,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自然因素的依赖性较低,对于自然因素的限制具有较强的抵抗性,其发展主要受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的影响较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
城市极化效应是指向中心区域向单一方向积累各种经济资源要素,包括区域层面的城市和国家层面的不同地区,即使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化水平产生的经济资源要素也集中在一个方向[2]。极化效应将导致发达地区愈加繁荣,而落后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区域经济和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成都市作为四川省最为繁华的城市,其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各方面都全面领先于其余城市,由于极化效应的影响,它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会逐渐扩大。同样,将绵阳市和攀枝花市等第二梯队的城市与广元市和巴中市欠发达城市进行比较,差距也在扩大,加剧了四川省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一个地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思想的先进性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成都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经济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与国内外的沟通顺畅、交流频繁,地区内普遍具有思想开放、技术创新、重视科技等现代化意识,相对于较落后地区,他们的教育相对落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当地人民缺乏发展动力和积极性,不利于地方的发展。同时,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使得欠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劳动力利用和技术研发方面明显低于发达城市,这些都会加剧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3]。
基础设施包括运输、邮电、供水、商业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性供给,还有园林景观美化、市政道路和公共生活服务,如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和卫生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从事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根基,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时间长,收益回收期较长,使得社会资本缺乏投资积极性,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起到主导作用,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方的投资热情,可以利用PPP等投融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分担风险,实现双赢共赢。
各地区要根据自身发展,合理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根据当地情况确定自己的产业导向。不能盲目跟风的发展,一定要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支柱性产业。从整个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特别是以第一产业的角度,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在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其产业构成的比例。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在农耕的生产方式上较为落后,因此需要提高第一产业的技术水平,重在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的科技性,在提高产量产值的同时,调整产业的就业结构,有利于合理优化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4]。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质是每个区域的发展进度、质量和水平不统一。因此,只有大力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才能打破四川省现阶段发展不平衡的格局,重塑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难题,首先,应坚决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要对不同区域对症下药,根据具体区域情况实行精准施策,构造真正的协调发展。如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打造顶端设备制造业和EI产业集群,培养先进的清洁能源设备、交通轨道设备、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川南经济区将重点建设全球顶尖的白酒产业群,建设全国领先的餐饮业;四川东北经济区重点培育国内领先的油气工业、化工、机械、汽车配件、绿色食品、丝绸服装、家居建材、旅游卫生等行业;攀西经济区将重点建设国际一流的钒钛材料产业集群和绿色保健;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凉山地区将重点发展旅游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林牧业,民族工艺和生态经济,充分发挥其生态屏障功能。
出台强化举措推进区域发展,继续进行深化改革,塑造具有平衡、有序、高速等特点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各区域还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对政策协调和要素资源协调进行优化[5]。不仅要提高弱势产业的发展,还要一如既往的保持支柱型产业、重点项目发展的良好势头。
另外,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建立健全区域管理体制,完善区域联动发展过程中的跨区域组织机构框架、职能定位、人员职责,完善相关流程和制度,注重管理组织关系的协调性,使之各司其职,发挥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各自的作用。打破地域限制,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五个区域协同发展。建立更为协调的五区协同发展机制,整体提升全省综合实力[6]。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决议。目的是解决四川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促进全省各地区的优质发展,形成区域互补,错位发展,共频共振,增强全省经济实力。应充分发挥成都市作为“主干”的主导地位,起到引领多支发展的作用[7];“多支”也需高速高质量发展,大胆挖掘发展潜质,培育经济增长点;注重协调发展,构建“五区协同”发展格局;注重夯实基础,完善适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