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华 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
引言:在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想要发展,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尚未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评估体系,致使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功能无法实现。因此,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功能与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业单位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有助于事业单位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始终保持一致。事业单位需要以自身发展为基础,完成人力资源评估计划的制定,并确保计划的落实。这样一来,有利于事业单位储备发展所需的人才,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定位与事业单位总体目标是相同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事业单位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在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只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作用,方能保持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应该服务于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保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储备,促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在当前环境下,事业单位想要充分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必须要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优质的人才,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形象和信誉得到提升。通过调查得知,事业单位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功能,有利于社会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还有助于事业单位良好形象的树立。由此可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功能,其本质是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1]。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会计开始在社会上盛行,在经过短期辉煌后,逐渐陷入衰落状态。进入21世纪后,人力资源会计评估方法重新兴起,并成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重要方法。人力资源会将事业单位员工作为单位资产,并为每一个员工制定价值标准,使用标准会计原理对员工价值和变化进行准确的评估,识别人力资源的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运用。在应用这种评估方法的过程中,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评价工具,其目的在于准确计算员工价值。
关键指标评估法是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对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指标量化,并将工作内容细化分解为多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结合部门和员工工作完成情况,通过加权运算的方式,计算员工的价值,从而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准确评估。这些指标包括:培训、劳动关系、工作环境、工作效率、薪酬福利等等。
人力资源审计评估法的基础为传统审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审计相结合的产物。其评估原理为对深度数据进行使用、汇总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效用的评价依据,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方法的优势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有利于发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2]。
这个评估方法需要评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效用,并以此为基础,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贡献度进行总结的评估方法。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效用指数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比如: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等等,这种评估方法虽然评估效果较为准确,但评估难度较大,且部分工作与效应指数间的关联程度不高,故这项评估方法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较少。
美国学者于20世纪中期提出了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方法,这种评估方法能够评价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整体状况,指数评估法中的指数包括15个指标,比如:薪酬制度、合作关系、责任机制、组织环境等等,对事业单位整体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反映是这个评估方法的主要优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业单位内部的环境和氛围。
投入产出分析法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相对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评估方法需要将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作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最终获得单位的效益数据和人力资源成本,并通过对比的方式,明确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目前,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之中,其评估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但这种评估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在单位所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很容易衡量,而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却难以评价,故这种方法并未在事业单位普及。
结论: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十分重要,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人力资源会计评估法、关键指标评估方法、审计评估法、人力资源管理效用指数评估法、人力资源指数评估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事业单位应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保证评估功能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