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王涌权
由于生态农业内涵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模式有了更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内涵,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视角。
王兆骞早期定义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具体而言,表示整个生态系统网络中每个组件的状态和交互[1]。聂媛媛认为,生态农业模式是农业生产各要素发展的最佳组合,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实体[2]。张莹认为生态农业模式可以被抽象地视为空间和时间中材料、能量、信息的集合,是实现某一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动态模型[3]。刘兴和王启云指出,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生态农业实践中形成的优化结构和稳定功能的几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搭配[4]。任晓凤,齐兴宇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反映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逐步形成了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技术和发展体系[5]。
John W和Ogilvy S指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并将产生直接影响[6]。Dumanski分析认为维持高的生产效率、规避风险、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提升经济收入、社会认可程度才是发展的核心要素[7]。
覃朝晖认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8]。周玉亮认为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综合效益显著、生态特色突出的农业发展表现形式[9]。马祥飞认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它借鉴其他模式经验,采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开展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该模式在技术上更先进,在管理模式上更优化,在经济效益上更有优势[10]。
尽管学术界对于生态农业模式的解释角度不同,说法不同,但总体思想是统一的。生态农业模式应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的技术手段,是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在农业建设中的运用和表达。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和资源构成复杂,生态农业系统组成要素复杂多样,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分类体系。国内学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基于宏观总体分类、基于生态理论分类、基于区域差异分类。
苏文哲将生态农业模式分为四类:资源循环型、立体种养型、生态旅游型和资源保护型,每一大类各自包含若干模式[11]。张立辉将现有模式归纳为八类:“二位一体”模式、“三位一体”模式、“四位一体”模式、“五位一体”模式、“七位一体”模式、工业化运作模式,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集水模式、其他区域生态农业模式[12]。王海文将现有模型概括为四种:农村庭院式循环模式、产业链式循环模式、农业园区式循环模式和废物利用型循环模式[13]。
基于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朱孔山总结了以下8种模式:绿色型生态农业、链型生态农业、综合型生态农业、并生循环式生态农业、串生循环式生态农业、丛生循环式生态农业、水陆循环式生态农业、复合循环生态农业[14]。李金才根据资源和物质的循环使用将中国现有的模型分为四类:物质多层利用型、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15]。
蒋家慧根据不同地域的生产力及生态现状,将现有模式分为回归自然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产业带动型农业生态建设模式与中间型农业生态建设模式[16]。程洁根据各生态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将现有模式分为两类:大循环模式和家庭生态型模式[17]。刘刚和张春艳从区域基础条件角度出发,将现有模式归为多功能城市生态农业模式,农生产基础条件较好地域的生态农业模式、农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地域的生态农业模式[18]。
2.4.1 学术界视角:三层复合分类
李新平的分类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他从区域规模、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主导产业三种标准进行复合分类。
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规模或行政级别可分为:生态农业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乡,生态农业村和生态农业户。按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可分为:平原型、山型、水域、草原型、庭院型、沿海型和郊区型。按主导产业可分为:以一种主导产业或产品为主的专业型生态农业模式和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产业或产品为主的综合型生态农业模式[19]。
2.4.2 官方视角:农业部出台“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
对于国内主要类别划分,农业部曾给出一种相对官方的说法。2002年农业部科技司从全国各地收集了370个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系统,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个模式并大力推广: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设施生态模式、观光生态模式。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在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上较大的区域条件差异和繁多的生态农业模式种类,加大了分类问题的研究难度。分类标准和切入角度的不同也是学者研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3.1.1 国外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
不同生态农业采用的方式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不同地区和国家也会因为自身实际情况在模式选择上保有自己的特色。
美国“低投入生态农业”模式。美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善于将土地、劳动力与资本整合投入到农业生产。农业资源投入有两种主要类型:购买性资源投入(如劳动力、肥料)和非购买性资源投入(如自有地)。20世纪中后期,美国农场的购买性资源投资持续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90年代初期,美国农业部要求降低对购买性资源的投入,突出生态性,提高内部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支出以获得理想回报。
日本“自然农业”模式。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日本非常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其农业生产资源分为外部资源(如肥料,劳动力)和内部资源(自然光,资本)。20世纪中后期,日本外部资源投入逐年上升,内部资源投入逐年下降,政府意识到长此以往会加剧农业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日本开始施行“自然农业”模式: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等化学添加剂,仅使用天然草木的腐殖质,充分开发土地的自我净化和生产能力,恢复土壤肥力。
德国绿色无污染模式。德国科学家对某些作物进行定向选育,从甜菜中获取乙醇和甲烷,从菊芋植物中提取酒精,从羽豆中提取生物碱,从油菜籽中提取植物柴油代替矿物柴油。这些流入和产出的原料和能源都是绿色环保的,从而实现了农业模式的创新。
澳大利亚的物种多样性和完整性让其更加注重维持自然生态均衡,农田、森林等系统内的各个部分都要占有一定比例,而不是为满足人类眼前的需求无节制地掠夺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为保证土地肥力,实行农田轮作轮歇;为鼓励发展有机农业,采用稻秆还田,施用绿肥;为宣传节水,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在一些含盐量高且一般作物不易生长的土壤种植黄麻以克服高盐含量。
国外学者也就此展开研究。 Romualdas利用MDE(多标准差异评估)分析立陶宛区域经济和生态发展,考虑对生态形势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因素,研究经济发展对生态发展的影响[20]。Saghi Movahhed采用综合数学规划和环境调整的投入产出法,将各生态和经济指标纳入发展规划[21]。
3.1.2 国外生态农业模式的评价
国外在过去十余年中对生态农业系统评价的研究越来越侧重于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后续发展过程,他们重点分析讨论生态指标,以生态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见长。
Jayaramaiah提出应根据肥料施用量、土地产出率、水资源情况、病虫害控制、作物产量维持时间,投入产出比值等作为衡量方式。HY Wang利用SWOT分析研究了尖山农场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提出了发展战略[22]。Agita Gancone评估了拉脱维亚农业部门生态效益的指标,描述了可用于衡量生态效率的方法,介绍了生态效率选定指标的计算[23]。
3.2.1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
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研究模式的选择。
(1)从客观条件出发:吴晗,韩霞等基于农业规划、科技支持、水利资源等因素,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选取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4]。李倩玮在选择珠三角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时,考虑了广东发达的经济,认为该地居民相对于其他地区群众而言,更注重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认为珠三角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应重点突出优化农业结构,美化城市周边环境,提供市民闲暇观光基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郊多功能生态农业[25]。
(2)从效益产出出发:李梅认为,农业生态模式的选择应参考循环农业,遵循“三R”原则,努力优化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结构。实现物质的多层次回收和工业活动中对环境有害因素的零排放[26]。陈倩基于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原则,建立了基于行为—压力—效应—影响模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型[27]。
3.2.2 国内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
国内学术界在此方面都从相对统一的角度进行研究,即全方位的效益分析,不同的只是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标准。
辛红霞认为现有模式的评价内容除了包括经济功能之外,还应包括社会功能以及生态功能,效益评估需要综合效益以综合判别模型结构的合理性[28]。夏月琴、何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态农业内涵做了探讨,并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进行综合效益评价[29]。
依据上述可知,在模式的选择方面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原则,包括经济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维护生态原则等,但他们在一点上是共通的: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各地区自身特殊资源、气候、地区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最符合客观条件的发展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评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时,学术界现在已经从单一的经济讨论转变为全面评估。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评估是最基本的。此外,现有模式在理论上对生态学、相关生态发展原理的契合以及在实际上对客观条件的契合这两个维度的综合探讨,也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中国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发达国家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更加注重追求生态效益,较少追求经济效益,因此他们更加关注生物过程中农业生产的自我维持,并倡导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投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更倾向于把经济放在第一位,提倡合理投资化肥和农药,有机和无机的结合。目前,国内生态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是国内学者相当偏重的领域。在对内涵的界定上,多数学者相信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在农业建设中的运用和表达。在地区模式的选择方面,因地制宜是最重要、通用性最高的原则,学术界普遍强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效结合,基于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在模式的分类方面,可以看出不同学者间的分类方法千差万别,至今没有一个具有较高通用性的标准,只有李新平的分类方法更多的被其他学者接受。在模式的评价方面,学术界已经关注到了经济性之外的两个维度:生态性和社会性。此外,讨论还包括生态合理性和技术可操作性。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一是多数现有模式属于区域模式,推广适宜性较差。二是很多模式是自下而上产生的,其中适合推广的模式在实践中周期较长,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同时,很多模式由农民自发开发,由于缺少农业科技人员的科学引导,完善性较低,在经营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突发性技术难题,这在客观上也导致一些先进实践经验难以快速普及。三是在各生态农业模式的具体研究上,由于每种模式都是一个复杂系统,模式种类繁多,研究数据却难以获得,因此大多数学者仅能对较为典型的一种或几种模式进行研究,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模式分类方面的研究难度。
因此,未来学术界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在内涵上能否给出相对统一和共通的概念;在模式分类问题上能否适应各个不同地区的复杂情形,制定合理标准;在模式的评价上能否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甚至形成定量的评价分析模式,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