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刘军宝
当代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互联网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线上到线下,从甲地到乙地,从日用品到餐食甚至是药品,只要有需求,物流企业都可以快速地将东西送到指定的位置。那么物流企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核算方法可以很好地运用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中,都是物流企业里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
物流企业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将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的运输商。但是,在真实的物流企业中并非指提供运输这一项简单的服务,为给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体验,很多物流公司会选择一同提供上下游相关联的其他服务,比如装卸、存储、加工、包装、订单操作、打标签、生产控制、库存管理、数据传输等一系列的操作。运输业有多种多样的链路,比如零担物流、干线运输、城配运输、B2C模式的运输、O2O模式的运输、B2B模式的运输;从运输货物的类型来分,有冷链物流,有常温物流;从运输方式上来分有航空运输、公路运输、海运;从核心服务对象来划分,有甲方物流和乙方物流。所以,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一般都是服务全面的、综合性较强的、供应链式的企业。
物流成本顾名思义就是物流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资、发生的成本。从成本类型上来划分,前期的投入成本一般有购买或租赁运输设备的成本,比如购买车辆、飞机等的成本;货物存储仓库的改建费用,比如常温库改成冷藏库,一层库位改成多存库位等;库内存储设备的投入成本,比如购买、安装分拣机、货架等。日常运营中投入的成本一般有人力成本,比如仓内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成本,司机、配送人员等人力成本;仓库租金、水、电、煤等成本;仓内办公用品,比如电脑、周转筐、扫描枪等;运输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加油费等成本;包材辅料、包装用品等。总之,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一项种类繁多,核算复杂的成本项,是值得核算人员好好研究,好好梳理的一项课题。
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处于企业发展的上升期,很多企业只注重业务发展,未过多关注企业的成本核算,导致当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规范程度层次不齐。整体来看,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的很多企业没有较为全面的系统支持,很多数据都需要人工统计,而物流企业涉及的环节多、情况复杂,很多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一般只包括采购端、运输端、销售端的成本,而遗漏了其他环节的物流成本。按照目前的物流形态来看,完整的乙方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内应该包括,装卸货成本、仓储成本、仓内操作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实际核算中要根据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具体的服务链路将所有的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内。
从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看,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的核算过物流成本,不知道物流成本的具体情况,没有较为规范的统计管理办法。比如装卸费,有的企业从操作层面看认为主要是人力劳动将其归为人力成本里;有的企业从服务环节来看,认为仓储环节的装卸费应该归为仓储费,运输端的装卸费应该归为运输费;有的企业直接将装卸费单独核算。再比如甲仓到乙仓的运输,有的企业认为是干线运输成本,有的企业认为调拨成本。而物流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库内操作环节,因为操作形式的多种多样,数据统计维度的多种多样,企业的核算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从目前的物流成本数据来看,由于提供服务贯穿在整个链路中,有的一项操作服务多个项目,有的环节成本可以按SKU核算,有的环节成本可以按件数核算,有的环节成本可以按单量核算,有的环节成本可以按托盘数核算,所以整条链路来看,分解标准不统一,导致上下环节难以连贯。从部门分工来说,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专业性,所以物流企业一般以不同的环节来制定不同的负责人,各个部门对成本的理解不同,需要看到的维度不同,就会提供不同形式的业务数据,也会增加成本分解的难度。
确定好核算对象是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前提,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就是明确日常经营业务产生成本的承担对象,要设置对应的成本明细,规范的统计各项费用。通常确定成本承担对象的方法有订单法和品种法,专业的统计人员能够很好的区分,但是这些业务数据一般在操作环节产生需要有实际操作人员来记录统计,而物流企业普遍的现状是操作人员有着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是文化素养不高,没有统计数据的意识,也没有很好的统计数据的方式方法。所以,导致统计的数据质量较低,成本对象的划分不够准确,不能准确的核算数据。
物流企业日常的生成经营业务包括装卸、存储、加工、运输等,在完成这些服务内容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成本,这些成本就是运营成本。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一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正常可以直接归集到某一业务上,而间接成本会按照一定的分摊原则分摊至对应的业务上。物流企业日常的服务环节有多项,但是最核心的服务还是运输,运营成本指与操作服务相关的所有费用。所以,我国的物流企业比较适合采用营运成本法进行核算。在《企业会计制度》《交通元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提到了运营成本对我国物流企业的重要作用。
要很好地将运营成本法应用于成本核算中,要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明确成本核算对象的基础是要设置成本明细账,通过成本明细账将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明确的记录下来。结合财务核算的原则、重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来区分物流企业的业务性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参看实际业务的运营模式来划分成本项目。
采用运营成本法核算的核心是对物流成本进行分配,直接成本可以直接归集到项目上,间接成本可以通过一定的分摊逻辑分摊至各个项目上。
对比国际上物流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欧洲等国家,他们在物流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一些优秀举措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作业成本法就是国外物流研究者对作业环节深入钻研而发明的一项成本核算方法,带领着物流成本核算上了一个台阶。目前的很多文献中都涉及到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对物流成本核算的作用。一篇主要分析物流活动产生的成本数据的文献中,对使用了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进行了全面又深入的调研,进而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在物流成本核算中所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不管在什么形式的物流管理中,都根据最基本的作业任务来制定详细的成本核算流程。在目前美国的物流企业中,运用了作业成本的企业,成本核算都比其他的企业要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是,运用作业成本法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前期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地整理、研究、实验,才能确定有效的作业环节,并制定对应的核算规则。所以要完成作业成本法的制定和引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后期使用中也需要规范作业环节,系统统计数据,最好有相应的系统作为支持,投入成本很大。从投入和产出比来看,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不适用于小型的物流企业。
作业成本法是把成本核算前置到各个具体的最小的作业环节上,以最小的作业单位来归集成本,最后按照最小作业的动因把成本分摊到各个业务上。作业成本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划分操作过程中的最小作业项。
(2)在界定了最小作业项的基础上,确定各个作业项会耗用的资源。
(3)确定各个作业成本库,先根据作业数量的多少来分析确定是否对各项作业来进行逐项动因分析,还是将多个作业按照合理的原则合并成一个作业成本中心,按一定的规则将多个作业成本中心合并成一个作业成本库。
(4)确定各个作业成本库的动因。
(5)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各个作业成本库进行成本分摊。
从适用的企业类型来看,间接费用金额较小的企业适用于营运成本法,因为营运成本法需要对间接费用进行分摊,而分摊就一定会导致数据失真,所以分摊的金额越小越好。而间接费用占比较大的物流企业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因为间接费用占比较大,说明企业规模较大,而作业成本法通过多标准来分摊间接费用,可以提高分摊的准确性。
从核算对象来看,营运成本法主要核算物流劳务成本。作业成本法是从物流成本产生的原因和成本产生的逐步过程中,将物流成本分解在每一个环节上,关联前因后果再进行分摊,不仅核算劳务成本,也核算制造中心、资源等。对于直接费用而言两种核算方式是一样的,都是直接归集在物流成本上。两种核算方法的区别都体现在间接费用的分摊上,作业成本法从源头上进行核算,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分摊标准,分摊结果更加准确。
从操作步骤上来看,营运成本法的核算先归集直接费用,在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已归集的间接费用进行分摊,最后计入物流业务成本上。而作业成本法是从业务发生的实质看,产生了哪些作业环节,各个作业环节分别耗用了哪些资源,根据为谁服务谁承担的原则,将各个环节的成本分摊至各个业务上。
总之,两个方法各有不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想要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从业务端入手,搭建全国性的物流网络,提供快捷、全面、有品质的物流服务,也要关注内部核算体系的建立。内部有强有力的核算体系,能够清晰地核算成本,可以为对外报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能更好地促使业务发展,支持业务。所以,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核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