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燕飞 彭继红 万贵平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腹腔液中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四种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来探讨温肾消癥汤用于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术前口服温肾消癥汤3个月;空白对照组术前不给予任何的药物治疗。同时选取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来测定不同分组腹腔中IL-6、TGF-β1、TNF-α、VEGF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IL-6、TGF-β1、TNF-α、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抑制腹腔免疫因子IL-6、TGF-β1、TNF-α、VEGF的表达,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途径被阻碍,可能是温肾消癥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温肾消癥汤; 内膜异位囊肿; 免疫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8.0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8-00-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出现与子宫内膜周期相应变化特征的一种疾病[1]。临床多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失调、不孕,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2]。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机体免疫机制异常有关,免疫因素在该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基于免疫调节,从抑制免疫因子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角度,来探讨温肾消癥汤用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辨证属肾虚血瘀型之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肾虚血瘀辨证标准;(2)为非哺乳期、没有绝经的非妊娠妇女;(3)3个月内未曾使用过避孕药、性激素类药物。排除标准:(1)患有盆腔感染、盆腔恶性肿瘤者,合并有子宫肌瘤者;(2)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3)服用西药治疗,停药未超过3个月或服用其他激素类药物者。治疗组:有手术指征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30例,年龄22~42岁,平均(35.2±4.2)岁,辨证属于肾虚血瘀型;空白对照组:肾虚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患者30例,年龄25~44岁,平均(36.3±4.5)岁;对照组: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30例,年龄30~47岁,平均(40.6±4.4)岁。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物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志愿受试。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术前予以温肾消癥汤口服3个月,服完药后于月经干净后5~7 d到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提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空白对照组:患者术前未予任何药物治疗,术后病理均提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照物: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用穿刺针抽取子宫膀胱陷凹、子宫直肠陷凹处的腹腔液约5 ml,常温下静置1 h,以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其上清液,放置于-80 ℃冰箱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腹腔液中IL-6、TGF-β1、TNF-α、VEGF中水平。试剂盒由南京翼飞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说明检测[5-6]。
1.3 统计学处理
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液中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中IL-6、TGF-β1、TNF-α、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IL-6、TGF-β1、TNF-α、VEGF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多发生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绝经后初发或者复发者极为罕见。由于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西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包括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Sampson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基因学说、免疫学学说及Koninckx等学说,其中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得到众多学者认可,认为女性生殖系统上皮、卵巢生殖上皮均来源于体腔上皮,一旦受到炎症、创伤时,将使体腔上皮化生呈子宫内膜样组织,而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认为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机可分为瘀血内阻,且瘀血的形成与气滞、肾虚及湿热、痰湿等相关。瘀血不去,新血不能归经,导致月经量较多,经期延长,长久集聚成块,形成癥瘕。发病初期以为实证为主,病久伤证,纯虚极其少见。临床往往根据全身症状论治,分为热郁血瘀、肾虚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肝郁血瘀类,各类临床症状不一。本文针对肾虚血瘀型患者,此类患者经期或经后腹痛,且腰部酸胀,舌苔薄白,血行涩滞,瘀阻胞中,不通则痛,小便频数。笔者所在医院临床使用温肾消癥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属于肾虚血瘀型者,疗效显著。温肾消瘕汤以温肾助阳、活血化瘀為原则,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达到标本兼治。温肾消癥汤药物组成:蒲黄、五灵脂、没药、血竭、川断、黄芪、川楝子、延胡索。方中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之蒲黄、五灵脂为君药;破血消癥、散瘀定痛之没药、血竭为臣药;温肾助阳、补肾益气之川断、黄芪为佐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川楝子、延胡索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助阳、破瘀消癥、行气镇痛之功。西医对于E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缺乏统一认识,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依旧是其机制的经典学说。免疫机制异常导致免疫细胞活化,释放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一系列细胞因子,导致恶性循环,促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殖、发展[5]。
白介素-6(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属于白细胞介素的一种,可触及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白介素-6是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它可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及造血功能,并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L-6增强局部血液凝固性,上调血浆纤维蛋白原合成,促进血液凝固,减少组织灌注量,从而加重病情。研究表明,白介素-6(IL-6)可刺激EMS患者P450芳香酶的表达,使对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具有促进作用[7]。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组新近的调节细胞生长及分化的TGF-β超家族,除了TGF-β外,有抑制素、活化素及骨形成蛋白等,在同一条件下,可有效改变纤维细胞贴壁生长特性所获得的在琼脂中生长的能力,失去了密度信赖的抑制效果。可通过有效抑制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有利于子宫内膜异位灶的局部种植[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的细胞因子。迄今为止,是一种直接杀伤肿瘤作用最强的生物活性因子。可促进血管增生,而刺激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及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从而促进异位病灶的形成[9-1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促进毛细血管增生[11-12]。
本研究中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都是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现有的研究理论相符。而在治疗组中这四者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这说明温肾消癥汤使腹腔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被抑制,从而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能进一步发展,可能是其达到治疗效果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温肾消癥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抑制腹腔免疫因子IL-6、TGF-β1、TNF-α、VEGF的表达,达到治疗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雷,冷金花.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治疗对女性生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5(5):393-39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240-241.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1.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9):645-648.
[5]杨眉,蒋春樊,哈春芳.白介素5/TNFRSF13B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9):3628-3632.
[6]李双梅,邵华江,马建婷.芳香化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70-72.
[7]冯春碟,王福玲,袁芳,等.IL-17、IL-6和TGF-在子宮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的表达[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3):243-246.
[8]孙俊杰,尹利容,马洪达.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新生血管细胞的特点[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8):622-623.
[9]蒋艳,唐均英,吴彦,等.VEGF基因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风险相关性的荟萃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3):179-184.
[10]沈晓婷,张真真,万贵平,等.温肾消癥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作用机制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2):3575-3577.
[11]白亚鹭,王永玲,李晓红.消癥止痛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气滞血瘀型)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4):78.
[12]杨娟,韦成厚,祝彩霞,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失衡的临床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38(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