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智锋[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 650500]
⊙罗荣[云南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091]
⊙王丽华[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 650500]
电影《穆赫兰道》时长147分钟,前117分钟都是梦境,最后约30分钟陈述现实。弗洛伊德曾说过:“梦是(受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小演员戴安娜的梦境呈现了她的理想人生,梦中人物基本上都是按照她的意愿幻化出来的:她自己化身为演员贝蒂,有人疼爱、爱情美满,她的同性恋人丽塔则羸弱、无助、忧郁、冷艳。而现实却恰恰相反,尤其是她的同性恋人卡米拉:现实中的卡米拉在演艺圈混得风生水起,不仅成功当选了电影的女主角,并即将与导演亚当结婚。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人格。其中,“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享乐原则”,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自我”代表了理性和审慎,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既要接受本能的冲动,但又要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即用社会道德、伦理、法律观念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平衡“本我”“自我”“超我”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源,而“偏执型人格”正是一种变态人格,比如,具体表现为执念过深,嫉妒心强,极易怀疑恋爱对象不忠,报复心理强,行为往往很极端。影片中戴安娜正是因为其“超我”人格的缺失、“自我”与“本我”亦未能协调,才导致其行为偏执,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影片中,现实中的戴安娜在姨父和姨母去世后只身来到好莱坞闯荡,她经常参加各种选角试镜,渴望被好莱坞的大导演看中,一夜成名,但一次次落选让她郁郁不得志。与此同时,她最初在片场结识的同性恋人卡米拉的事业却如日中天,落魄到无人问津的戴安娜对此自是羡慕嫉妒不已,然而更令她难以接受的是后来卡米拉在片场竟然与导演亚当一见钟情,卡米拉不仅得到了女主角的角色,还成为大导演亚当的女友,两人在片场的亲热更让戴安娜倍感痛苦却无能为力。在一次派对上,卡米拉当众宣布了和导演亚当订婚的消息,并且还当着戴安娜的面亲吻了另一个女孩,这彻底将她推向了绝望崩溃的深渊。
本片用大量篇幅呈现了戴安娜的“本我”。“本我”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它完全受“享乐原则”支配。梦中戴安娜的化身贝蒂乐观、积极、善良,有姨母、房东的帮助和关心。值得注意的是,梦中贝蒂“本我”中的性欲表现得比其他欲望更为强烈,具体表现为对同性恋人的控制欲和对异性的占有欲:在梦中,脆弱的同性伴侣丽塔完全依赖于她,与此同时贝蒂精湛的演技不仅让她顺利地通过了选角的面试,还使导演亚当一见倾心。在梦中,戴安娜的“本我”意识在寻求心理和生理愉悦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她的种种贪念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她的性意识达到了高潮。然而,现实中的种种不顺与她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执念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她的“自我”既无法满足“本我”的各种欲望,又不甘妥协于现实,因而走向了雇凶杀人进而自杀的人生不归路。
在梦醒时分,顾目四盼,留下了什么呢?只留下现实中一团团死气沉沉的空气和无边无际的绝望。无依无靠的女主人公戴安娜星路和情场的挫败,不禁让观众顿生同情和怜悯,但是她内心深处的种种见不得光的欲望和执念又不得不让人感到矛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考虑“本我”若如此纵欲,不受道德和法律的规约,完全遵照自由意志去为所欲为,那么处于现实中的“自我”又该如何面对其行为后果?
按照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自我”的处境较为艰难,它既要满足“本我”的欲望的冲动,同时也要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对于这两者的关系,弗洛伊德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影片中戴安娜在“本我”和“自我”之间痛苦挣扎的过程被导演大卫·林奇演绎得淋漓尽致:戴安娜渴望事业成功、完全占有她的同性恋人卡米拉,而现实却是她既无机会做女主角又失去了恋人,她不断承受着来自“本我”的欲望的冲击但又得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因此戴安娜逐渐对卡米拉形成了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最终,戴安娜的“自我”因缺乏“超我”的制约而无法协调和管控她的欲望,出于一种事业上的嫉妒和感情上的复仇心理,现实中的戴安娜武断地找杀手杀死了卡米拉。然而,在梦境中她却还设想卡米拉能逃过一劫,如梦中蹩脚杀手的误杀行为以及车祸后依然幸存的同性伴侣丽塔的情节就有所暗示,这种矛盾正是戴安娜内心“本我”和“自我”相冲突的过程,这场梦即是戴安娜内心不安的产物。当“本我”的欲念占据上风之时,“自我”的处境就会很尴尬。戴安娜正是因为无法控制“本我”的欲望才犯下滔天大罪,进而让现实中的“自我”活得不堪重负,最终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目的:
“爱的目的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为了你所爱之人的福祉,去做些什么。”情欲滔天,并非总是美事,显然,戴安娜并不是真爱卡米拉的。影片中,戴安娜既没有为卡米拉事业的成功感到骄傲,也没有为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送去温馨祝福,仅存的都是对卡米拉的羡慕嫉妒恨。由此可见,戴安娜就是想要死死地拽住卡米拉,当她没有能力“驾驭”卡米拉时,她就想方设法毁了卡米拉,甚至她还在梦中想象导演亚当妻子出轨的场景来报复他抢了自己的卡米拉,由此可见戴安娜的个性是有多么的偏执。很显然,戴安娜把“超我”所要求的真、善、美全然抛弃,她偏执地任凭内心“复仇”的怒火像火山一样喷发,然后,当“本我”这股火热滚烫的熔岩达到沸点后,最终不得不选择让现实中的“自我”以自杀的方式来承受恶果,在好莱坞星光璀璨的穆赫兰道下冻结长眠。综上所述,戴安娜是一个“超我”缺失、“本我”过于强大,以至于几乎没有“自我”的人物,那么如何消解呢?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他的短诗《自由与爱情》里说道:“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这充分说明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自由的个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主宰谁。影片中戴安娜正是因为“本我”意识过于强烈,“超我”意识匮乏,才会变得偏执,既伤害了自己心爱的恋人,又葬送了自己尚且有着无限可能的前程。从戴安娜身上,我们看到在“本我”意识的驱使下人会有成千上万种欲望,但是如果不能理性地加以驾驭,任其膨胀,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本我”欲望达到极致时,我们一定要以道德和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尺,做出恰当的选择。一个人只有具备“本我”“自我”和“超我”这完整的三重人格时才能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正常人,否则就会“病入膏肓”,变得无药可救,闯下弥天大祸。戴安娜的个人悲剧启发我们放下偏执乃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生活本身是平凡的,有意义的,梦想没有了,可以再追;事业没有了,可以再闯;爱情没有了,可以再寻。在好运与霉运、在幸与不幸之间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平衡。古人云:“发乎情(本我),止乎礼(超我)”,然而如何平衡两者,超越“自我”,却极费思量。这部电影似乎并没有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