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懿瑾
【摘要】 《网络谜踪》用新颖的桌面形式呈现了一个传统的悬疑电影,导演将桌面窗口的优势放大,迁移了观众的视觉中心,在镜头语言、剧情叙事、人物塑造、场景调度等方面有所创新。影片设置了双重主题:人肉搜索与情感找寻,并借此探讨数字时代的人情与人性话题。又借电影的“桌面”框架和观众的“屏幕”凝视讨论了多层次的社会议题,是数字时代人类生存情境的写照。
【关键词】 《网络谜踪》;桌面电影;降维创作;桌面蒙太奇;镜像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网络谜踪》以“桌面电影”的形式声名大噪。该片以男主角大卫·金在网络世界寻找离奇失踪的女儿玛戈为主线,通过新奇的视觉呈现手法和反转迭出的剧情,展现他剥茧抽丝地破解真相的过程,由此折射出数字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困境,并对“桌面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作了进一步探索。
一、传统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
影片是典型的悬疑电影,用悬念推动情节进展:美国加州亚裔单亲家庭中的女高中生玛戈忽然失踪,父亲大卫通过互联网寻找线索,不断搜索却又不断落空,不断制造悬念又不断破解,过程一波三折、几度反转。与案件相关的各色人等如叔叔彼得、警探维克、玛戈的同学们、社交平台的网友们亦推动着剧情。同时,剧中设置了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反复暗示着嫌疑人所在;梳理了玛戈与父母间的情感;并为事件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交代。在重重搜索中,真相层层展开,这也是大卫找寻女儿内心世界的历程。影片情节走向亦契合观众情感需求,让主人公获得圆满结局。
《网络谜踪》的成功之处在于:在传统的悬疑叙事框架下采用了新颖的表现形式——用“桌面”承载视线,并把“桌面电影”概念由小众推广至大众。尽管已有《巢穴》《解除好友2:暗网》等影片珠玉在前,导演阿尼什·查甘蒂也表示他受一个名为“Parisian Love”(巴黎爱情)的“谷歌引擎”广告启发。[1]然而,该片显然超越了之前此类创作的尝试,将数字屏幕融入电影的视觉表征中,并实现了诸多创新。
(一)迁移视觉重心
科技进步为艺术表现带来诸多革新,在电影工业高歌猛进,运用4D、4K等技术来实现更高维度的视听体验的时代,以《网络谜踪》为代表的“桌面电影”另辟蹊径,从观影心理出发,将观众的视觉焦点由人物迁移至屏幕,探索了数字技术参与电影创作的新路径。由于推理过程离不开观众非常熟悉的屏幕界面,因而电影的镜头表现可谓“降维创作”(1)——将三维空间压缩至二维平面,用固定的镜头和变化的窗口展开叙事,观众跟随大卫的视角,参与网络寻人。
这种扁平化的电影语言在影片的蒙太奇运用、迎合观众体验等方面颇费巧思,成功地将观众的视觉重心迁移到不断变化的窗口上。通过窗口的切换,淋漓尽致地展现被数字产品全面介入的当代生活,这种电子化的视觉呈现具有代入感和沉浸感。虽然“桌面电影”对观众而言是新鲜事物,但各式屏幕和屏幕间的切换却又是观众所熟悉的,与观众的日常经验同构,无碍于理解剧情。
(二)重构镜头语言
局限于“桌面”空间,《网络谜踪》的镜头语言主要通过蒙太奇实现,是蒙太奇语言在数字场景中的创新。剧情冲突通过屏幕窗口展现,用窗口的并置与切换建构叙事——打开关闭、放大缩小、链接跳转等,镜头调度转换为窗口调度。其中,影片中出现的四个数字桌面,连接了剧情的起承转合:首先出现的PC机,以玛戈在桌面上建立新賬户为起点,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展示了这个家庭过去的幸福时光;大卫的桌面则反映玛戈的失踪过程,借短信、视频电话、浏览器页面等窗口交代大卫和女儿的相处状态;玛戈的桌面表现大卫在网络世界追踪线索、寻找女儿的历程;罗伯特的桌面回顾他在虚拟空间穿“马甲”同玛戈交友的经过,呼应案情。[2]屏幕和窗口参与并推动剧情进展,短信、视频电话、网页等界面的开关、叠加成为蒙太奇叙事的一部分,展现矛盾冲突,加强叙事张力。
这种“桌面蒙太奇”也借观众数字产品使用经验来处理电影中的时空关系。电影中常常出现并置的窗口,如视频电话与浏览器、浏览器与文件夹等,几个窗口同时悬挂,暗示叙事中同时发展的几条线索。又如,电影中出现了两段屏幕保护动画,其中第一段出现在玛戈失踪当晚,大卫在结束与彼得的通话后将电脑里一段妻子的视频隐藏,而后出现了几秒黑屏,画面跳转为屏保动画,彩色蜘蛛般的线条游移,两个来自玛戈的电话无人接听,接着视频电话响起,前置镜头特写一瓶处方药,电话挂断后又切入几秒黑屏,而后电影时间转换到第二天早晨。这一段看似不着边际的剪辑却暗合了数字产品的使用逻辑。再如,影片表现玛戈获救的新闻画面后切入一段白屏,几秒后白屏的左侧光标闪烁,镜头拉远,出现了正在编辑的短信对话框,电影时间跳跃至玛戈康复出院。电影时空关系的处理与日常经验一致,观众能马上理解,却又将新的镜头语言——光标、屏幕保护画面、窗口画面等,纳入“桌面蒙太奇”的叙事中。
(三)改造叙事要素
《网络谜踪》将视觉重心迁移到数字屏幕,对叙事要素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并通过新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首先,通过屏幕展示人物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性格。如大卫得知夜不归宿的女儿有可能逃课去登山时,特写手机屏幕中反复编辑的短信,通过短信言语的变化,生动地描绘出父亲对女儿含蓄而又深沉的爱。影片中有多处这样的镜头,光标取代了表情,通过还原当代人日常交流的场景,完成展现人物内心变化的使命。其次,通过开放的桌面暗示隐藏的细节,让观众捕捉“画外之意”。如特写的处方药,暗示大卫在妻子离世后的精神状态;大卫YouTube推送的信息,暗示大卫已经觉察到玛戈可能吸食大麻;悬念展开的过程中设置了许多细节暗示嫌犯之所在,如罗伯特对玛戈个人主页的访问痕迹、维克与大卫间满是破绽的对话、潘整理的通讯录等,精彩的细节通过各类数字界面呈现。再次,通过屏幕掌握节奏、推进情节。影片的主题就是网络寻人,观众跟随大卫的视角在网络世界找寻,镜头在大卫发现重要线索的节点停顿、推近,引导观众关注有效信息,深度体验人物情绪。
“我喜欢这样介绍《网络谜踪》这部电影:它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惊悚片,却是用一种非常不典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导演如是说。[3]“降维创作”通过二维平面将观众的视觉重心由人物迁移至窗口,构建新型镜头语言——“桌面蒙太奇”,并探索推进叙事的新方式,用“不典型”的方法实现“典型”的视听体验。
二、主题:双重搜索
正如影片英文片名《Searching》所指向的,影片的主题就是搜索,这里的搜索包含了两重含义:第一,搜索失踪的玛戈;第二,找寻玛戈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第一个层面的搜索即影片的主线,引导剧情走向,与常规悬疑电影不同,本片的搜索主要在网络世界进行,除了几个警方在事发现场寻人的新闻画面外,影片用大量镜头叙述大卫破译女儿的邮箱、社交应用账号,并将信息整理、辨别的过程,搜索的内容不断升级,最终识别出嫌疑人并破解其犯罪动机。
这个过程同时是大卫深入了解玛戈内心的过程,这条线索虽不是叙事的主线,却是情节进展的动因,让冰冷的网络搜索饱含温情。巧妙的是,导演将剧情设置在情感内敛的亚裔家庭中,表现为父女各自压抑言语表达,并在一次次欲言又止中加深了隔阂。在影片中很少出场的母亲潘,是推动情节的重要人物:潘为玛戈精心编排食谱、陪伴她学习钢琴、标注她的校园通讯录……潘和玛戈的合影,是玛戈的桌面背景;潘离世后,大卫得了抑郁症,需要药物和心理医生治疗;大卫对潘避而不谈的态度,使他与玛戈之间越发疏远;玛戈陷入孤独,选择放弃与母亲勾连的钢琴,而这也是引发失踪的因素之一。玛戈失踪后,大卫通过反复检索逐步深入玛戈的精神世界,将重新认识玛戈的过程和案件发展紧密结合,通过这个层面的搜索,父亲一点点地勾起与女儿之间的心理连接。影片中两度对“Mom would be too.”这条短信编辑屏幕给以特写:第一次采用的是大卫的视角,镜头特写大卫的短信编辑框,“Mom would be too.”字母逐个输入,而后光标闪烁,字母逐个删除。这个场景呈现出大卫与玛戈之间隔阂的症结。第二次采用的是玛戈的视角,当玛戈收到大卫“我为你而骄傲”的信息后,特写编辑器中显现“对方正在输入”的动画,而后伴随接收短信的配音,“Mom would be too.”跃然眼前。两次相呼应的特写刻画了亲子间由疏离走向包容的历程。观众的视觉维度被压缩在表层“桌面”范围,这种特殊的视觉传达方式却延伸出深层维度——“心灵找寻”抽象主题的具象呈现。
三、隐喻:现实与镜像
基于《网络谜踪》以屏幕窗口为主体的视觉架构,影片再现了当代人被数字媒体全面介入的生存状态,表征着隐藏在信息与程序背后的焦虑与惶恐。影片中的数字屏幕成为网络时代的他者之镜,[4]35-40让人物在变化的信息中实现自我与他者的构建。
人物使用计算机留下的轨迹是第一层镜像。如玛戈電脑桌面干净,文件分类清晰,侧面呈现她心思细腻;随着检索深入,大卫心绪如麻,在这个桌面上不断建档,桌面越发凌乱。通过搜索引擎,大卫揣摩嫌犯的信息、确认女儿的行动地图、反思案件被报道后的网络评论……在观看的行为中重新查找、重新确认。而推送呼应着搜索,影片开头有一个大卫YouTube界面特写,除了正在播放的交响乐画面外,界面推送的视频“舒缓压力时刻”“哀思的风险”等暗示了他的焦虑心境,另两则推送“学习古典音乐”“发现孩子吸大麻时该怎么沟通”反映他关心玛戈,曾在YouTube尝试寻找与女儿交流的话题。算法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处理器用数据为用户画像,而推送的信息则折射出大卫在妻子离世后的压抑心理,以及与女儿看似和睦实则疏离的亲子关系。屏幕对面的他者是第二层镜像。影片有多处大卫避提亡妻的场景,他刻意逃避的行为对应着镜式映射,用“一切都好”来掩盖心灵伤疤。在媒体报道了玛戈失踪、警方发动志愿者共同搜山后,网友纷纷表态,封大卫为“年度最佳老爸”,后续情节中,警方确认玛戈死亡,大卫在“在线悼念”平台上传视频时,把电脑过去储存的一段视频删除,视频内容是玛戈送大卫“最棒的爸爸”卡片,这同样是大卫通过网络镜像确认自我的行为。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加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将麦克卢汉的思想证实并超越。数字媒介延伸了人,也让人类异化,人们可以毫无障碍地观看采用新型电影语言拍摄的影片;数字屏幕取代了镜子,在界面中将“自我”与“他者”的虚拟影像并置,现实世界的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评论、点赞、转发等行为具备完形意义。而作为社会文化表征的电影,“从观影者的认同机制上说,银幕就是一面镜子……银幕的镜子隐喻不是指观众在银幕或银幕的影像前对自我及对象的纯粹知觉,而是指观众对作‘想象的能指的影像的认同,银幕空间是一个如同镜子一样的想象的空间,观众的认同就在这里发生。”[5]34-43“桌面”在银幕空间之外延伸出另一面镜子,让观众在鼠标移动、窗口切换、页面跳转的重屏中去解构影片。而说到底,电影艺术本身就是现实的镜像。
四、反思:数字化生存之殇
“桌面电影”是电影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产物,用观众再熟悉不过的界面窗口,映射出当代人被电子设备裹挟的异化生活:展示自我、与人交流,甚至是人肉搜索,呈现在桌面窗口上的是虚拟的身体和闪烁的能指。导演在故事主线之外,还影射了人机交互中出现的许多新议题,如权力、隐私、人性、孤独、网络暴力等,呈现数字时代的众生百态。其一,凸显网络时代扁平化的生存状态。囿于影片题材,影片除一些新闻场景和回忆镜头外,只有一场对手戏(大卫与彼得对峙),其余镜头是演员单独对着前置摄像头拍摄的,[6]影片整体造型因此趋向扁平,呈现为被前置摄像头、监视器记录的画面:人物的面孔被镜头压平,空间在镜头前扭曲。镜头和剪辑不自觉地表现出数字媒介在当代生活中无孔不入的形态,隐喻当代人被技术嵌入的存在情境。其二,探讨网络时代的人际关系。社交媒体在本片中起重要作用,它是玛戈失踪的起因,是寻人的关键手段,却又映射出网络世界的冷漠。玛戈丧母之痛在现实世界得不到宽慰,转向网络世界寻找慰藉,但她显然没有把握网络世界的生存法则,在各式社交应用上宣泄情感不但没有带来安慰,反倒招致危险。玛戈失踪后,大卫试图在她Facebook近300个账号中寻找她的知心好友,却发现她无比孤独,搜索越是深入,女儿的形象越是陌生。社交网络看似热闹,却放大了人在“前台”[7]17的表演,加剧了孤独。其三,反思网络时代的人性。互联网无所不能:搜索引擎强大到可以捕捉人脸、确认地点、掌握行踪,甚至个人手机号也可以付费购买。互联网却又自私冷漠,人的伪善被网络放大:玛戈失踪成为新闻后,社交媒体中“找到玛戈”成为网络运动,贴标签、站队未必是真心关切,但一定会是政治正确:原先表示与玛戈“不熟”的女同学在玛戈失踪被报道后借事件蹭热度,梨花带雨地直播,声称自己与玛戈关系亲密,获得大量评论和点赞;另一个男孩在采访中把玛戈失踪作为价值正义来思辨,言语激烈、滔滔不绝,但他转发自己荧幕形象的配文颇为讽刺:“我火了,我被报道了,快来点击!”失踪的女孩成为“键盘侠”们博取关注的手段。
“桌面”不仅呈现出当代社会的网络生态,并在叙事之外延伸讨论了多层次的议题。
五、结语:压缩的维度和延伸的空间
《网络谜踪》是2018年的现象级作品:小成本、高收益、好口碑。它继承以往“桌面”形式,又用不断切换的“角色——观众——角色”视角,克服了之前此类影片在节奏上的硬伤,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用逆向思路“降维创作”的产物,创新了电影语言——“桌面蒙太奇”。目前“桌面电影”类型以悬疑、惊悚为主,“桌面”的在场感和窗口背后的无限可能性将人类害怕被科技操控的恐惧放大。尽管推动剧情的个别反转被质疑过分依赖细节,但作为一种正在探索中的电影形式,《网络谜踪》用细致的叙事和精彩的场景调度拓展了“桌面”所涵盖的精神层次。而数字化浪潮下电影创作,或能从中受到启发,延伸出更广的空间。
注释:
(1)“降维创作”受刘慈欣小说《三体》中“降维攻击”一词启发。
参考文献:
[1]SunnyRain.新瓶装旧酒,却别有一番滋味[EB/OL].[2019-02-10].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595568/.
[2]王霞.《网络谜踪》:桌面电影对未来影像形态还在启示之中[N].中国电影报,2019-01-03(007).
[3]SunnyRain.新瓶装旧酒,却别有一番滋味[EB/OL].[2019-02-10].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595568/.
[4]张净雨.弹窗惊魂:桌面电影中的主体、他者与世界[J].电影艺术,2019(01).
[5]吴琼.电影院:一种拉康式的阅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6).
[6]磨蹭蹭蘑菇.John Cho, Aneesh Chaganty & Sev Ohanian Chat ‘Searching[EB/OL].[2019-2-10].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c0NzMyMDUyOA==.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
[7]歐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