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英 李思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贵州省理论创新联合课题“高职院校培训新时代农民工的战略路径研究”(GZLCLH-2019-23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农民工作为建筑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施工安全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教育培训是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素质最有效的途径。然而要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就不能忽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对此,本文对贵阳市建筑业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希望使面向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农民工。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同样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契机,这需要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建筑业现代化,而建筑业现代化离不开劳动力的现代化,这要求建筑业的主力军——农民工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成为新时代需要的现代产业工人。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但目前对建筑业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大多集中于发达城市,而西部落后地区的相关研究及实践都还不够,加之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993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万人,增长4.2%,占农民工总量的20.8%。因此,积极探索和加强西部地区建筑业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选择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选择了西部地区的贵州省贵阳市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涉及贵阳市建筑行业里的农民工群体,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一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问卷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该问卷主要是对建筑业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为了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与被调查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以完善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三、贵阳市建筑业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一)年龄分布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被调查的农民工中男性160人,女性29人。其中已婚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7.8%,31~40岁的人数最多,共计68人,占总人数的36%,其次是41~50岁以及21~30岁,分别占总人数的32.3%和22.8%,16~20岁和50岁以上的较少,分别有4人和13人。这说明青壮年是贵阳市建筑业农民工的主要群体,这是因为建筑业具有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干,年纪大的又吃不消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二)文化程度
對于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水平的农民工59人,占31.2%,具有初中水平的占到41.3%,这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年龄结构看,31~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数偏多,这些人大多出生在70、80年代,70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更别提当时的农村,很多人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所以这个年代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35岁以下的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大部分具有初中水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好赶上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另外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8.5%,仅有17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由此可见,建筑业农民工总体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三)收入水平
被调查农民工的月收入大多为5001~6000元,占到总人数的42.9%,其次是4001~5000元,占到33.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建筑业农民工的工资普遍不低。这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加之建筑业特殊的行业特性,使得建筑业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的收入偏高。
四、贵阳市建筑业农民工的需求分析
(一)培训内容
调查发现愿意参加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有136人,占总人数的72%,这说明建筑业的农民工具有较强的教育培训意愿。关于培训内容,有82%的农民工选择了技能培训,49.2%的农民工选择了学历提升(见表1)。通过和农民工的交流了解到,农民工普遍认为相较于学历提升、文化素质、就业创业等培训,技能培训的时间短、实用性强,可能对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帮助,因此大多数人选择了技能培训。此外,由于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大多属于青壮年,因此他们对学历提升也具有较强的需求。
(二)培训时间
对于培训时间,37%的农民工选择了在晚上,35.5%的农民工选择假期。在与农民工的交谈中发现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休息时间少,并且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因此只有20.3%的农民工选择在周末参与培训,而大部分人选择在晚上和假期。
(三)出资方式
对于教育培训经费该由谁支付的问题,43.9%的农民工认为应该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36%的农民工认为该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而选择由个人支付的只占到总量的2.1%。虽然建筑业农民工的收入不低,但从样本基本信息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已婚人数占绝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家庭负担,对教育培训经费的支付力有限,因此,大部分人认为企业和政府应该分担一部分教育培训经费。
(四)培训形式
关于培训形式,20.1%的农民工选择传统的课堂教学,24.9%的人选择网络教学,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固定,缺乏灵活性,因此选择这种培训形式的人不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广泛的教学形式,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大众化,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网络教学便捷、灵活、资源丰富,更受农民工的青睐,因此选择网络教学的人数多于传统课堂。半数以上的人选课堂+网络的混合式教学形式,农民工认为这是综合考虑自身文化水平、时间等因素后的最佳选择。
五、启示
(一)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农民工在当今经济、科技发展条件下,变得越来越理性,其教育培训的根本预期在于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了提高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及持续性,除了要考虑社会及企业的发展需求外,还要重视农民工自身的需求,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让农民工通过教育培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和更好地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农民工教育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科学地设置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类高校要综合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平衡各方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适合农民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投入机制
培训经费采用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模式,但在比例的划分上,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经济承受力,不能让农民工因为参加了教育培训而影响到其正常生活质量。此外,国家需要从法律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期间工资支付制度,让农民工实现带薪培训。
参考文献:
[1]许东风,眭鸿明.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民工的抽样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
作者简介:
龚 英,(1987-),女,汉族,四川省安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李思奕,(1987-),女,回族,北京,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