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短期经济得失探析推进供给侧改革意义及新策

2019-07-13 07:50秦皇岛日报社田宏艳
中国商论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常态供给改革

秦皇岛日报社 田宏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全新的发展常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已经很难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中国短期经济发展形式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明确得与失。通过对中国短期经济得失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掘出现阶段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继而探究有效的方式来扭转经济发展劣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中央财经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并不断突破现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困境,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中国短期经济得与失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展现出一些矛盾和冲突,尤其是现阶段表现出经济发展新常态。

1.1 中国短期经济发展中积极的一面

首先,我国经济总量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了10%。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之后,很多发达国家经济低迷、衰退现象严重,使这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位、占比以及影响力正在逐渐的下降,这也为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比重中的不断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

其次,中国短期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保持平稳。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消费、出口、工业等都出现了回升的情况。据统计,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在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依旧维持着比较高的水平,企业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很多大型企业主动转型,不断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实现了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最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积极的推进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阶段转型时期,其本质是经济增长动力的不断转换。我国正处于小康社会决胜期,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消费,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扩张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管理创新来实现。通过培养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来逐渐形成全新的竞争力。

1.2 中国短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原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在中国经济发展前期,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是靠消耗自然资源来带动经济增长,尽管政府作出了一些挽救措施,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并且很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我国很多地方的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形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在实现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降低环境污染和破坏,注意资源的解决,积极推进环境保护正常来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化发展。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现象依旧存在。城乡发展经济差异、中西部发展差异、城市经济发展中贫富差距问题等普遍存在。一方面,这些差异表现在资本存量上沿海地区以及城镇企业为代表的名义,增长速度较快,资本大量积累,区域经济差异逐渐形成;并且受到改革开发政策的支持,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充足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经济差异表现在科技投入方面。东部地区依旧是我国科技投入重点区域,以科技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最后,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供需错位”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成就经济体制与现在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供需错位”的重要原因。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按需发展经济的方式已经很难再适应现代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受到国外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型企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就业失业问题恶化的情况,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负面影响的直观表现。

2 从中国短期经济得失中探析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中国短期经济得失的分析能够更加明确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性和灵活性,进而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缓解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压力

2008年以来,全球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为了能够平稳的度过金融危机实施了以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策略的实施帮助我国经济平稳度过动荡期并呈现出稳定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供需矛盾日益明显。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所起到的效果逐渐下降,消费劳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动力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的消费逐渐分流。受到我国房产市场不稳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被隐性缩小。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实行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的改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解决供需矛盾,有效缓解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压力。

2.2 供给侧改革能够实现对供需矛盾的有效解决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40年的稳步发展并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传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在现代居民消费行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一些全新的消费理念成为人们日常消费行为的重要指导。与消费理念的不断发展相比较,供给能力的调整和升级相对比较落后,一些国外的商品大量涌入,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外流的现象非常普遍。实施供给侧改革将新产能、新业态、新技术、新行业作为培养的重点,从供给链上游来寻找突破口带动产业发展,能够实现对现有供需矛盾的有效解决。

3 从中国短期经济得失中探析供给侧改革实施新策

对中国短期经济得失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当前经济形势下实现发展的主要矛盾,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积极寻找有效新策。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必要选择。要从以下方面不断探究供给侧改革实施新策。

3.1 不断强化供给侧改革市场调节能力

要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从结构性过剩向全新供给平衡的过度。首先,要注重推动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发展。政府部门要起到,规则制定者、运行监督者的作用,不断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化发展。其次,要主动推进新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改革中要充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公正的市场环境,重新定位国企经营理念,发挥国企服务功能。最后,要积极推进去产能退出机制的建设。国家牵头,层层落实,保证实施效果。

3.2 放松对供给要素的限制和约束

首先,放松对劳动力供给的约束。人口问题以及经落户问题在短期内都会对供给和需求产生直接的、正面的影响,因此要建立相关配套的支持体系。其次,要积极推行税务改革制度。实践中通过减税来放松供给要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减税让利,推动国内商贸流通企业税负降低以及对国内中小微企业实施的减税行为都能够有效放松对供给要素的约束。最后,要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要寻求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3.3 积极促进全新供给关系的形成

首先,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要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建设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其次,积极推进体制变革的创新和发展。供给侧改革要以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为重点,精耕细作,强化一些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行为。最后,要注重企业家要素的不断提升。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结构来看,企业家是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供给侧改革要注重打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不断健全和支持企业家的创业行为,进而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积极推荐供给侧改法人有序进行。

3.4 加快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改革步伐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全新经济发展形势的挑战,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良好配合依旧是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发展的基本框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社会总供给实现的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是建立在社会总的资本供给的改善基础之上的。介于此,必须要加快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改革步伐,实现二者之间的良好配合,对我国国内资源结构的优化效率进行提升。在融资领域,可以通过发展股权众筹、产权和股权交易市场等方式,逐渐提升融资比例,进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这些政策实现对企业发展需求的满足,让不同规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出现,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创造了一定条件。面对我国宏观经济长时间积累的严重问题,唯有打破长久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传统经济模式,实现我国经济资源配置的重组和优化,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来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升。从中国短期经济发展的得失出发积极探究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重要意义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在现实中具体的执行政策,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实现经济发展驱动力的不断增强。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仅仅是手段而并非发展目的,必须要充分依靠技术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创新发展才能够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战略要素的积极调整,进而让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更好的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均衡的作用,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常态供给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