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杨集镇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 临沂 276121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或统计活动,是在一定的统计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治国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现实生活中,统计工作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和自然现象总体的实践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环节。乡镇统计工作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乡镇其他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统计工作可以促进乡镇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为相关负责人提供重要的统计资料。衡量统计工作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数据不准确,统计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可将统计视作乡镇其他工作的上层建筑,为保证统计质量,就要做好与之相关的基础工作,加强基础建设,使乡镇统计工作落到实处,一切均按照规范执行。
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到位,就可以保证统计工作规范操作,使统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问题大大减少,并为统计体系的完善奠定坚实基础,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完善、及时、准确的数据,为相应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还可以充分结合乡镇工作的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数据和信息得到高效采集和整理,并在第一时间内共享,使原有的粗放式统计工作模式迈向精细化方向。
乡镇统计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涉及到的标准比较高。国家对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有严格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统计人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国家最新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统计工作到位。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降低工作效率。目前,乡镇统计人员数量少,面临的工作难度比较高,既要负责录入信息,又要进行市场调研,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数量有限的统计人员很难有充分的精力开展所有工作,部分岗位人员一职多能,但其掌握的技能却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除了人员因素会限制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水平提升之外,信息技术的欠缺同样会影响基础建设。许多乡镇统计工作的信息化仅限于对数据、报表的整理,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在资源共享等方面尚需进一步贯彻。要构建专门的乡镇统计网络,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使乡镇统计工作信息化更加到位,统计基础建设也会更加完善。
3.1 提高人员素质,保证统计基础建设顺利 统计是乡镇工作的重点,引进高素质人才从事统计工作,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双重提升,对推进统计基础建设大有帮助。要从素质、数量等方面保证统计队伍整体水平符合要求。首先,要保证统计人员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使其能够通过专业的职业素养保证统计工作质量。建立完善的制度,对统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对行为进行约束,使其能够规范自身工作行为。第二,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统计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应用先进的技术开展统计工作,保证统计结果准确。第三,提高统计人员的招聘门槛,在壮大统计队伍的同时,必须要保证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满足岗位要求。第四,组织统计人员参与到多种活动之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从人力上保证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水平。
3.2 从完善制度角度保证统计工作基础更稳固 乡镇统计工作需充分结合国家政策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制度,使统计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统计工作进行监督,严格按照顺序和标准进行操作,使统计结果满足各项指标。由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深入调查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要鼓励调查对象配合统计工作,使数据真实可靠。各部门要高度配合,明确职责,为准确高效的统计做好分内工作。明确乡镇统计工作负责人,应用分管责任制,使统计人员可以明确自身职责。为进一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补助,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完成统计工作。
3.3 从提升技术含量角度保证统计工作时效性 技术是保证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时效性。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购买实用的统计软件,协助统计人员开展工作。第二,结合乡镇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统计工作管理平台,使信息、数据得到及时共享和管理。第三,实现规范操作,优化统计工作流程。要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结合专业的知识进行操作,使信息得到准确采集与整理;运用专业的统计软件汇总、分析数据。通过一系列规范操作后,就可以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乡镇统计工作内容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日益复杂,这就意味着乡镇统计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难度更高的挑战也会接踵而至。乡镇统计工作不可默守陈规,要不断夯实基础,这样才能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可从人员、制度和技术三个角度完善统计服务,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完善工作环境,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