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琴
摘 要:课程改革的深入为现代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变革,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的驱动下,语文教学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和生动性等特征。以创新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创新教学,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课堂教育实践注重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的主体性的有效激发、注重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的高效参与,因为只有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充分觉醒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充分地行动起来,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学习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去,在对学习过程的生动活泼的探索体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习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且富有创新活力的,是关注学生发展和需要的,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将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有机联系起来,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和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开展教学创新,让学生在新颖、独特的阅读学习体验中,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创新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利用游戏创编活动,实现创新教学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其他各科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丰富的识字积累的前提下,才能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实现对学习对象的有效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学习对象,有效地运用到游戏创编和故事创编过程中去,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的趣味体验和感知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过程中,结合汉字的造字特点和结构,让学生在创意解读汉字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积极能动性,加入到对汉字故事或游戏的创编过程中去。如,根据汉字的象形、形声等特点,将该类型的汉字用创意图画竞猜的游戏呈现出来,“宝”:家中有块儿和田玉,这可是无价之宝啊,当然要好好珍藏了。“富”:家里每一口人,都有良田,日子当然富足了。在游戏创编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对游戏创编活动的积极参与过程中,学习的效果必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有效翻转
随着教育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脑、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已经在中国家庭得到广泛的普及,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将学生的预习资料和学习材料发送到学生的公共学习群,学生在群里接收学习材料,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记录下来,通过课堂上的具体交流和讨论,在相互的交流与沟通的实践中,实现对学习对象的有效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学习《赠刘景文》的实践中,通过对阅读学习材料的预习,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缘由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在诗歌的具体解读过程中,学生发现诗歌中运用了这一系列的意象“荷尽”“菊残”“橙黄”“橘绿”,这些特征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的学习对象,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学生对不太理解的对象,只需通过搜索引擎输入这些意象内容,就会有大量的针对这些内容的解析,学生根据解析再次展开学习实践,必然能够轻松打破学习壁垒,实现对学习过程的有效理解和把握。
三、学生创新合作阅读,在创新合作中提升学习效果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中,以学习对象为合作契机,通过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的驱动下,积极地加入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去,在互助交流与合作实践中,有效地提升阅读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的实践中,教师契合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向自己的父母家人了解自己的名字的由来,在小组中给同学讲自己的名字的故事,同时,搜集一些家人、他人或名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以小组故事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实现对名字里的故事的创新解读,每个学生的名字里都有着父母和家人的殷切希望或寓意,在了解自己的名字里的故事的同时,学生必然也会对家人、对他人的名字里的故事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通过小组创新竞赛合作形式,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哪些关于名字的故事能够运用到游戏竞赛的过程中去,以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過教学创新,充分地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2]寇海洋.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下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