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研究

2019-07-11 01:42卢守娥
职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教师发展会计专业

卢守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发展  科研能力  会计专业

一、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高职院校亦在转型发展之列。事实证明,科学界的重大突破约70%以上产于高校,70%以上的诺贝尔奖来源于高校科研成果或创新项目转化。学术研究成果成为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科研能力与国家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建设一支拥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不仅可以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可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科技水平的全球竞争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当前,教师科研能力发展需求研究,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发展需求研究还未形成认同感较高的学术观点。国外较为流行的观点(以德耶弗斯为代表)认为教师专长发展经历了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等五个阶段。国内学者认为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内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辅助能力两个方面。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现状,本文从教师业务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维度对教师科研能力发展阶段加以描述,依据不同阶段教师所呈现出的科研能力特征以及表现出的内在需求差异进行分析,有助于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方案。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

1.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学术兴国是蔡元培大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全球化科技创新的今天,将科技创新置于全球维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予以审视,“逆全球化”现象频繁显现,我国的科技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推动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放发展,特别是推动高校科研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乃至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占本科院校比例为78.59%,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走向。鉴于欧美发达国家办学经驗丰富,我国高职院校需在科研创新能力、成果转化方面、顶层设计和科研体系等方面向发达国家学习。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是指教师通过使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产出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并使之转化的能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指出,科学研究除了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外,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2.科研能力现状

在我国,人才培养、科研与服务社会是目前公认的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成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手段,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统一是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对科研资源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具体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量为17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4亿元,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虽然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加大,但区域分配不均、学科结构失衡、科学研究趋同等现象严重,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为例,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存在问题如下。

(1)科研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在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教师科研项目较少,部分会计教师更乐于从事企业兼职工作,年轻教师则将职称评聘作为第一要务,缺乏自发的科研动力和热情。年轻教师对科研方法和技巧不熟悉,难以将研究方向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从而导致科研动力不足,影响了自身科研能力提升。

(2)团队支撑缺乏,学科跨界衔接不畅。科研团队不同于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不受专业和学科的限制。近年来,科研项目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团队协作成为新常态,传统的院系管理机构导致学科之间的交叉困难,跨学科衔接途径不畅,难以实现资源互补,导致科研质量不高。

(3)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科研助推教学力度不足。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学与科研的协调统一是高校追求的目标。多数高职院校科研评价机制中,重视科研项目申报,通过课题立项数量、级别高低、金额大小来评价教师的学术水平,忽视了科研项目助推教学的力度;多数教师过于注重纵向课题研究,对横向课题热情不高,致使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横向项目成效不佳。

(4)科研服务地方的目标模糊,成果转化不多。高职院校需贴近市场需求,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具有实用型的横向课题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师群体对科研项目的需求,而且实用型课题针对性较强,成果不易转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项目的普及范围。

三、科研能力提升途径

随着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作用显著。教师作为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主体,其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内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辅助能力两个方面:专业领域内的业务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知识、科研质量、成果转化等方面,业务辅助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路径来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1.初期阶段到发展阶段

科研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经验、知识、技能的不断积累。对处于初期阶段的高职院校教师而言,实践经验和学术资源的欠缺是制约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要为初期阶段教师构建学习机制和导师组,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制度,有专人负责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开展产学研项目为初期阶段教师提供充分的实践空间,在研究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加强中老青科研梯队建设,提升科研合作能力,鼓励初期阶段的教师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和科研团队建设,为初期阶段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2.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

处于发展阶段的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在保持学科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科研项目与专业建设结合力度,引导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向应用成果转化,提高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在其转型发展阶段,要注意引导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同感,强化科研工作对教学的推动作用。此外,落实科研工作在年度考核、职称聘任中的具体要求,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3.成熟阶段到衰退阶段

鼓励成熟阶段的教师开展学科跨界的项目研究,拓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鼓励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开展国外留学、进修等形式,拓展国际化合作项目,全面提升科研水平。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心理状态疲惫或精力无法满足科研要求,衰退阶段随之而来,但可通过一定措施延缓衰退阶段。一方面鼓励其多参加学术交流会,指导初期阶段教师开展科研,让科研经验和资源得以有效传递;另一方面,在科研团队人员配置中,加强年轻教师的数量,提升科研工作效率。

4.衰退阶段的克服

依据舒伯对人的生涯发展理论可知,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存在衰退阶段。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心理状态疲惫或精力无法满足科研要求,衰退阶段随之而来。在开展科研项目过程中,衰退阶段教师自身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善于管理团队和协调学术资源开展研究。与中年教师相比,进入衰退阶段的教师受到身体素质和工作精力的影响,其学习主动性降低,科研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科研能力逐渐下降。专家型教师衰退阶段是教师科研生涯的必然过程,但可通过一定措施延缓衰退。一方面,鼓励专家型教师多参加学术交流会,指导新手阶段和成长阶段教师开展科研,让其科研经验和资源得以有效传递;另一方面,在科研团队人员配置中,凸显专家型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其学术资源价值。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高職院校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进而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如在学科链对接产业创新链、前端的原始创新、中端的技术创新以及后端的产业成果化、借助协同创新平台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因此,依据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新体系,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敏.高校科研创新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5(4).

[2]张正线,李娜.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科研创新探究[J].教学管理,2016(7).

[3]梁正:科技创新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EB/OL].2017-07-27.http://www.sohu.com/a/160189111_465915.

[4]李志民.坚持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营造世界水平的科研环境[EB/OL]. 2017-11-17.http://www.sohu.com/a/204865878_564470.

[5]刘逸鹏,郑艳玲.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开发,2017(6).

(作者单位: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教师发展会计专业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