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君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风物,指风景和物品,是物又不仅仅为物。世间风物,总有一样与我有关,总有一些引人深思,总有一类令人愉悦。
“风物,指风景和物品”,“风景”即自然风景,如樱花、柳树、莼菜、流云等山川风物等等。“物品”泛指各种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东西,它不局限于自然之作,反而更倾向于与人生活相关的人工作品,如房子、车子、灶头、衣服、糕点等。风物几乎无所不包,本题的写作空间很大。“是物又不仅仅为物”,要求写作不能停止于对物的描绘,还要有超越物的表面特征的内容。
“世间风物,总有一样与我有关”,提示我们可以写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风物,它可能是情感的寄托,也可能启发了我的思考,重点在“我”。写出事物的独特性,“让事物成为‘这一个”。所谓“世间风物……总有一些引人深思”,提示我们可以写风物给自己的启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智慧。有些物品本身就有寓意,比如,钟表告诉人们珍惜时间,灯光给人启迪或温暖等等,世间万物均有各自的智慧。“世间风物……总有一类令人愉悦”,提示我们:风物不局限于“个”,还可以是“类”。桃花未必是一朵,柳树未必是一棵,可以是整个类别。“令人愉悦”,提示我们除了情感或思考,还可以写审美的愉悦。
君子劍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徐佳豪
小时候,我曾有过武侠梦,幻想着能够仗剑走天涯。可惜,现代社会中不可能。但好在“执剑梦”还是偶然地实现了。
它不是塑料制品,而是由金属铸造而成。剑身银白光滑,似乎要射出道道寒光。剑鞘比较简约,稍稍向外延伸;剑柄较长,装饰并不华丽,深青的底色上刻着些许纹路,尽展精炼之风。兵器本该有的杀伐之气尽敛于内。立在那里,好似一位君子。
说来也怪,本为兵器的剑却一点也不像兵器。它不似刀那样无情,不像戟那般霸道……更多时候,它藏于剑鞘中,似乎不为杀伐而生。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剑是有灵性的,怎么会专攻杀伐呢?观其铸造过程便可窥知一二。且看那干将莫邪,用昆仑异兽的铁肝肾铸剑,铁汁三月不出,铸剑师干将纵身一跃,以身祭剑,铁汁方流出。据说其师傅也这样,一代代铸剑师以身祭剑才铸得那些宝剑,它们的灵魂与剑融为一体。此剑有灵,岂会希望见到血流成河!正如君子并不想令天下大乱。
剑不为杀伐而生,那它的意义何在?它是一种威慑。越王勾践剑、紫电、青霜都是帝王佩剑,代表着身份、权力,让你对它们的持有者产生敬畏之情。“宝剑随身藏”。剑是最难练的,它同时代表着武力。这么一来不就不敢打了吗?不打不就没有杀伐了吗?不动武力便可镇住对方,这就好比君子以德服人,而非以武降人。
当然,剑不为杀伐而生并不代表着它不杀生。剑也会出鞘,不为杀伐,而为拯救。干将莫邪不就曾经诛杀了一位暴君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以李白的性格,他所杀的定是作恶之人,这是剑的作为,也是执剑者的气度。君子会为了天下的安危,为百姓的疾苦而去“诛暴逆,定四海”。剑与君子又达成了一个共识。
虽然现在的科技发达了,剑基本上用于观赏,但剑的君子品质我们却宜长久留在心中。手中虽无剑,心中须有剑。用心铸剑,炼去自身的缺点;以心执剑,震慑灵魂的黑暗。
君子即世界的鞘中利剑。
评点:这篇文章从剑说起,逐步深入。先写剑的外观,引出“剑仿佛一位君子”的观点。接着,由剑锋敛于剑鞘之中,与刀、戟、枪比较,得出剑不为杀伐而生,联想铸剑师以身祭剑的行为,然后进一步追问剑的意义在威慑,好比君子以德服人。再进一步说:剑也杀生,不为杀伐,而为拯救,这亦是君子品行。每一层,均将剑和君子品行联系起来,文末总结概括。文章贵在能辩证思考:剑有锋芒,却不为杀生而生;剑也杀生,但更多时候剑的意义在于震慑。小作者对剑的意义作多角度的思考,且最后归结在君子品行上,避免了各方面兼顾却立场不明的问题。
(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