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利 东营市东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引言: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新的理念,强调“双创”是关系着我国的国计和民生中各个方面。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必须有较高的能力素质。政府是我国教育管理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担负着相关政策的制定、宏观指导等多方面职责。在今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应在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建设上下大功夫、大力气,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发挥应有作用。
(一)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双创”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项新设科目,虽然政府教育部门已经要求各高校在教育中,应不断加大此类内容的教学,但是一些高校对于此项课程,并没有专门的计划安排,往往是穿插于其他课程之中,导致课程的教学不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使一些大学生在接受此方面教育时,学到的内容不全面、对此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刻。
(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激励上,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范高校、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大学生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不足,虽然一些大学生在学习初期有着较大的动力,但如果其遇到一定困难,容易退缩。此外,还存在着创新创业活动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对于实践活动成果的孵化成功率也不高。许多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多是以传统的家教、零售,以及服务行业等,技术不高的行业集中,技术性强、创新水平高的创业学生很少。
(三)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学校对于鼓励大学生们创新创业的平台设置不多,虽然也提供了一些平台,但有的平台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们不能够在平台中真正的展示自己。政府、学校、企业的联动不够紧密,使得一些创新创业活动,仍存在于理论层次,与社会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一)加强专业课程的合理化设置。政府部门要制定宏观规划,指导各高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地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目标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不仅针对高年级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便开始注意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设立专业的课程,与政府部门、企业、专业院校积极开展合作,使课程更加合理,适合学生们学习和接受。在教学的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植入当代新媒体、互联网等有效教育手段,突出教育的趣味性、针对性、系统性,开展案例教学、以赛代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对于激励机制,要由人社部门、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等共同研讨,加强沟通合作,更好地做好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研结合的工作。要联合政府、企业、社会、高校等多方力量,设立一定的创业基金,为学生们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加强创新创业绩效评价机制的创建,鼓励一些有能力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并适时把创新创业的教育指导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工作考核之中。要指导高校建立一套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科学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增强信心,树立必胜的信念。
(三)加强“双创”实践平台建设。优秀的实践平台是提升学生们“双创”能力的必要保障,对于平台的建设,政府要做好牵头协调作用,应进行多方联合,防止由学校一方主导。应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与社会的联系,把平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企业的生产经验相结合,与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建立起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安全可靠的实践创新平台。根据项目的各类、所学的专业,分别设计多种平台,以供不同学生们的需求,为今后学生们毕业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展现才华的舞台。
促进大学生“双创”能力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环节。加强“双创”能力建设,政府作为职责部门,应加强与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联系配合,形成多方发力的工作氛围。要指导各大高校,应切实高度重视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引导与激励他们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来,担负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