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的羔羊”形象解读
——以彼得和保罗为例

2019-07-14 09:12詹允和云南大学文学院昆明650206
名作欣赏 2019年32期
关键词:门徒耶稣羔羊

⊙詹允和[云南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206]

一、前言

上帝创造人类之后,将人设定为天地间仅次于上帝的存在,管理着世间的万物。而当人类掌握了更多的权力和智慧之后,骄傲与野心便侵入了原本纯洁的灵魂,诱惑着人类逐渐远离上帝,偏离神圣的轨道,跌入堕落与罪恶的深渊。自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开始,人类纯洁的精神就烙上了罪的烙印。在《圣经》之后的章节中,人类的罪行越来越恶劣,让耶和华几度痛心懊悔,甚至怒火中烧。耶稣降临之后,成为“救世主”,用自己的行动将仁爱的光辉撒满世间,为了帮人类赎罪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肉身终结于十字架上。《罗马书》中说道:“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3:22~24)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无论是耶和华还是耶稣,从《圣经》的起始到终结,宽恕与仁爱的主题始终贯穿其间。那些“迷途的羔羊”们都在圣灵的引领之下使自己得了荣耀。

二、《圣经》中的“迷途的羔羊”形象简述

“迷途的羔羊”一说最早出自于《圣经》旧约《以赛亚书》(53:6~7):“我们都如羊走迷,个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新约《马太福音》第十八章便直接命名为“迷羊的比喻”:牧羊人若是在一百只羊中丢了一只羊,抛下九十九只去找那迷失的一只,失而复得的快乐远比拥有九十九只更甚。“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18:12~14)《路加福音》(15:4~7)中耶稣也以羔羊为喻:“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人,欢喜更大。”在基督教世界中,常把耶稣基督喻为牧羊人,“迷途的羔羊”则泛指那些因背离了上帝的初衷而迷失在贪婪、邪恶、色欲、罪孽中而找不到救赎之路的人。这些人的堕落使他们离上帝越来越远,但“神爱世人”,上帝虽然对人类的罪恶感到愤怒,却还是将爱子派遣到这充满罪恶的人间。神的儿子耶稣作为上帝和世人的桥梁,在世间寻找这些“迷途的羔羊”,他偏爱穷困者、病痛者,用仁爱治疗和引导他们,将最伟大的爱给了有罪的人,最终以肉身为代价背负了世人的罪,使之在罪孽中得以脱身,找到了归于荣耀的正途。

三、彼得与保罗

彼得与保罗是耶稣门徒中最重要的两位,彼得是耶稣的第一大门徒,而保罗也是基督教传教历史上贡献最大的门徒。然而这两位早期基督教中的领袖级人物,在通往神圣的道路上却也没能绕开诱惑和背叛的考验。

(一)彼得的背叛

彼得又称“西门彼得”,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首,也是世间的第一位教皇。彼得是诸门徒中最信任耶稣的一位,《圣经》中记载,当耶稣问众人“我是什么”的时候,彼得立刻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甚至亲自端水为彼得洗脚。耶稣预见自己将被门徒出卖,而彼得将三次不认主,彼得立刻坚定地表示自己“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1~34),宁愿为主舍命(《约》13:36~38),与耶稣一同牺牲也坚决不会背叛。正是这样一位耶稣最忠实的跟从者,在《圣经》中却出人意料地上演了“三次不认主”的情节。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关“彼得三次不认主”的记载如下:“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26:69~75)

《马可福音》 中记载如下:“彼得在下边院子里,来了大祭司的一个使女,见彼得烤火,就看着他,说:‘你素来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那使女看见他,又对旁边站着的人说:‘这也是他们一党的。彼得又不承认。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又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

《路加福音》 中记载如下:“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远远地跟着。他们在院子里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们中间。有一个使女看见彼得坐在火光里,就定睛看他,说:‘这个人素来也是同那个人一伙的。’彼得却不承认,说:‘女子,我不认得他。’过了不多的时候,又有一个人看见他,说:‘你也是他们一党的。’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是。’约过了一个小时,又有一个人极力地说:‘他实在是同那个人一伙的,因为他也是加利利人。’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晓得你说的是什么。’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22:54~62)

《约翰福音》中将三次不认主细分为“彼得首次不认主”和“彼得再三不认主”两部分,“彼得首次不认主”记载如下:“西门彼得跟着耶稣,还有一个门徒跟着。那门徒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他就同耶稣进了大祭司的院子,彼得却站在门外。大祭司所认识的那个门徒出来,和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就领彼得进去。那看门的使女对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他说:‘我不是。’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彼得也同他们站着烤火。”(18:15~18)“彼得再三不认主”中记载如下:“西门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彼得不承认,说:‘我不是。’有大祭司的一个仆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亲属,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吗?’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18:25~27)

综上,“彼得不认主”这一情节在《新约》 中是除犹大的背叛之外又一个分外重要的情节。四福音书皆有或多或少的描述。根据上文的列举,可以看出,各福音书的叙述和侧重也有所不同。《马太福音》 和《马可福音》 中,更注重的是对这一事实的客观陈述,后者则对事件进行了更为清楚的交代,如使女的身份是大祭司的使女,责问彼得时的语气也比前者更为强烈。在《路加福音》 和《约翰福音》 中,较前两者而言倾注了更多的主观情感,还把耶稣的形象也加入其中: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约翰福音》 中还多了一个其他门徒随他跟从。《路加福音》 中与彼得自身激烈的性格更为吻合,在回答中都加入了“你这个人”以表达情绪的不满。与《约翰福音》 中较为悲痛无奈的情感相比,《路加福音》 中不愿认主的约翰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恼羞成怒的情绪。

犹大为了区区私利将耶稣出卖,这一情节对整个《圣经》 故事的发展起着转折性的作用。而相较于犹大的背叛,很多人对彼得的背叛表示无法理解。诚然,彼得在《圣经》 故事中是耶稣最忠实的跟从者,彼得的反叛虽然出人意料,但并没有像犹大的背叛那样对耶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有些人认为,彼得的背叛虽然重要,但也是“没有必要发生的”。

关于彼得为何不认主,古往今来有着不同的解释。笔者先从世俗角度进行叙述,在后面的篇幅中,再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彼得不认主这一情节是建立在耶稣的预言基础上的。在《圣经》 的叙述中,彼得的背叛可以说是按照耶稣的预言没有任何悬念地发生了。这一预言在显示耶稣神性的同时,也在侧面将神性的耶稣和凡人做了一个对比。彼得是耶稣最喜爱的第一大门徒,也是耶稣最坚定的追随者和守护者,耶稣数次显神彼得都在场见证。他是耶稣所有门徒中最为勇猛、“永不跌倒”的斗士,当他说可以同耶稣一同下监一同受死时他的确是怀着一颗愿意为了神子赴汤蹈火的心而向耶稣承诺的。耶稣被捕后,当其他门徒都人心涣散时,彼得始终跟从着耶稣,甚至在耶稣被捕时砍掉了大祭司仆人的耳朵。但当被区区仆人质问时,向来英勇的彼得却变成了懦夫,这是很多人所始料未及的。他害怕自己受到牵连,同时却担心着耶稣的安危。当彼得虔诚的信仰和残酷的现实相遇时,他选择了屈服于后者。故而耶稣在预言之后称他为“撒旦”,并说彼得“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彼得心地善良正直,但性格易怒又冲动,同时也非常自大,这成为他致命的缺点。他一直认为自己对耶稣的忠诚是无坚不摧的,不容许任何人质疑,当彼得否认与耶稣的关系,回想起耶稣的预言时,不由得为自己的软弱和背弃而痛哭,来到主的面前认罪悔改,请求耶稣的宽恕。彼得的背叛,显示出了作为凡人的愚昧自大和意志的软弱,灵魂的高大和肉体的软弱在彼得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遭受背叛的耶稣并没有怨恨彼得,因为耶稣是怜悯软弱的。之所以将人比喻为羔羊,便是因为人与羔羊有着相同的软弱,需要牧羊人的守护和引导。耶稣让彼得跌倒,让他看清了自己的懦弱,同时也宽恕了他。神不会丢弃迷途的羔羊,迷路的彼得得到耶稣的指引之后,成为耶稣在人间的牧羊人。

(二)保罗的迫害

保罗是基督教中的第一代领导者、第一位神学家,也是公认的早期基督教会最重要的领导者。但作为基督教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早期的保罗手上曾经也沾满了无数基督教徒的鲜血。

保罗原名“扫罗”,耶稣死后,早期的基督教徒被视为异教徒而遭到了迫害。作为虔诚的犹太教徒的扫罗从小严守犹太律法,忠于犹太教,作为一个传统的法利赛人,早期的扫罗认为基督教所宣扬的“异端邪说”是对正统犹太教的亵渎。一个木匠的儿子竟然敢自称上帝之子,四处传播他的“妖术”,最后惨死在十字架上而不显现任何神力,这是对上帝的亵渎,这种妄自称神的行为是虔诚的扫罗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他憎恶基督教徒,他的正直和严谨在犹太教中让他拥有了权力,他曾利用这种权力让无数的基督教徒在自己的鞭子下饱受折磨。他对基督教徒的迫害持续了一年之久,在这期间,不计其数的基督教徒们被他抓捕、拘留甚至杀害。

在前往大马士革追捕基督徒的途中,耶稣亲自向扫罗显现,“扫罗行路,将到大马色,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扑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使》 9:3~6)自此之后,扫罗便更名为保罗,悔改归主。之后便同彼得和雅各一同四处传教,成为早期传教的主心骨。保罗对早期教会的贡献甚至比彼得和雅各都大,他是第一个到海外传播福音的传教士,曾三次前往地中海各地以及小亚细亚、马其顿、希腊各处传教并建立教会,多次被鞭打、被石头砸、遭遇海难和饥饿,后遭到迫害入狱两年,出狱之后仍未放弃信仰,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了传教之路。最后遭到罗马皇帝的处罚,为了耶稣基督终结其一生。

保罗对教会的贡献更体现在他的神学观念上。他对整个基督教的教义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新约》中,保罗的书信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其中包括罗马书、哥林多前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提摩太前后书,等等。这些书信都反映了保罗的神学观,其中以罗马书和加拉太书最为清晰。作为一个曾经的“罪人”,保罗对“义”的解释可以说是基督教神学中最重要的“因信称义”的源头。保罗对耶稣的信是绝对的,他坚信耶稣是神而不是人,耶稣为人类的罪孽而死,并终将复活。信是义的基本,本于信且至于信。罪人信耶稣,方能称为义人。“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6~17)对于律法和信仰的问题,保罗也给了明确的解释。他认为,人不能因遵循律法就在神面前称义,律法只能定人的罪,显人的恶,却不能够除去人的罪孽。(《罗》3:19~20)律法不能让人在神面前得救,唯有凭借对神的信和爱,方能得到神的救赎。

保罗曾大肆迫害基督教徒,然而却成为“天选之子”,蒙受基督的接纳和医治。神眷顾保罗,因为保罗并非是一个残暴之徒,他对基督徒的迫害是基于对上帝的忠诚,是基于“信”的。他的行为是为了维护上帝之名,是对自己信仰的捍卫。保罗悔改后耶稣让他三日不得见光,让他在黑暗中找到信仰的方向,让他从以往自我又无知的指引通向神的带领中来,耶稣亲自医治他的眼睛,将他从残忍的杀戮中带领到一个更为崇高的境界。耶稣的仁爱可以降临到一个与福音书为敌的人身上,对他的逼迫既往不咎,神的仁爱不仅医治了保罗,也让保罗医治了饱受压迫的早期基督教会和在迷魅中的世人,将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迷途的羔羊”形象的意义

从宗教神学的角度而言,信仰不可能只建立在人的意志、理性、理解力等基础上,信仰要获得属灵的生命才能获得,只有被圣灵充满才能真正获得信仰。彼得是耶稣的首席弟子,当耶稣遇难后,他蒙上帝的拣选,被圣灵感动,成为基督在人世的代理,他才真正获得了属灵的生命,毫不畏惧地承担了福音的使命,并最终为主奉献了生命。使徒保罗也是一样,只要蒙受上帝拣选,一个疯狂迫害信徒的人都可以成为上帝的忠实工具。彼得作为第一大门徒,在圣灵进入生命前尚且如此软弱,其他的信徒就更不用说了。

从世俗的理解来说,彼得三次不认主很可能是耶稣传教过程中的真实写照,耶稣此前一直向门徒们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拥有审判全世界的权柄和荣耀,拥有超越生命的神性,能够行多种不可思议的神迹,怎么到最后却照样像普通罪犯一样被人家抓走定罪?彼得和诸位使徒们的失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理性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死后三日复活并向门徒显现当然是不可能的,耶稣死了,门徒们尽量可以自由地神化他而不必担心质证,罗马政权和撒都该人、法利赛人、文士们处死了耶稣,但他传教的社会基础并未受到影响,神化了的耶稣,更容易获得人民的信仰,而使徒们在这种社会信仰力量和热情的推动下,也更愿意为传教献身,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不排除强烈信仰所产生的想象或幻觉,人们有了这些想象幻觉的加持,通过团契生活互相交流分享(即后世所谓“证道”),变得更有热情,更加坚定了。

五、结语

在《圣经》故事中,迷途知返的故事不胜枚举。如《路加福音》中“浪子回头”的故事,饶恕行淫妇人的故事,教育彼得饶恕弟兄七十个七次的故事。宽恕他人和服侍他人,是基督徒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耶稣以自己为标榜,贵为神子的他在门徒面前饶恕别人,侍奉别人,甚至亲自替门徒洗脚,让门徒们体悟互爱、仁爱的可贵。仁爱是人类最为高贵的品格,《圣经》中说:“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唯有饶恕他人,方能得到神的饶恕。

猜你喜欢
门徒耶稣羔羊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两双鞋子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假面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瞬间
英国耶稣受难日
你看见的瞬间都将成为历史
你看见的瞬间都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