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浙江牌”年轻干部

2019-07-11 09:48:34王枫林
浙江共产党员 2019年6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组织部干部

本刊记者/王枫林

“得知要去北京挂职的消息,我迅速排摸在北京的佐村镇乡贤十余人,想利用这次挂职契机,加强和他们的联系。争取为佐村镇的发展添砖加瓦。”东阳市佐村镇上村驻村干部管理分中心的何益芳内心有些激动,因为她将作为全市首批选派的年轻干部,马上启程赴外地上市公司开展为期半年的学习锻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中央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一以贯之的。《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的出台,已经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了空前的成长机遇。在不久前举办的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习总书记又再次强调:“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

“浙江的年轻干部必须有浙江年轻干部的样子和口碑,必须个顶个、呱呱叫,真正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浙江牌’年轻干部。”省委书记车俊为全省年轻干部“画了像”。

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为何越来越受到重视?年轻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家都如何破题?年轻干部培养提上了日程,后续又该怎样做?

年轻干部培养须尽快提上日程

龙泉出台《优秀年轻干部五年培养锻炼计划》、金华召开年轻干部“周末学堂”、湖州召开全市年轻干部座谈会、东阳启动年轻干部培养“青蓝工程”、临海市全面推广“成长导航计划”……眼下,“年轻干部培养”成了不少地方会议和文件中的“高频词汇”。

这些举措的背后,引发记者进一步关注。

以临海市为例,临海市现有758名现职市管干部中,35周岁以下仅59人,占7.8%,其中30周岁以下仅5人,近3年副科级干部提任时平均年龄为40.26岁。全市范围内,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市委组织部这次以推广“成长导航计划”(通过引导年轻干部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提供多个可自主选择的“第二岗位”并选配帮带导师,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为契机,旨在补足年轻中坚力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截至去年8月,兰溪35岁以下年轻干部已占到了公务员总数的38.3%,而在全市领导干部中35岁以下干部只占到总数的3.6%;40岁以下年轻干部已占到公务员总数的45.2%,在领导干部中的比例却只有14.9%,比例严重失调。年轻干部的培养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兰溪市委组织部监督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兰溪目前正创新以微课堂形式,以干部讲给干部听的方式,录制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经验视频,并在公众号“兰溪组工”上开辟“青兰讲堂”展播,打造年轻干部交流学习的“网上家园”,既分享经验,又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培养要从知识结构出发,缺啥补啥

“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年轻干部培养的清晰路径。但如何“锻”得好、“锻”出实效?

车俊书记在全省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给出了答案——“年轻干部要从自身知识结构出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

“根据你的自身情况和挂职锻炼相关要求,你需要重点提升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能力、调查研究及综合分析能力……”“80后”干部严文龙在去宁波新碶街道挂职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任务书”——来自宁波市北仑区委组织部为他“量身定制”的挂职目标清单。

“虽然许多年轻干部学历高、有个性、爱创新,但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如缺乏一线历练、存在经验盲区、全局视野不够等。”宁波市北仑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根据干部的培养使用方向、个人经历和工作需要等,北仑区对年轻干部实行“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措施,并安排1到2名挂职单位班子成员、业务骨干作为帮带导师,帮助年轻干部“对症下药”补齐短板。

5月18日,金华市组织年轻干部“周末学堂”

在桐庐,“年轻妈妈”陈渔上个月刚刚被提拔为百江镇党委委员,这一“提”得益于桐庐县创新实施的“君山育凤”人才培养系列工程。以干部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县长分线教学、“干部周末选学班”、基层一线实训等一系列组合拳,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百江镇是桐庐县的西大门,是典型的偏远山区乡镇,距县城50多公里,所以平日大家都开玩笑说‘百江的干部是看不到桐庐的太阳的’,就因为这种空间上的距离,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向县级其他部门学习交流的机会。”陈渔表示,自己很幸运成为首批“君山育凤”年轻干部“周末选学班”中的信息产业班学员,学到了不少东西。课后,她结合各村产业特色,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先锋行动”,如双坞村以“党建+市场+服务社+农户”模式打造樱桃特色产业,村集体100多亩樱桃年收入达20余万元;乐明村开通“先锋富民直通车”,在全体党员的努力下,成功将本地优质农产品输往省城,销售各类农产品30余万元。

同时,为了让年轻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作为,记者发现,在衢州、湖州、温州等地,一种“换岗交流”的培养方式在基层悄然兴起。

“所谓‘换岗交流’就是打破部门或者地域的壁垒,引导年轻干部合理有序流动,让长期处于单一岗位的年轻干部换位思考,做到既能通天线也能接地气。”安吉县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鲶鱼效应’,作用于交流干部和接收部门双方,通过一批人‘换岗’,既向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也带来新的竞争,激起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江山市一位即将被交流到新岗位的乡镇干部说:“这种‘上下对流’式的培养方法给了基层一个很好的机会,也让我们知道,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不行的,必须‘条块结合、两面出击’,既会做群众工作,也要对国请、省情、市县情都了然于胸,培养自己的战略眼光。”

“培养”不等同“提拔”

尽管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方式不断个性化多样化,但在采访中,一些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向记者反映,他们较为担心的是,有的年轻干部一旦被培养后容易出现放松党性修养的锤炼,思想上、工作上有所懈怠等现象。

丽水市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大监督管理体系,让年轻干部从培养到结束后都保持“压力”状态。首先,市县组织部门牵头,建立下派锻炼年轻干部管理定期沟通机制,坚持“每周一访”,观察年轻干部的基层锻炼情况;其次,把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作为检验年轻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试金石”“晴雨表”,“填报认真与否,反映了年轻干部品质德行,恰是‘表如其人’。”丽水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个人事项报告经核查,属于漏报情形严重或瞒报的,一律取消考察对象资格或进行诫勉。换言之,即便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上了日程,但“培养”不等同于“提拔”,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年轻干部培养从发现到使用,要有一个培养、锻炼、再培养、再提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嵊泗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郑英军表示,要把握注重实绩的原则,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引入年轻干部考核评价过程机制,嵊泗每年以50%比例发掘一批优秀的“90后”年轻干部,同时也建立‘动态调配’的末位淘汰培育机制,让年轻干部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另一方面,对于选拔上来的年轻干部,继续采取定期座谈交流和不定期比武观测的多元考察模式,比如今年“五四”期间,我们就通过搭建“嵊泗青年说”论坛等载体,让真正的“骏马”进入组织的视野。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组织部干部
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发出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通知
第十五届全省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获奖作品名单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10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8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2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2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当代陕西(2018年7期)2018-04-26 02:45:20
昨天,我高兴了一回
辽河(2012年5期)2012-04-29 00:44:03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