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创中“空间”的转换

2019-07-14 08:56西华大学610039
大众文艺 2019年16期
关键词:观者调度舞台

袁 梦 (西华大学 610039)

舞蹈是由人体动作呈现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非自然形态模式,是在时间与空间的特定设置下,被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并且经过提炼美化的动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蹈艺术对于编创者的艺术修养有着很高的要求。

舞蹈有三大要素,第一空间、第二时间、第三感情,这三要素缺一不可,其中“空间”要素的把控在舞蹈编导中显得尤其重要。舞蹈的“空间”概念较为复杂,它不只是简简单单地指向物理空间,它还指向观者内在的想象空间以及思维空间。因此舞蹈空间结构存在两种形式:指向现实的外在空间与指向虚拟的内在空间。这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多层次的舞蹈空间,使舞蹈空间具有转换的特征。通过空间转换方式,编者可以使舞蹈立体化、多样化,从而延展出更多的艺术创意和审美意义。

一、舞蹈外在空间的含义

舞蹈外在空间简单理解则是物理空间,舞蹈表演艺术的外在空间是由舞者肢体动作、队形、道具、场景等实物搭建而成,是舞蹈作品得以表达的直接物质媒介。舞蹈外在空间可观可感、有形有色,演员的服饰和动作、舞蹈的音乐和背景,都充当着舞蹈外在空间的投射点。

动作的形态与队形构图是舞蹈外在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动作形态是一个多维度空间。舞蹈地面一般为一度空间,人体所在水平面为二度空间,人体双脚腾空是三度空间,动作形态就是演员在一二三度空间来回转换的外露形态,人体动作在三个维度空间里自如切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外在空间。队形构图是演员在一定空间与时间内,对点、线、面等各个方面关系合理布局搭建成的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结构变换也称之为“舞台调度”。舞蹈构图对整体舞蹈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有利于渲染作品气氛;第三有利于营造作品意境;第四有利于深化作品主题。除此以外,舞台调度对舞蹈表现作品内容、串联动作步伐、处理感情变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二、舞蹈内在空间的含义

舞蹈内在空间是反映内心情感与想象的意识空间。特指人脑反映的舞蹈故事情节、表演者动作、道具、灯光等客观存在事物的过程中因人的主观意识所形成的心理感知。舞蹈编创者是如何将作品与观者主观意识相连接,引导观者感知体会作品呢?舞蹈内在空间是以作品内容结构与舞台环境氛围相结合,应用对比方式,反复、变化、细小的动作,舞台道具等表现。从而形成某种象征意义和特定的舞蹈动作造型,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特定环境氛围。同时这在观众心理上促成他们对作品的预想艺术效果与想象,达成与作品统一和谐的空间意识。内在空间因人而设、因人情绪而架构,诱导和推动观者进入某种情绪、感知人物内心。

比如舞蹈剧目《凤悲鸣》大量使用了各种黑色元素,如群舞舞蹈演员的黑衣、黑手帕。群舞演员踩着小碎步,配上圆场步流动,通过集体方式完成或者通过“佧农”形式分组完成。在流动过程中,她们不断挥动黑色丝巾或做指着鸣凤脊梁骨的动作,给予观众心理上的压抑感,观众仿佛身处一片黑暗、阴沉、压迫的空间。这里给予观众心理所感知的空间,让人们从中体会到封建主义的黑暗与腐朽,从而增强观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三、舞蹈编创空间的不同转换方式

舞蹈创作中空间结构相互转化、融合运用巧妙,使其作品即“虚幻”又“深刻”,表达形式丰富,内容丰满。舞蹈空间转化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舞蹈外在空间的自身转化与发展,丰富舞台画面。它具有空间张力与形式表现力,能够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舞蹈魅力。第二种舞蹈内外空间转化,主要应用舞台空间、特定道具场景等将观众感知可视化,使“物理空间”与“意象空间”相互碰撞、交融,引领观众走入舞蹈编导所编织的情感氛围与意想空间中。这样形成的多元化空间让舞者、观者超越现有空间状态,感知更高层次空间的艺术力量。

(一)舞蹈编创中外在空间的艺术转换

在舞蹈编创中最为基础的外在空间转换在于舞者自身运动轨迹的变换,即动作形态自身维度空间“一度二度三度空间”的相互转换,使其舞者动作轨迹形式丰富。其次舞台调度,演员在舞台上不断转换流动也是一种外在空间的艺术转换。舞台调度利用点线面来构图,横线和曲线倾向于表现比较平稳、缓和、流畅、圆润的感觉,斜线和竖线倾向于表现强劲、有力、爆发的动势。调度并没有固定的程式,它会受到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作品情节发展、情感推动调整不同的调度,层层构图,增强舞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令其调度升华情绪。

在群舞代表作《汉宫秋月》中,其中包含了不少圆形调度,其调度有着推动情节、烘托环境氛围的积极作用。圆形调度一共有三处都以流动的方式展现。第一处是群舞开端,由流线形转换到双弧形,近似圆场的群舞像一幅画卷,营造出恐怖阴森的宫廷氛围。第二处是中间舞蹈队形变化,前后两组的演员围着中间部分的人,踩着小碎步组成一个圆,形成一堵人墙,使其老宫女和小宫女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深刻折射出老宫女的形象。最后一处在结尾,老宫女追逐圆场的群舞,最后卷入人潮漩涡,寓意老宫女兜兜转转还是没有脱离宫廷女人的宿命,折射了老宫女悲哀无奈的心态。通过人为的特定动作和队形,舞蹈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意识,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观众心跳和神经。

(二)舞蹈编创中的多元化空间

多元化是指舞蹈编创中外在空间与内在空间的相互转化、撞击、融合。这种转化使用方式一般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意向空间可视化,将舞台分化同时展示舞蹈故事人物以及人物想象。第二种立寓意,这种方式使用舞者主题动作、道具、音乐等反复出现在作品中铺垫表达某种情感或寓意,在情感转换时再次出现“寓意”动作道具,引领观众之前的“记忆性情感空间”与“现舞台情感空间”相碰撞形成做鲜明的对比,使其作品情感更深入人心。第三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编导在舞蹈作品中借助各种装置突破单纯动作空间的限制,营造特殊空间,呈现新颖的动作语言。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配合舞台背景画面的变换,极力表现作品深刻主旨,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在舞蹈作品编创中,编导会应用多种形式去布下“虚幻空间”给观者传达情绪、情怀以及观念。其中形式多样,其中我们以前段提出的“内在空间可视化”举例——舞剧《石光荣》中年老的褚琴不断穿插在作品故事的每个阶段,编导用舞台的分化,将年老的褚琴与一段段的故事同处于一个舞台,使现实与回忆两个时空相碰撞,让观众陪同年老的褚琴共同进入回忆时光。尤其最后一段年老的褚琴与石光荣最后共舞,象征逝去的石光荣与褚琴最后的告别,将虚幻与现实融合,使观众身处于和年老的褚琴共同现实空间中,怀揣着共同的情绪去看如虚幻般场景。这样典型的共存的多元化空间,可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使舞蹈艺术更加具有张力和感染力。

四、舞蹈编创中空间转换的现实意义

独立的舞台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物理空间,在舞台中去运用肢体形态、道具、场景使舞台有其自身的内外空间。编导使用舞蹈内外空间的相互转换或内部转换对于完成作品有着重大意义——第一使舞蹈形式丰富,从单维度到多维度,空间容量得以扩大;从这一阶段到另一阶段,时间容量得以扩充;从这种情感转变到另一种情感,审美感受得以扩张。第二使舞蹈自然流畅和谐美观,无论是独舞还是群舞,编导控制好点线面的关系,掌握好节奏,塑造好造型,在舞台调度中构图服务于作品,在调度与情感之中寻求平衡统一,实现舞蹈空间转化,升华作品主题,增强舞台感染力,丰满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深入人心。第三连接作品与观众,内外空间转化创作出让观众用自身的感知与意想,使其身处于舞者的情绪与故事中,有助于让舞者和观者全身心沐浴在艺术的光辉中,甚至揭示人生的情感实现心灵沟通和灵魂互通,带给欣赏这者精神震撼和审美享受。

五、结论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包含了演员的素质、编者的设计、观者的再创造等元素。如何判断舞蹈作品的好坏,不能单一以作品中舞者动作质量决定,它一定也与编导的构思密切相关。编导在舞蹈作品中综合应用空间转换将物理与心理空间相融合,将调度、结构和布景相融合从而呈现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以最大限度提升艺术感染力,蕴涵更多的意义,使得舞蹈语言具有生命力,舞蹈更加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观者调度舞台
基于智慧高速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军迷大舞台
基于CE-PF算法的舰载机离场调度优化问题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军迷大舞台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端午节观龙舟赛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