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晟瑶 修源苹
摘要:随着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图书的形式产生了多种需求。绘本作为儿童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式上也应追求多样化。手工绘本无论从形式还是材料上都更加新颖,已经越来越被儿童所喜爱。绘本课程作为学前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也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在封面设计、页面质感、色彩表现等方面大胆创新,为新形势下的学前教育融入新内容。
关键词:绘本;手工绘本;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2-0212-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越发重视,儿童绘本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有纸质绘本、布艺绘本、电子绘本等。然而,再多的形式和内容,大多只能供儿童阅读,很少能让他们作为参与者。如果将绘本阅读与制作相结合,既能满足儿童对知识的需求,又能让其作为参与者来创编和制作绘本,让其在真正体验阅读快乐的同时激发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高校的学前美术教学课堂上,开设手工绘本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手工绘本是在印刷绘本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图书,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將纸、布、泥、绳等多种材料与绘画相结合,从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等多方面与儿童进行互动,是一种新颖的图书形式。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将绘画课程中的形式美、色彩美与绘本制作相结合,突出学前教育的优势。
手工绘本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宽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手工绘本应满足儿童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手工绘本如果想吸引孩子去阅读,它一定是新颖的、有趣的。其实在某个阶段绘本就是孩子的玩具,他们喜欢一个玩具或者一个游戏,就是因为它们有趣,能够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在绘本的形式中,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可以触摸的质感强的绘本,但是由于绘本的商品属性,大部分绘本都是纸质的,很难批量的生产出质感丰富的绘本。而手工绘本则恰恰的满足了儿童的这一需求,可以针对内容的需要将布、绳、彩泥,甚至陶瓷和玻璃等材料运用到绘本制作当中,孩子可以通过触觉最直接的认识书中的事物。手工绘本的趣味性还可以在版面设计、内容安排和主题形象上入手,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设计制作。
二、手工绘本应满足儿童的审美需要
眼睛是孩子认识世界最直接的途径,尤其是学前儿童,由于对文字识别的局限性,看图画便成了他们读书的主要方式。图片的色彩和艺术形象会在阅读时潜移默化的对儿童造成影响,审美倾向也会随之慢慢产生。和谐明快的色彩会对儿童的性格进行正面的引导,他们会带着愉快乐观的心情去完成阅读。优美的人物形象会对儿童的审美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会指着大人认为很不起眼的地方追根问底。因此,一本优秀的手工绘本不应该放过每一个细节,它的色彩应该是明快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夸张、优美切贴近儿童生活的。在手工绘本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这两个学习目标及学习意义。要多带学生到各大幼儿园观摩见习,让他们了解到阅读绘本对幼儿成长的真正意义所在,然后回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状态。其次要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当审美意识真正提升后才能创作出高艺术水准的作品。
三、手工绘本应将色彩与情感相结合
儿童所喜欢的颜色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他们不同于成人的固化思维,而是对色彩的认识更具有主观性,他们眼中的金鱼可以是绿色,太阳可以是粉色,他们可以为物体任意添加上他所喜欢的颜色。儿童绘本色彩主要以原色和间色为主,由于色彩的纯粹性,所以他们的画也更具感染力。在绘本制作中,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切入。其次,儿童很容易被情绪化所左右,在阅读绘本时对绘本的色彩及其敏感,看到红色的太阳,他们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的天空,他们也会充满畅想。所以,在儿童的世界中,色彩依然具有情感属性,红色依然代表热情和躁动,绿色依然代表和平和生命,灰色依然代表沉静和冷漠。在绘本制作中,我们要遵循色彩构成基本原理,合理的使用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明暗对比,准确的运用色彩的调和及色调的把握,让儿童在阅读绘本时对其色彩着迷,或者在其情绪不好时通过绘本的阅读对其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
手工绘本制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重视审美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手工绘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把传统绘本和手工制作课程以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有机结合,才能酝酿出新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