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兴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现代社会信息的开放和透明度的增强,使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务的了解日渐增多,传统以效率为核心价值观的公共行政面临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公平正义与行政效率并重、服务至上的民主行政价值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与通信网络的发展,为公民尤其是普通民众参与政治决策和行政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这些都决定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理念,具体包括以公共利益理念为前提、以政府创新理念为基础、以服务大众理念为核心、以效率理念为重点、以责任理念为保障等。
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价值理念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前提。规划与设计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必须满足公众的需求,并且要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建设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有助于帮助政府克服在传统行政体制中滋长出来的根深蒂固的行政错位或缺位的观念和行为。这些观念主要包括3个方面: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的官僚主义作风;以自我意志为中心的官老爷作风;以政府为中心的官本位思想。因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工作模式就更加要以广大公众为中心,按照用户的需求来改善政府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方式。
2.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价值理念以推进政府创新为基础。现代政府由于受到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政府重塑运动的影响,都强调通过职能和服务来创新和转型,努力逐步转变政府体制和职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以及多元化发展和演进的公共需求,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和经历一段时期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然面临变革与创新。与此同时,信息时代使政务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简化行政程序被逐渐提上议程。所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于政府、对于公众,现阶段来说都还属于一种新兴事物,意味着先进的技术,也代表着一种新思想和新思维,这就更加强调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技术创新,更要强调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3.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价值理念以构建服务政府为核心。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关心广大民众需求,并有选择地把政府对社会和公众服务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才能真正体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价值,构建一个信息化和服务型的政府。也只有借助这样的信息手段,才能有效缓解政府的公共服务现状和环境,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政治环境的实际,决定了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必须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政府要形成一种价值观就是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设计并最终要得以应用,政府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方面就必须要比过去更快捷,对公众意见反映比过去更快速。
4.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价值理念以打造责任政府为重点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各国政府都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方针,我国政府也在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下提出了以下几个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合理地形成公正透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现代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随着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内部结构的快速调整,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各级政府重要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方式,各国都在积极制订适合本国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实践和改革这一系统,例如,我国提出的“三网一库”信息化工程;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核心发展战略。同时,西方国家还为适应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制定和修改了有关法律法规,这些实践和措施都印证了现代各国政府的选择。
2.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是实现政府创新的助推剂。虽然,各国的行政改革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发展中出现的困境,但是却没有寻找到一种完美模式和最佳方案,更没有总结出一套能够适用于任意社会和发展阶段的模式。所以,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化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信息的不断实践,各国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理念、管理水平和手段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均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各国政府提高管理能力、节约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思维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的助推剂。
3.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政府管理职能和功能向公众服务延伸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相比,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全天候、超地域、流程规范、公开共享等特点,体现了政府为民服务的本质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近年来,电子政务信息开始走出政府各部门相互独立、各自发展的模式,这成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也就是说,电子政务规划和设计开始注重优化结构和资源的共享,强调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化和程序化,这些整合和协同随着电子政府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成为政府管理职能和功能更好地向公众服务延伸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