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华
新四军的文艺工作者,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对动员群众,鼓舞军民,瓦解敌人,配合军事斗争,促成新中国的诞生起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由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所属的“前线”“抗敌”“拂晓”“淮南大众”等剧团,于1955年组成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改名为前线文工团、前线话剧团、前线歌舞团。这些文艺团体的主要骨干都是原新四军的文艺工作者。这些从硝烟中走出来的文艺战士,继承新四军文艺工作的战斗传统,根据战争年代的生活积累,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时代风貌、民族底蕴、军旅特色、水乡风情的文艺作品,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由参加淮海战役的原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众多歌曲精选而成的《淮海战役组歌》,由韦明等作词,沈亚威、张锐等作曲,1949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演出。毛主席看了演出,称赞第三野战军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1961年《淮海战役组歌》在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淮海战役组歌》作为重大战役的合唱套曲,被载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册。
何士德1938年10月参加新四军,是《新四军军歌》的曲作者,他还为《繁昌之战》《父子岭上》《反扫荡》《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渡长江》《新四军万岁》等歌谱曲。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故事片《桥》的音乐就是他创作的。此后他又为电影《春城秋年》《林家铺子》和文献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以及短片《故宫》《长江》等作曲,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晚年的他还创作了混声四部合唱《中国女排之歌》、大合唱《长城之歌》《青松》、四部合唱歌曲《永放光芒》。他是中国当代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
14岁的新四军文艺兵何仿,1942年冬采集了六合民歌《鲜花调》,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前线歌舞团合唱队队长兼指挥的何仿将《鲜花调》整理改编为《茉莉花》,1957年率合唱队进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茉莉花》一炮打响,被灌成唱片。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奧运会闭幕式、北京奧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奧会开幕式等重大场合演出,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唱。该曲被收入《世界名曲专辑》,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1964年何仿还参加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指挥。此外,他还创作了《五个炊事兵》《我们是千里海防的巡逻兵》《将军骑马上雪山》《我从江南到天山》等歌曲。
10岁就跟随父亲吕惠生参加新四军的吕其明,曾在《农村曲》中扮演剧中的逃难孩子小毛,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到电影制片厂任小提琴演奏员和作曲。他创作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的音乐,还有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他为电影《铁道游击队》所作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和《谁不说俺家乡好》成为流行歌曲。他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他还为《白求恩大夫》《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焦裕禄》等影视剧作曲。尤其是在他离休后,还义务为南京雨花台纪念馆创作管弦乐组曲《雨花祭》,为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创作弦乐合奏《龙华祭》。2011年,吕其明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沈亚威1938年8月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任歌咏组组长,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四季风车歌》《黄海渔民曲》《打个胜仗哈哈哈》《金牛谣》《别处哪儿有》等歌曲,传唱于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1948年淮海战役正在进行中,《淮海战役组歌》中的《乘胜追击》《捷报,捷报,歼灭了黄伯韬》《狠狠地打》就是沈亚威谱曲的。新中国成立后,沈亚威1955年任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创作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行进在祖国大地》;1963年在东福山海岛体验生活,创作了《战士的第二故乡》,反映守岛战士建设海上乐园的信心;還创作了《海岸炮兵之歌》《咏梅》《钟山颂》。2001年,沈亚威获中国音乐金钟奖。
孟波1940年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抗敌剧团团长,华中鲁艺工作团团长,创作了《中华民族好儿女》《反扫荡》《文化战士之歌》《我们的岗位在前哨》等歌曲。新中国成立后,孟波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他还促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诞生,1963年创作了《高举革命大旗》等。
作曲家洛辛在淮南创作过清唱剧《周家岗上》,新中国成立后,任前线歌舞团领导,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主持音乐系教育,后任总政歌舞团政委。
14岁参加新四军的胡士平,创作歌曲《保卫路东》《人民子弟兵》《咱们的连队》等,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歌唱新中国》《人民海军在前进》《军舰就是我们的家》《海上哨兵》《水兵爱唱战斗的歌》,以及歌剧《红珊瑚》中的插曲《珊瑚颂》等。
前线话剧团顾宝璋、所云平以1940年郭村战斗为背景创作了话剧《东进序曲》。1959年前线话剧团将《东进序曲》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在北京演出,获得成功。1962年,该剧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影片。所云平、顾宝璋、史超又创作了《东进序曲》的姊妹篇《黄桥决战》,1985年搬上荧屏。
沈默君、顾宝璋、沈西蒙创作的电影剧本《南征北战》,1952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该影片以其恢宏的气势、众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之拍成同名彩色片。
新四军作家胡石言1950年3月创作的小说《柳堡的故事》,反映新四军副班长和房东家美丽的二妹子之间含蓄、朴素、曲折的爱情故事。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成电影。电影的插曲《九九艳阳天》广泛流传。
新四军作家吴强根据1947年新四军在江苏涟水、山东莱芜、孟良崮跟国民党军较量的三次战役,于1957年写成长篇小说《红日》反映了解放军由涟水失利到孟良崮全歼国民党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1963年5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将《红日》拍成电影,2007年浙江长城影视公司又将《红日》拍成24集的电视连续剧。
1939年参加新四军的沈西蒙,曾任新四军教导总队俱乐部干事,后调入军部战地服务团戏剧组。1943年,他创作了三幕新闻剧《重庆交响乐》,1945年,他根据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改编《甲申记》,该剧在苏中抗日根据地演出获得很大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前线话剧团沈西蒙、漠雁、吕兴臣以南京路上好八连身居繁华闹市、一尘不染的事迹,集体创作剧本《霓虹灯下的哨兵》,1962年由前线话剧团首演,1963年11月前线话剧团进京在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演出《霓虹灯下的哨兵》,毛主席看了演出,说这个戏很好。1964年上海天马制片厂将之拍成电影。2007年,28集电视连续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映。
新四军作家陈登科,在新中国成立后,以涟水保卫战为背景创作了小说《活人塘》,他陆续出版了小说《杜大嫂》《黑姑娘》《淮河边上的女儿》《移山记》《风雷》《赤龙与丹凤》《顾祝同外传》《百岁图》《柳暗花明》等。
1939年参加新四军的赖少其,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在狱中坚持斗争,越狱成功后回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任《苏中报》副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事中国画创作,以山水画闻名,以黄山、九华山等为主要描绘对象,其代表作有《黄山之赞》。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出版有《赖少其山水画集》《赖少其自书诗》。
曾任新四军第二师文艺科长的吕蒙,是中国现代著名版画家,在民主革命时期,创作木刻《磨练》和连环木刻《铁佛寺》(1942年与莫朴、程亚君合作),参与创办《抗敌画报》,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版画《共和新路旱桥》《翱翔》《菊》等,晚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1940年参加新四军的莫朴,曾任教于鲁艺华中分院,作品有《鲁迅》《百团大战》《我们战斗在苏北》,1948年创作了油画《清算》,1950年创作油画《宣誓》,1956年创作油画《鲁迅和祥林嫂》《南昌起义》等,曾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的沈柔坚,从事美术创作,主攻版画,后兼作水彩、水粉和中国画,作品有版画《拉纤者》《拾草者》《珠江上》,水彩《雪后》《船坞中》,中国画《玉莲池中》,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1991年秋,在北京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涂克1938年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创作《军民合作打日本》《夺取敌人武器武装自己》《抓汉奸》,曾任《苏中画报》社社长、《江淮画报》社副社长。代表作有《蒋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毁灭》《淮海战役》《分浮财》《马归原主》《黎明时的短休息》《贫雇农小组会》《春耕》《深耕细作》《碾庄阻击战》《土地还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创作了《江南的春天》《九月江南》《我的家乡》《浙江山水》《郊区的春天》,出版《江淮之波》《涂克画册》《涂克画辑》和《桂林山水》,是中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美学家、作曲家、亚热带色彩画派创始人。
新四军中还走出了电影名导演谢铁骊和名演员庞学勤。
1940年参加新四军的文艺战士谢铁骊,18岁时就导演了阿英根据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改编的历史剧《李闯王》,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独立执导电影《无名岛》,1963年执导电影《早春二月》,还导演了《智取威虎山》《海霞》《红楼梦》《暴发骤雨》《大河奔流》《知音》《红灯记》《红色娘子军》《今夜星光灿烂》等等。以后,谢铁骊还执导电影《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智取威虎山》《清水湾,淡水湾》《古墓荒斋》《天网》《聊斋席方平》,并担任电影《海霞》的编剧,曾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新四军苏北文工团出身的小演员庞学勤,新中国成立后,在电影《边塞烽火》中演指导员,先后参与拍摄电影《古刹钟声》《朝霞》《炉火正红》《船厂追踪》《东风》《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独立大队》《烈火中永生》等。他在《战火中的青春》中演主角雷震林,在《花园街五号》中演改革者刘钊,在《追赶太阳的人们》中演党委书记张南健,成了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以上只是介绍了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及其贡献,还有许多文艺工作者,奋斗在文艺战线的各个岗位上,也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战争年代的生活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他们取材于亲身经历,大多是兵写兵、兵演兵、兵画兵、兵唱兵,为人民创作。正如音乐家吕其明说:“为祖国,为人民而写作,对我来说,绝不是一句过时的口号,而是终生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
(本欄目责任编辑 魏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