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燕 郑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引言: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经济管理类的一门重要专业,在双创背景下也需要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对教学实践进行更好地改革和创新,以期提高专业的社会竞争力。为此本文基于双创背景,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改进建议。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往往缺少重点,比较注重各种经济管理知识的广泛涉猎。这种课程体系的初衷是希望培养更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但实际的教学情况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门学科的专业课,然而却并未能全部精通,甚至因为学得太多而失去了学习重点而且现有的工商管理课程也缺乏对学生的创业指导[1]。因此在课程体系上应该采用广泛涉猎和重点培养同时进行的方式,既为学生拓展经济管理视野,让学生对会计、金融、人力资源、财管等专业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再根据市场需求或学生的个人兴趣对学生的从业方向进行具体细分。例如根据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工商管理专业设立物流方向的分支,就是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之后,选择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主攻。这样学生既有了精通的专业方向,又积累了很多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应该开设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并将创业观念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创业。也可以为学生邀请企业的管理者来学校给学生进行创业知识讲座,解答学生关于创业方面的疑惑。
教学方法单一是工商管理专业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内讲授法,将更多教学方法应用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之中。首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将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一些知识和流程转化成具体的情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点[2]。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中会讲到“招聘”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招聘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关于招聘相关的知识分别模拟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让学生自行进行招聘前的各种准备,按照招聘流程对面试人员进行询问,并决定留用和不留用人员,同时解释原因。教师再根据学生整体的表现对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通过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点,也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就业应聘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可谓一举多得。除了情景创设教学法之外,合作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都可以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效果的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也存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的情况,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也应该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首先是教学平台的拓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往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更多的帮助[3]。因此应该创新教学形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尽早接触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和工作。可以和合作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实习。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创立创业孵化园,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创业和企业发展的互惠共赢。在教学手段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往往以理论知识结合案例教学为主。而所选案例经常是已经成熟的老旧案例,并且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更倾向于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点,这种教学手段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仍然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合作探究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案例分析和实际调研交给学生完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实地企业调研,分析案例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学知识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例如为某热门火锅店提出改进建议,学生就可以通过考察该火锅店的物品摆放、服务流程、经营成本、功能分区设计、选址等等因素对火锅店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工商管理理论和工具进行改进方案设计,并进行成果汇报。这种方式相比教师直接进行案例教授,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管理视野和就业与创业的能力,而且也能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自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提出之后,对于承担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了高校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工商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也担负着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双创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急需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厚的创业和就业条件,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创新性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