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星
改革开放40年给予中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全面性的影响无可置疑,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更难以言尽。无论怎样估量改革开放之于中国的价值和意义都不为过。40年的历史似乎只在一转眼间,让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国家,但其实只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才让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同步提升,是往往被忽略却特别值得我们探究的。在关涉到人民的精神生活方面,文化艺术的40年变迁特别需要关注,因为它映射着精神文化拓展的丰盛,这一年许多研究者围绕它进行了相当多的描述,而我们思考的角度,则注重在整体上看待改革开放40年给予文化艺术的影响,从观念形态、市场呈现到管理体制、创作的丰富发展等这些方面呈现出的巨大成绩。艺术文化的透视必须从观念思辨的角度,来聚焦考察改革开放40年,它是如何改变了既往的历史而造就现实丰盛状况的。
毫无疑问,把握改革开放40年艺术文化上的收获,不能不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的艺术精神生活,在何种程度上获得享受和满足的认知。换言之,艺术文化在40年间不断修正改变而日渐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并且随着时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伴随着自己的多样化生产创造和提升,逐渐摆脱存在的困难,克服阻碍攀登前行。尽管40年间艺术文化的各个门类发展未必平衡,人们的认知和评价也并不一样,但是历史变迁中艺术文化的各个部门不断克服困难,坚韧地向前拓展,顽强地朝向艺术创作的高原挺进,由此诞生了许多出色的艺术作品。40年间,时代潮流、人心所向和社会需求起伏变化,社会的发展也未必呈简单的线性状貌,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在不断的涨落中变化,在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艺术文化披荆斩棘,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由此,我们看到艺术文化的不同领域都产生了和改革开放之前不一样的变化景观。
就发展而言,40年后的艺术文化如同40年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各个门类的艺术都呈现出不一样的丰盛面貌,而衬托着这样一个大时代的发展并且与之相匹配。中国的艺术文化不仅产生了追随时代、服务于时代而满足人民需求不断增长的出色作品,而且形成了和政治、经济、大文化发展相匹配、和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提升相呼应、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相衬托的成果。当今中国的艺术文化和各门类艺术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成为日渐重要的促使和配合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良好评价,也是文学艺术发展最值得庆幸的事情。事实上,把基点放在艺术文化发展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自信、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于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而与艺术文化平衡认知的基础上,是因为40年来国家不断调整艺术文化政策,造就了丰盛的文化景观,从而使人们获得对国家对社会更充满信心的力量。艺术文化从一个层面上也证明着改革开放的成功与改革开放的功效,是最终让人们在整个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中都充满自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艺术文化给予时代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给予人们内心极大的满足或者鼓舞的作用更功不可没。
改革的成功与否落定在人民大众的感知结果与情感归属上,是判定40年成果卓著的根本所在。由此需要进一步考察究竟从哪些角度可以衡量出人们对于艺术文化更有信心、更具有持续性拓展的可能。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艺术文化的40年变迁,固然没有单一绝对的判断标尺,但却有不可或缺的市场生存状态、文化精神存废和政策举措呈现等因素可以来指认和判断认知它。
(一)文化因时而变的辩证观。当下中国社会欣欣向荣,无疑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而如何认知艺术文化的微妙所在,应当将其放置在确认当下的经济成绩不能缺少文化艺术相互烘托的基点上,而文化艺术的得失必然关联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艺术文化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艺术文化的碰撞关系,由此延伸展望将来艺术文化拓展的问题。
当下的艺术文化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基础上,但需要辨析的是简单地把艺术文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完全对立起来,未必是端正认识改革开放40年甚至更为久远之前的全部问题。再往前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艺术文化,是以计划经济作为支柱的。从国家的文化认知角度看,计划经济本身在单一化经济发展年代里的存在有它自身一定的合理性,国家对于艺术文化的重视乃至于掌控,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以极大的意识形态主观认定来操持掌控艺术文化体制和艺术生产的,以求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中相对单纯的艺术文化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所建立起来的艺术化体制,保驾计划经济体制下艺术文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面。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许多领域包括艺术文化领域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以电影为例,当国家意识到必须要以国家治理来促发电影事业发展时,于是,依靠国家促力抓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纪念的电影精品锻造,在1959年前后的确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批包括充满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当时主流价值观强烈意识的影片,被精心操持组织创造出来,从《林家铺子》《红旗谱》《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董存瑞》,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的《早春二月》等代表作品,正是在这种国家体制中,以精准的对象扶持和国家的鼓励号召,产生出至今还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化电影创作中相当出色的代表作。在这里,当然不能因此而获得计划经济体制一定带来丰盛艺术文化的认识,但其的确从侧面证明艺术文化的生产和整个国家倡导,以及和国家对于艺术文化的支持鼓励不可分离,也和创作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息息相关。同样,当时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样的宏阔创作作品中,也是依靠国家之力组织创作,而形成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又代表整个国家文化气度的气势恢宏创作的。显然,制度机制、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彰显和把控,都成为当时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我们无意完全为计划经济体制辩护,但是,要承认在各门艺术之中,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背景下给许多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支持。还没有走到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艺术文化,也确实需要依靠引导、指导得当,并且遵循艺术创作法则而成就,艺术文化发展的这一规律自有经典证明。相反,在完全推向市场以此为主宰的艺术文化生产中,也容易呈现出商业性侵袭改变艺术创作本质而走形的趋向,人们不时面对市场左右艺术创作的弊端耿耿于怀。显然,某种程度上没有很好的国家意志把控,创作要上一个更高的高峰也会遇到许多困难。
当然,问题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撬动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社会经济的整个体制都发生变化的时候,艺术文化也必然要伴随着向市场经济转型。在经济体制必然左右艺术文化的辩证认知上,不能忽略其适应整个时代从计划经济年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这样一个发展趋向。于是,艺术文化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也自然应运而生。说到底,艺术文化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以更开阔气度和创造更丰富产品追随时代,必然会产生新的和世界潮流相接近的艺术精品。艺术文化天然呼应着时代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文学作品的创作开启,从刘心武的《班主任》到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等作品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轰动,而话剧中宗福先的《于无声处》对于过去年代的反思,以及电影中谢晋对于“文革”乃至于反右反思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为代表的作品,罗中立油画《父亲》所包含着人们放开思想认知过去年代的复杂性思考,李谷一《乡恋》唱出了当时似乎是靡靡之音的轻柔抒情歌曲,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时代变化中,艺术文化的感知敏锐而呼应之——这是人民群众在时代变化面前萌发并且所需要的精神文化期望的反映,从此,艺术文化伴随着改变计划经济的趋势向前发展,也开始产生自己的巨大变化。开启改革开放,也就让艺术文化改观,市场因素转变文化成色;但艺术如何适应它,却要经历起伏跌宕。
(二)观念形态嬗变。艺术文化经过改革开放而逐渐发生变化,认识好计划经济年代对于文学艺术而言意味着什么,才能更好认识改革带来的意义。而如何判断坚守主流需要和创作自主性把控,的确要做到两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最早开始明确对文学艺术严格把控的典型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原本是经历过中央最高层对《武训传》整个故事修订而不断完善的成果,其出发点是更好地发挥影像的正面教育作用,并且一度得到好评。但是基于阶级立场的警惕性,后来却招致一场全国性批判,认定影片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歌功颂德云云。当放大了政治意识形态认知,就必然形成一种对其严厉批判的态势。对《武训传》的批判,使得中国电影界乃至文学艺术界都噤若寒蝉,带着相当明显的穿凿附会而生的警惕,导致艺术文化一度萧条,其影响在文学艺术上形成了一种不得已应对的认识,即当时电影人所说的“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创作态度。艺术表现有着这样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约束,显然影响到艺术更大自由度的创作发挥。而反右扩大化,更使得文学艺术界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包括石挥等在内的一批电影人所遭受的打击,许多出色的电影被列入问题电影之列。其时,文艺创作在一种统一意志管控下,的确进入某种无所适从而不能发挥创造性的约束中。
观念偏差的弊端导致氛围紧张,但全力以赴的创作促进也能产生佳作。同样是这个时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主管机构引导重点建设的创作精神推动下,也产生了前述许多非常出色的影片。这种政治意识形态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创作,产生的得失交织状况,从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而到了“文革”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所产生的影响更呈现出复杂的状况。单一化的八个样板戏排斥了其他文化产品的弊端显而易见,其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偏激认知和雕琢将八个样板戏以及相应的电影,进行从舞台艺术到影像的主观修造,使之成为了时代印记强烈的作品。显然,这种意识形态强加的干涉尽管也有一种独特的主观强加的强化,但是整个文艺的萧条、电影的萧条不言自明。
终于在改革开放之后,整个社会逐渐走向开放,对于艺术文化全面发展而促生繁荣的认知占据上风。文艺复苏后逐渐出现的市场化转变的观念,创造更多样性、更开放、更适合现代生活以及更适应时代经济发展密切吻合的、满足人们需要的艺术文化的创作观念,和曾经的计划经济年代主观意志主宰并且始终执守唯恐文学艺术被阶级敌人利用而搅乱影响现代社会的认知已经截然不同。最明显的是,改革开放新旧交替时期的创作,遗留着试图改朝换代却习惯观念不变的一批戏剧、电影作品,即转换了敌对势力的身份,将诸如厂长书记的保守和革命的对立位置翻转过来,却依然呈现着进行阶级斗争的内容,表现形态依然局限在以阶级立场看待生活的主观出发点上,延续着艺术文化还被简单当成了阶级斗争投注的对象等等。随着改革深入,这一切才消散而去。
认知改革前后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文艺的影响,不能用单一的思维简单判定。
(三)改变带来多向性。特殊转换时期的艺术文化,或者没有摆脱过去作为旧有政治意识形态工具的传统,或者还依存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变化。但随着人们对既往历史反思的深入,其阶级路线观念得以转变。改革开放最大的功绩在文学艺术上就是观念转换,看待生活的和艺术的视角开始正常化,以更真实表现人民生活丰富多样的需要为己任,表现人民投身于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的领域,展示人们期望生活更美好的内心世界,日常生活更开阔地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这一趋势持续40年,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艺术文化丰富多彩生活表现的形态。毫无疑问,艺术文化固然难以摆脱时代政治和社会影响的限制,但是在把握主流价值观标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当下更丰富、更多元的构成。曾经在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形态之中时不时要从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化角度,放大了去挑剔得失的倾向,也逐渐被改变,已经非如以往以政治路线简单认定是非和锱铢必较的狭隘性。把艺术放置在如何更好更恰当地表现生活的多样性,还是更多地放在阶级斗争的隐喻影射这样两种分野上,显然处置方式不同。以阶级立场的简单化和站在生活的丰富性上来判别,形成了艺术文化的不同发展趋势。自然,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冲淡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偏差,市场选择也更具有常态性。市场选择逐渐成为判断受众喜爱与否的首要因素,其决定投资生存和适应时代趣味成为明显趋向。在更为宽容的时代里,文艺工作者们将艺术更多地放置在艺术本身的表现得当与否上,而不进行阶级立场的强化放大。允许艺术文化在其发展之中坚守主流价值观,也反对过分挑剔,让市场来取予,适当地纠偏,而让更多的创造性得以发挥,这是和世界文化艺术的潮流相吻合的,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进步。相比起20世纪50年代对于喜剧电影因为其中有一个谐音人物“易浜子”而导致整个喜剧电影改弦更张,显然是时代的进步。
市场改变了人们复杂的思维认知,开放又宽容了艺术创作的丰富性。艺术文化在40年的进展中,更为深入到艺术多元性的创造上,显然是大大进步了。
(四)市场观念的起伏认知。改革开放40年艺术文化的变迁中,市场观念和市场对于艺术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背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条,是文艺工作者将视角伸向了艺术文化触动生存的重要动力上,艺术既要依赖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中经历风雨,也需要自身生命力的强大本质培植。事实上,艺术文化在新世纪已经确立了不仅要靠政策扶持,也不仅靠国家意志支持,还要靠赢取市场中老百姓的欢心来生存发展和进行突破。市场观念的确立,也让中国的艺术文化和世界的艺术文化接轨相容。因为只有在市场中,能直接触及时代潮流,更好地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呼应现实社会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按照客观规律来不断磨炼和实现价值。尽管我们承认,艺术文化的价值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但是艺术文化也必须在市场中彰显自身生命力的强弱。艺术文化的市场适应性也是标识着其创作是不是接地气,能不能适应潮流,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心声是否是相吻合的。我们在坚守艺术文化是一种精神领域的东西,和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经济来生杀予夺的基础上,却必须锤炼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文化更高规格的认识:其应该是既能内外圆融自成体系、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又要积极主动——成为整个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坚实存在。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艺术文化的“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意味一再呈现,警醒艺术创作不能孤芳自赏,而要适应时代寻找市场生存和大众需要的动能。而艺术在整个社会中的价值意义取决于社会经济的需要,也依靠自身力量和话语权,即艺术的影响力、适用性,它和整个国家前行的脉络要紧密相连,才能充分彰显价值。市场化的转型和探讨也是对于故步自封者的反击,对于依赖而不是靠自身的创造力前进的传统习惯,市场显然给艺术文化墨守成规的旧习敲响了警钟。市场因素的影响也让整个艺术文化激荡起来,更多地向人民靠拢、向整个时代不可逆转的发展前行路径靠拢。尤其是在21世纪加速更新换代的潮流中,必须尽快地适应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趣味趋向,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向,以及大众需要;对于艺术文化不仅仅要坚守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还同时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青年人身心愉悦的需要。在呼应中引导,在前行中适应,在整个市场经济的物质欲求和保持国家价值观的引领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
(五)40年路径梳理印证。梳理历史发展可以看清发展脉络。事实上,改革开放40年在市场经济的前行过程中,人们的确经历了一些曲折和起伏。综合研究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寻着改革开放延展的线索:1978年提出的改革开放思想,是解放了艺术文化的思想。我们说,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采取的直播形式,也是与艺术文化向大众趣味投射的国家文化建设发展趋势相统一的一种尝试。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化市场的概念开始呼应之。尽管后来对于文化市场的认知也有起伏不定或者走偏的趋向,但是文化市场确立就意味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要在市场中来检验艺术文化的效应。到了世纪交接的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因为要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制定相关政策就成为文化发展的新举措。新世纪文化产业和市场结合的路径越走越宽,并且不断探索向前。两年后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讲清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这事实上是告诉人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文化体制的改革拉开了序幕。对于如何判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在这20年中有种种的曲折。但毫无疑问,既有文化事业也有文化产业的认知,是比较正确的一种观念认知。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电影业的市场化已经悄悄展开。2003年,中国的院线制开始实施,许多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开始进入电影领域,中国电影也由此进入了票房爆炸式增长的快车道。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以张艺谋的《英雄》作为标志的大制作,开始不仅在国内获得巨大的收益,同时也成为在世界上凸显中国文化产业的信号。其后的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到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也就是把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体制改革也就是要适应市场的变化,目的是为了发展文化生产力。市场成为文化生产力最重要一个动因的认识,使得十年多来随改革开放深化,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的确在起起伏伏中得以越来越深入的拓展,并且越来越适应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了。到了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对文化体制深入改革吹响了进军号。延及到两年以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包括文化管理体制对于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也同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一些具体的部署。随后的12月30号,国家艺术基金开天辟地第一次设立,由国家来鼓励和促进市场化中的艺术创作生产的这一举措,显示了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强是为了不断地培植中国的文化体制向纵深发展。自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个严峻的问题也就引起了人们的讨论,这就是艺术文化的市场化进程中,是不是要把守一定的分寸,对于文化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该如何来弘扬?
必须强调的重要关节点,是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并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艺发展会议,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显然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加侧重。我们知道,这是在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价值意义进一步强调的一个标识。无疑,习总书记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掀开了新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春天的序幕。我们在走过市场化并且多受益的同时,也需要更为强化艺术内在的价值与传统文化所积淀的意义,需要强化艺术自身的价值建构,而已经成型的市场应当成为内涵发挥的桥梁与依托,显然随着小康社会逐渐靠近而文化精神和艺术审美的建设也越发显得重要。随后几年,包括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包括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都明确地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勾勒出清晰可行的路线图。对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轮并行,并且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所需,文化事业的投入鼓励成为重点。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17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这是关于文化艺术方面的第一个国家法律。随后,与它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12月25号通过。文化产业有了第一个法律,而文化公共事业的发展保障也有它的法规,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中国艺术文化自身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协调、丰富而并驾齐驱发展的过程中。毕竟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深水区,必须使之相互协调发展成为共识。及至2018年在国家机构改革中,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责开始被重新设置,成立文化和旅游部;而电影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归为中宣部,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由此,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将进入更为成熟的一个时期。
改革开放带来艺术文化大发展的成绩无可置疑。时下,我们进入了一个市场和艺术精神关系被协调认知的新阶段。由以上认知来看,要承认改革开放40年使得中国的艺术文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在文化的认知上,我们认定市场是对文化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40年来,中国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变。比如,在戏曲艺术方面,从1977年戏曲艺术在逐渐走向减少和近乎衰亡的路上,来自政府和各方面的扶持使之得以复苏,到目前已经有300多个剧种、1万多个演出团体得以在市场化中存立发展。传统戏曲艺术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因而成为相关文件鼓励传统文化进校园和进社会的一个重要对象。在电影艺术领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7到1978年两年才共生产56部影片,40年后的2017年与2018年各自的年产量已经达到970部和1082部,而中国的电影银幕数超过6万块也是世界第一,今非昔比,发展天翻地覆。毫无疑问,中国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视剧1978年的年产量是8部单本剧,现在迅猛发展到2017年的313部、13475集,早已是多年以来的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在话剧的演出市场上,相当大程度地依赖于市场多样化、多元性的多种人群所参与的话剧演出,也自有其适应都市文化欣欣向荣的一面。当下各种国家级的展演、场馆美术设计展陈不断,中国已经承担过这方面的世界博览会,收到世界各国的赞誉。而在市场化进程的各种拍卖活动中,书画作品的价值日渐显露,成为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关于故宫和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展陈在电视和新媒体上不断引发观赏高潮。而中国的设计产业翻天覆地地变化发展,更从艺术门类中的最大构成到成为超越艺术领域的国家文化设计的对象。
由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艺术文化市场对于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但是文化认知不能止步于依赖于市场或者挣脱市场控制。显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文化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的引领、精神情感的熏陶等,由此,艺术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收视率的高低、票房的高下等来判断。艺术文化本身要倡导创造性,不能斤斤计较一时一地市场的获得。即便是市场的获得,更要适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去形成适应国家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趋向。创造性和引领性地对抗域外文化的侵袭,坚守我们的价值观,从传统文化中择取更多的艺术滋养,都成为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由此,艺术文化已经不仅仅要依附市场生存,而要开始越来越多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借助已经获取的巨大市场利益来反哺它。艺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艺术市场而满足人们非功利性的精神文化滋养需要。这一艺术文化精神价值观的确立,既是时代需要,也越来越多地获得人们的认同。因为艺术文化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着新媒体、网络媒体、智能时代的艺术化发展,更有严峻的任务,当纸质媒体逐渐遭遇市场经营惨淡危险,影视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网络媒体兴旺影响而下滑时,网络媒体则因切合年轻人的趣味爱好,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沉浸于网络包括虚拟世界中。于是如何让我们艺术文化的传统精华更多能得到新的承传而为年轻人所接受,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无论怎样估量40年艺术文化的良好文化性状和价值依存都不为过,在观念上更多集中促进艺术文化本身的价值观形成和艺术文化的精神弘扬,艺术依托产品但必须凸显作品的意义,艺术审美的价值倡导是更重要的任务等等,都成为总结40年成绩后需要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