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于党的十九大报道内容分析

2019-07-11 09:43张晓晗
传播与版权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闻报道分析

张晓晗

(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鲜明的政治性让十九大报道成为各媒体在特定时间段的重大议题,媒体担负着向决策者反映民众呼声和社会问题、向受众传达解释政府方针政策的社会责任。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分析《人民日报》报道特刊中是如何进行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报道的,以此来判断国家在召开党的十九大后,国家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勾勒出《人民日报》对于十九大的报道图景。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关于党的十九大的报道最早开始于2017年8月7日,其中将报纸第9版至第16版设置为名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系列报道。

本文主要选取从第9版到第16版的“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民日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道的研究样本,是因为它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

本文从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10月30日中,采取分层抽样和用随机数表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法,共选取有效样本8期报纸,样本报道总数共250篇。在媒介框架理论下,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二)类目建构

本文的研究从媒介框架角度,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特刊报道的内容,包括从报道议题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科技、生态文明共五个类别来进行报道数量的统计与分析;从中观层面上,分析具体的报道内容,以及数据新闻报道模块中的各类报道主题占比;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人民日报》所采用的新闻报道来源,分析其如何进行报道。

分析方法的归类条件如下:关于党的十九大的会议相关内容,领导人的讲话、国家相关政策、依法治国内容以及军事相关报道归为政治类;产业发展、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改革举措等内容归为经济类;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精神等内容归为社会生活类;科技取得的成就带动产品生产提升等归为科技类;生态环境政策的改变和落实情况等相关报道归为生态文明建设类;其余如代表说、记者手记等归为其他类报道。

二、《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宏观层面分析

根据样本抽样统计分析,《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政治类报道共84篇,占全部报道(以下简称全文)的33.6%;经济类报道共35篇,占全文的14%;社会文化民生类共69篇,占全文的27.6%;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和科技类报道分别为29篇和18篇,分别占全文的11.6%和7.2%;其他类型,如代表说、记者手记、寄语等共有15篇,占全文的6%(以上类别中包含数据新闻报道分类)。

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非常重视政治、社会文化民生以及经济类的报道。这说明《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级党报的主流媒体,在发布党的十九大的新闻报道中注重对政治方向的把握,同时也关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通过分析内容发现,《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立足于国家角度,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以正面宣传国家政策为主。从本文所抽取的样本分析来看,自从2017年8月7日开设“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以来,至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人民日报》以各省份为模块进行综合报道。

例如,2017年中:8月7日“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北京篇”、8月9日“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河北篇”、9月11日“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西藏篇”以及9月5日“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四川篇”,这四篇报道均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之前登报,关注了各地的发展动态。

三、《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中观层面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政治类新闻的报道数量在10月22日达到最高峰,党的十九大开幕期间,政治新闻报道数量略高于党的十九大开幕之前。由此推断在10月18日至24日左右,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政治类报道的数量略有增加。

10月22日当天《人民日报》主要报道了《打赢历史交汇期的决胜战》《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代表议报告谈体会》等多篇新闻,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的会议精神,报道了各级党员时刻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信心和决心,为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党的十九大报道中经济类报道数量略有变化:在8月9日达到高峰。10月4日主要为大型成就展报道,10月13日为专题“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历史性变革”,主要介绍文化创作等相关内容,因此此类报道为0。

表2 党的十九大报道中经济类报道数量

8月9日《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特刊的主题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河北篇”,《坚定自觉落实京津冀发展战略》《对待京冀 协同发展天地宽》《雄安新区蓄势待发》《改革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等相关文章,说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新的转型,急需进行改革创新,破解矛盾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减乘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解决人才等相关资源存在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够”、河北“吃不上”的局面,同时国家对于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也有相当大的信心。

从表3中可以看出,社会民生类报道呈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前较多,该类新闻报道的第一次小高峰出现在8月9日,当天共有12篇此类报道,随后此类报道的高峰又出现在10月13日。

表3 党的十九大报道中社会民生类题材的报道数量

8月9日,《人民日报》的报道主题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河北篇”,《看病不再贵 群众得实惠》《山区教育扶贫 贫困孩子有学上》等多篇文章,这充分说明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河北人民群众为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教育、交通等多方面人民所关注的问题一一得到妥善解决。

而在10月13日,《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主题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历史性变革”,则是通过“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立德树人”“人民至上”“走向世界”“创作新篇”七个方面主要阐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方面中的信念、价值观、文艺创作等。用数据化的新闻,让人们更加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不仅老百姓的口袋要鼓起来,精神世界也要富起来。国家积极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切实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文化权益。

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必然会改变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①

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数据新闻报道占本文抽样报道的39.2%。《人民日报》运用可视化的数据,以及“文字+数据+图表”的方式,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读者。可以看出,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数据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②

在《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数据新闻报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科技、生态环境建设等角度将新闻信息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受众。

从表4中可以看出,数据新闻报道中,政治新闻报道的占比最高,高达27.55%,其次是社会民生、经济、生态文明、科技类新闻,分别占比25.51%、20.40%、13.26%和13.26%。在此次数据新闻的报道中,报道的选题多种多样。数据新闻报道相比文字报道而言,也更具有说服力和完整性。

表4 党的十九大报道中各类数据新闻报道数量和占比

四、《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道微观层面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新闻报道来源主要以本报记者采访为主,共207篇,占比82.8%,代表委员及记者手记、感想等共43篇,占比17.2%。

表5 党的十九大报道新闻来源统计

首先,全文抽样报道中来源于本报记者的稿件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引用稿件。

其次,《人民日报》将中央有关代表们的发言与记者手记、对话、寄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最后,《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对于党的十九大报道重视的程度为重中之重,不同的新闻来源也促进了受众对党的十九大新闻信息进行全方位理解,使受众感受得更深刻。

五、结语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主流媒体报刊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突出“放眼全国,聚焦中央”的视角,注重报道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来对“十九大”进行全方位报道。

《人民日报》对政策的解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中国各省份的具体实际和发展状况,呈现出与民生相关的报道图景,合民众的实际生活。《人民日报》立足于中央高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注释:

①刘莉.浅议数据新闻的特征及传播路径[J].科技传播,2019,11(3):133-134.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新闻报道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