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选个接班人还真难

2019-07-13 13:26张晓珉
百家讲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皇子乾隆儿子

张晓珉

在选择太子的道路上,乾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定律,一个让他痛哭流涕、伤心欲绝的“铁血定律”,那就是:只要他想立谁当太子,这个儿子就肯定会死!在死了两个嫡子、冤枉死自己的皇长子后,乾隆想立皇三子。结果这个念头刚一出来,皇三子就死了;后来,乾隆又动起了立皇五子的念头,结果,这个主意还未酝酿成形,皇五子也死了。

虽然乾隆的儿子多,但也架不住这样接二连三地“挂”啊!何况,这么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乾隆哪受得了啊,所以到了最后,他干脆不想了,再也不提了。可不想提的事情,也必须要提。转眼间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5年),乾隆63岁了,这个垂暮的老者要是再不立太子,就来不及了。但是,立谁昵?

要知道,在乾隆强大的“诅咒”下,17个皇子,活在世间的就只剩下6个了。除了年龄太小、过继给兄弟们的皇子,可供选择的皇子也就3个而已,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永理、皇十五子永琰。

前面有两座大山,自己也不招父皇待见,永琰觉得一点机会也没有。但是,永琰之所以能够胜出,完全是造化弄人,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不是自己太厉害,而是对手们太无能。

第一个无能的对手就是永璇。要知道,在储君的争夺战中,永璇拥有很大的优势:第一,他在幸存的兄弟中居长,年龄最大;第二,他不仅聪明绝顶,而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虽然优势明显,永璇的缺点也同样惊人——此人一副“公子哥”的派头,天天不务正业,也不喜欢上班,就喜欢在家里啃老。

要知道,根据清朝的规定,皇子们必须自食其力,要去各个衙门上班。当然了,毕竟是皇子,不管能力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都不能做重要的工作,只能干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虽然是闲职,也要保证“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一基本准则,而且弹性也大,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什么组织纪律性。

话虽如此,但在皇帝关注或等着消息期间的工作,还是要尽职尽责、尽善尽美的。可永璇呢?

有一次,北方大旱,为了让老天爷下雨,国家就得举行仪式,准备老天爷爱吃的猪头、羊头,全力“祈雨”。刚开始是老百姓祈雨,这些人面子小,当然求不来;紧接着,各级官员轮番上阵,但大家的面子也不够,还是不下雨;于是,皇帝的儿子们出场了;当然,如果还求不到雨,只能皇帝自己赤膊上阵了。

永璇要是把这件事情办好了,既能替父亲分忧,又能够替百姓祈福,更能增加自己冲击太子之位的砝码,可谓一举三得。但就是这样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永璇搞砸了。

祈雨是一件无比神圣、庄严的工作,而且仪式很多。可以想象一下,在暴晒之下衣冠楚楚地站半天,各种自虐似的程序、仪式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停不下来,这得需要一颗多么强大的心脏。很显然,永璇没有这颗心脏,他更讨厌这种自虐的感觉。过了一会儿,永璇见万里无云,一时怒由心生,把祈雨祭文一扔,扬长而去。

乾隆知道这件事后,他的反应可想而知。为此,乾隆没少训斥永璇,后来也懒得管了,对这个儿子彻底死心了。

第二个无能的对手就是永理。如果说永璇是一个纨绔子弟,那么永理正好相反,简直就是一个大文豪、大艺术家,更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永瑆的书法造诣到了什么境界呢?可以说,数遍大清300年历史,如果说永理是第一,恐怕有点名不副实,但前五名肯定有永瑆的一席之地。可惜永理有一个争风吃醋的妈,动不动就闹着削发为尼,乾隆愤怒无比,最后把她打入冷宫,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子凭母贵,有这么一个妈,永瑆这辈子就算完了。

实际上,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永瑆确实有一个拖后腿的妈,但他自己也不怎么样。永瑆是一个大艺术家,但艺术家除了拥有无可比拟的才能和天赋外,还存在各种“怪癖”,尽干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按说老子是皇帝,永理從小锦衣玉食,不应该抠门啊,谁知他吝啬起来,比未来的道光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天,永理家里死了一匹马,他就堵在门口哇哇地哭,死活不让别人把马拉出去埋了,他要吃了这匹马,好“弥补”自己的财产损失。因为马肉不好吃,他又不得不吃,所以才哇哇地哭。

最后,乾隆对这个“精神病人”死心了,毕竟让这个“疯子”治理国家,不定出什么乱子呢。这么一看,能够继承大统的只剩下永琰了。可对他,乾隆也不满意,因为永琰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突出的缺点,而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任何优点。

每每想到这里,乾隆就苦恼到了极点,自己开疆拓土、整顿朝纲,开创一片繁荣盛世,怎么生出这么一群熊包儿子。遥想爷爷圣祖时期,九子夺嫡固然凶残无比,但是连父亲都承认,他们个个拥有继承大统的能力。这么一对比,乾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根据中国的传统,要是儿子不给力,也可以传位给孙子,这样选择的余地也更大。比如当年冤死的皇长子的二儿子绵恩,不仅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而且文采出众、武功了得。对比其他不学无术的子孙,绵恩长期担任京城禁卫军的统领,直接负责北京城的生命安全,可见乾隆对他的信任程度。而且,绵恩虽然是孙子辈的,可比永琰还大14岁呢。但是,当时北京城所有文武百官更愿意把宝押在永琰身上,因为他们不太相信乾隆能绕过儿子直接传位给孙子,这样既不合情也不合理,不仅会留下祸根,也会招来后世无穷的非议。

此外,乾隆在谈经论史时也不止一次批判过朱元璋。说他不负责任,没事把皇位传给孙子,种下了骨肉相残的祸根。这样一看,乾隆真的没有第二个选择。

乾隆三十八年冬,乾隆终于下了决心,立永琰为太子。储君问题终于解决了,乾隆能够放心了吧,然而并没有。这年冬天,乾隆举行祭天大典时仰望苍天,默默祈祷:“所立皇十五子永琰,如其人贤,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朕非不爱己子也,然以宗社大计,不得不如此,惟愿为天下得人,以继祖宗亿万年无疆之绪。”

在那个极其迷信的时代,把这样恶毒的语言加在亲儿子身上,乾隆完全不顾及父子之情了,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永琰信心不足,更显示了自己的不甘与无奈。

猜你喜欢
皇子乾隆儿子
打儿子
我的悲哀,如御膳房的菜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康熙:幼年读书曾累到咳血
纪晓岚戏乾隆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老翁妙对戏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