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康复改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观察

2019-07-12 07:14马凡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后遗症康复训练肢体

马凡民

(巨野县永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900)

脑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脑组织局部血流减少或者供血中断而发病,见患者脑局部软化坏死,呈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脑中风患者虽可通过积极治疗挽救生命,但多数患者会留下后遗症,如偏瘫、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通常会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造成相应的影响,随即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目前,脑中风后遗症的处理手段较多,但医学界并无统一的方案,主要是依患者的病情给予治疗和干预。该次研究旨在对该社区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采用不同方案 (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针灸+康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做探讨,探析针灸配合康复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随机数字表法在该社区接收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纳入60例为对象,纳入患者病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诊治指南与共识(2016版)》[2]中的诊断标准,表现为面肌运动障碍以及无肌肉萎缩、束颤等状况,具有语言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后遗症;排除发病后意识模糊、具有被动体位以及精神病史、凝血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等情况患者;以掷硬币法将60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 59~73岁,平均年龄(65.94±3.02)岁;联合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5.80±3.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或)其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1)用药治疗:给患者用药营养神经、脑细胞以及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等:(2)心理指导:耐心与患者沟通,为患者做心理疏导,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更深层的认知,引导患者疏泄其负性情绪,教会患者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积极性;(3)运动锻炼:采用器械纠正患者的吞咽困难,逐渐改善和加强其吞咽功能。给药治疗患者认知障碍,并指导患者阅读(读书、报纸等),让患者从简单的词、句逐渐练习到复杂的,持续加强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引导患者认字发音,教会患者用口型发音,从字逐渐过渡到句子。

联合组:常规方法干预同于常规组:(1)针灸:选择主穴位百会、手三里、足三里和内关以及廉泉、天突、金津、合谷与玉液,足三里和内关与合谷穴使用补法,玉液和金津、天突、廉泉穴使用泻法,具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加哑门穴,注意针刺廉泉穴时要针刺后即刻拔针;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加水沟穴和哑门穴,痉挛患者加巨髎穴和跗阳穴、照海穴、申脉穴。每隔1 d针刺1次,单次治疗持续30 min。(2)康复训练:该次研究中的康复训练主要是帮助患者做肢体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及抗阻力和牵引拉伸运动,注重患者关节活动度的提高,依患者的肢体状况进行患肢拉伸和器械运动或者患肢关节松动术。指导患者进行机体平衡训练,给患者讲解此方面训练对其病情恢复的有效性,让患者由静态训练到动态,逐渐引导患者训练坐位和站立位平衡,每天训练1次,约30 min/次。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锻炼其生活能力,从协助患者穿衣、行走以及洗漱等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让患者自行处理个人卫生及其日常生活,促使患者的工作能力持续恢复,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力,持续提高和强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两组患者持续干预30 d为1个疗程,具体干预时间依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决定。

1.3 观察指标

干预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功能独立性改善情况,主要是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和各项日常生活完成情况,以及患者的社交和交流、运动、转移与括约肌控制、生活自理等项功能的独立性,各项数据在患者入院时和干预1个疗程后测评,将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采用简式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量表测评肢体运动功能:该量表中包括上肢10项和下肢7项内容,总分值100分,得分高表示运动功能高。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测评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是依Barthel指数评分判断日常生活能力,分值100分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良好,展开各项活动不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分值61~99分表示可以一个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少量活动,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分值41~60分表示展开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其他人协助的程度大;分值≤40分表示展开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大都需要其他人协助,或者需要其他人的照顾。

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测评功能独立性:该量表中包括社交、交流以及运动和转移、括约肌控制、生活自理等项目,总分值是126分,各项目总分值是7分,共计18个项目,得分高与功能独立性强呈正相关,表示患者恢复状态好。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和FIM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均见提升,但联合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比常规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s)

时间 组别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 FIM评分(分)联合组(n=30)t值P值常规组(n=30)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t干预后值P值12.09±2.46 27.95±1.60 29.602 1 0.000 0 12.21±2.53 19.54±2.07 12.281 8 0.000 0 17.606 5 0.000 0 56.15±4.03 83.76±3.42 28.611 1 0.000 0 56.23±4.15 70.19±4.66 12.256 5 0.000 0 12.858 5 0.000 0 32.09±4.23 60.11±3.02 29.528 4 0.000 0 32.10±4.25 47.08±3.21 15.405 3 0.000 0 16.193 1 0.000 0

3 讨论

脑中风患者大部分是由于脑血栓形成造成,现代病理学研究指出,脑中风患者的脑动脉主干/皮质支动脉呈粥样硬化状况,造成血管增厚以及管腔狭窄闭塞、形成血栓,使脑局部组织出现血流减少或者供血中断的情况,随即脑组织缺血缺氧性软化坏死。近年国民生活水平持续升高,饮食结构和日常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应激事件屡见不鲜,导致脑中风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不断增多,带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发展较大的压力。

目前,临床上治疗脑中风的手段较多,常用的是营养神经、脑细胞以及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等类西药,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使其临床症状不再持续加重,各项生命体征充分稳定,挽救患者的生命。而近年临床上更注重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的配合,通常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恢复,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也有着促进作用。但常用的护理干预是常规护理模式,此项护理模式主要是依患者的病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整个护理工作的展开较为被动,且未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护理内容较为单一、常规,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预后改善作用较低,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更是收效甚微。

随着我国中医药学的飞速发展,更多中医手段被临床广泛应用,如针灸、推拿等中华瑰宝。近年多个研究结果显示[3-4],针灸与康复训练配合干预脑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运动性失语和肢体运动功能等。中医论证将脑中风后遗症归为大厥、薄厥、偏干等范畴,认为患该症者都是因为机体内阴阳失调、气血失养和脉络瘀阻、血瘀等情况造成,患者机体呈本虚标实状,干预时要注重调节阴阳、行气祛瘀、活血通络等机理,以促使患者的机体状态得到充分调节和改善,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标本兼治。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针灸+康复训练干预,通过上述方法中的各项干预内容实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与改善,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恢复,且其功能独立性也显著加强,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都比常规组高,可见针灸与康复训练的配合,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深度治疗与改善,更好地调节了患者的机体状态,充分改善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针灸是中医技术的重要内容,实施治疗时是将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将毫针以相应角度刺入患者疾病对应的穴位内,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刺激穴位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该次研究中针灸是所选穴位是足三里、内关、廉泉等穴位,针刺这些穴位后能够起到良好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促使患者体内的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加快血流量后则刺激肌体各项机能与神经等,起到舒经活络以及醒神开窍、平衡阴阳与活血祛瘀等效果;再根据患者的病情临症加减穴位,使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深度恢复,更好地改善其脑组织缺血缺氧,使患者缺血处的血管重建并开放,提高患者的脑细胞功能恢复程度,随即调节患者的脑部供血。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内容,训练时是依患者病情实施对应的训练,以促使患者的患肢正常自理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和恢复,通过各项训练内容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从而起到治疗和改善预后的效果。该次研究中的康复训练内容涵盖较多,主要强调通过上述方法中的训练内容,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反射性刺激,持续加强患者的肌肉协调性,提高其肌肉的运动灵活性,强化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度,起到残留神经系统功能重建的作用,通过被动和主动训练对患者的肌体功能进行双向调节,使患者的神经元被再塑,调节和改善神经递质的传导功能,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中医针灸、推拿等康复技术,改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后遗症康复训练肢体
春天的“后遗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肢体写作漫谈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