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源
走红毯,从主办方的本意来说,原本是各大电影节、颁奖礼为了提升自己的公众影响力而举行的一次集体亮相。虽然走红毯一般都不长,但在这短短几十米的距离中,媒体聚集、观众云集,明星们也将其视作增加曝光的最佳时机进行全方位的准备。在这上面发生的任何细节都会被媒体捕捉、放大,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热点效应。而且国际影响力越大的活动,热点效应也越大,其走红毯仪式也越被各路明星所看重。
從其本质上来说,无论是前两年大家议论纷纷的明星在戛纳电影节“蹭红毯”“斗红毯”,还是最近曝出的“花钱就能上戛纳红毯”、甚至还有人因此被骗,都是一些人借机搏出位之时发生的插曲。这些围绕红毯所发生的故事,恐怕自红毯仪式诞生那天起就有。只不过,个别的所谓明星、网红“吃相”实在难看,才引起了围观群众的反感和吐槽。
说到底,这些人之所以挖空心思、不惜代价在红毯上吸引眼球,是因为他们把红毯这条高光大道当作了一条通向成名之路的捷径。但事实上,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红毯再受人关注,其热度也只会存在一时。烟花散尽后,还是一地狼藉。特别是对那些花钱上红毯的人来说,本身并不是媒体镜头和观众目光关注的重点,要想挣得这一时的热度,就必须做出点“出格”的事来强行“蹭热点”,伴随的风险也极大。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不劳而获、少劳多获向来是被鄙夷的。走红毯本应是明星的作品被关注、成就被认可之后水到渠成的事,强行走捷径,恐怕招来的只能是“轻浮”的骂名,可谓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