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6月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其他与会领导人合影。图/新华
6月27日至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这是习近平的专机一个月之内第四次从北京起飞。在峰会的两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二十多场活动。
在6月28日举行的G20峰会上,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此外,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习近平说,“我们有责任在关键时刻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为市场增强信心,给人民带来希望。”
6月29日,在习近平此访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时表示,习近平主席“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明确方向,为大国关系和国际合作把脉开方,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担当”。
在密集的会晤和会议中,许多国家的领导人表达了对世界局势的担忧。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各国领导人认为,国际社会面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规则和世界贸易组织受到削弱和破坏、发展包容性亟待加强等挑战。
就在G20大阪峰会召开前,世界银行于6月4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全球经济面临重大下行风险,易受到贸易紧张局势和金融动荡影响。
报告预计,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2.6%和2.7%,较世行今年1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下调0.3和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2019年经济增速预计放缓至1.7%,2020年将进一步降至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9年经济增速预计下滑至4%,但2020年有望回升至4.6%。
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9年70%的全球经济体增速将下降,并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至3.3%,为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并表示经贸摩擦可能会进一步抑制全球经济增长,继续削弱本已疲弱的投资。但IMF调高了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6.2%上调至6.3%,中国也成为唯一被上调的主要经济体。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
习近平在G20峰会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6%以上的合理区间。我们将在近期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若干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出五项重大举措,包括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对于世界经济的整体稳定,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一些传统上发挥作用的国家,却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上推卸责任,相比之下,这些年中国的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与习近平进行会见时也指出,联合国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领导力,愿给予最全面的支持和配合。在习近平主持中非领导人会晤时,非方领导人也提出,“希望其他国家能以中国为榜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处在一个比较脆弱的时期,多边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此次G20峰会上,无论是习近平主席的发言,还是中美、中日等一些双边、多边的会见,无不体现着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并展现出开放的心态。中国不仅自己要发展,而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展和进一步的开放,通过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的改进,为全球经济进一步增长、走出脆弱期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阪举行会晤。图/新华
“可以说,在世界不确定性增加的时候,中国在增加其确定性。” 张宇燕说。
在G20峰会上发表讲话时,习近平还强调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6月27日晚上,习近平在大阪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并出席安倍晉三举行的晚宴。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中日两国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
安倍表示,日方愿遵守《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等两国间重要政治文件,并本着“化竞争为协调、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同中方继续共同努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日中关系,并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
根据外交部发布的消息,双方在会谈中达成十点共识,涵盖基本判断、原则立场、高层引领、务实合作、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安全对话、分歧管控、经济治理、国际责任等中日关系发展的各个方面。
安倍在会谈中还代表日本政府邀请习近平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原则接受邀请。此外,两国领导人决定,年内启动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两国领导人同意双方进一步加强外交和安全领域对话,加快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年内力争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有分析认为,中日领导人提前预告了一场重要的国事访问,意味着中日关系在历经数年波折“重回正轨”之后,有了更多的确定性。
此前,由于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国有化”等问题,中日两国关系经历了近7年的困难时期,双方领导人互访停摆。直至2018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才得以破冰。不到半年后,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安倍晋三对中国正式访问,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两国关系从2017年开始逐渐回到正常轨道,既有两国关系主体的变化,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习近平主席明年访问日本,虽然现在在表述上还有所保留,但这标志着两国关系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再往前设想的话,2022年是中日關系实现邦交正常化50周年,所以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时间段里,对中日关系前景还是可以持乐观态度。”
G20峰会上另一场备受关注的会晤,是6月29日上午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
在会晤中,中美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定向把舵,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两国元首还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希望通过协商,妥善解决两国贸易平衡,为两国企业提供公正待遇。美方将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关税,希望中方能从美国增加进口。
特朗普还表示,美方愿同中方达成彼此都可接受的贸易协议,这将具有历史意义。
习近平强调,从根本上讲,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双赢。中美双方存在巨大利益交集,两国应该成为合作好伙伴,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
王帆认为,两国元首给中美关系定调的“协调、合作、稳定”这三个词既有深意,又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他看来,过去这些年,中美间的合作和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共同利益越来越大,才使得双方关系能够在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特朗普在中美元首会晤后向媒体表示,美国公司可以继续向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售卖产品。对此,中国外交部G20特使、国际经济司司长王小龙随后在记者会上回应说,如果美方说到做到的话,“我们肯定是欢迎的”。
从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进入2019年后,随着美方加增关税的执行以及中方不得不采取的反制措施,转入了实质性冲突的新阶段。中国屡次重申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两国的经济和双边关系,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预期与格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沃尔玛、塔吉特等600多家美国公司6月13日联名致信白宫,敦促美国总统特朗普解决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指出加征关税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新加坡美国商会6月26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亚洲近半数跨国企业因中美贸易争端受到了打击。
与此同时,美国2020年大选的序幕已经正式拉开。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导致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等“关键州”的民调不利,可能威胁他大选的得票率。报道称,在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和艾奥瓦州等帮助特朗普赢得2016年大选的关键州,反对贸易战的选民比例超过半数。
据路透社报道,包括美国国务院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等在内的约80名美国亚洲问题专家,近日计划联名向特朗普和美国国会致公开信。公开信草稿内容6月29日披露,上述专家希望特朗普重新考虑“把中国视为敌人”的政策以及放弃将美国与全球经济割裂开来的努力,因为这样损害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损害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7月1日就此回应称,从媒体提到的公开信草稿来看,其中包含了一些理性的观点和声音,“我们对此表示肯定”。
耿爽还表示,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接下来,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中方相信,只要双方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妥善解决两国关系现有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就能够推动中美关系行稳致远,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耿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