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沔朱寿隆等四人龙隐岩题记》石刻史实释证

2019-07-11 03:10冼冬宁
岭南文史 2019年2期
关键词:资治通鉴

冼冬宁

在广西桂林龙隐岩中有一石刻,上刻:“孙沔、朱寿隆、胡揆、陈钦明同游,皇祐癸巳二月”字。

孙沔、朱寿隆、胡揆、陈钦明四人,皆为北宋官员,但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往来游客观者,都只将目光放在石刻本身,而非对其史实。该石刻虽先后被《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1]《桂林石刻总集辑校》[2]两书著录,惜皆未得作详细研究。故本文拟对碑刻中四人同游之契机略作释证。

四人同游之题刻时间是皇祐癸巳二月,当为北宋皇祐五年(1053)二月无疑。题刻地点所在地桂林,在当时称为桂州,亦为州治所在。李昌宪先生所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3]曾有详细梳理。那么四人因何会在皇祐五年同聚桂州,须分别考索。

孙沔,字符规,会稽山阴人。北宋天禧三年(1019)举进士。仁宗(1023-1063年在位)时,历工部员外郎、提点两浙路刑狱公事、湖南江西安抚使、广南东西路安抚使、枢密副使等,以礼部侍郎致仕。英宗(1064-1067)时起知延州,道得疾而薨。据毕仲游代范纯礼所作的《孙威敏公沔神道碑》记载:“皇祐四年(1052),广源蛮侬智高反,陷邕管,连陷缘江九郡,掠广州,官军数败,中书不时以闻……遂还公以为湖南江西安抚使。智高既掠广州,移兵北首,欲度岭。江湖以南皆惊,人心汹汹。公闻,乃檄江西、湖南,令极办营宇,犒赏大军,且至人遂安不摇。智高亦不敢度岭。行至鼎州,诏以公为广南东西路安抚使,而以枢密副使狄公青为宣抚使。”[4]由此可知,皇祐四年,孙沔因侬智高一事,曾被派往岭南。又《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仁宗皇祐四年八月辛卯:“改新知秦州孙沔为荆湖南路、江南西路安抚使,内园使、陵州团练使、入内押班石全斌副之。”[5]又载,皇祐四年九月癸亥:“杨畋、曹修经制蛮事,既无功,改命孙沔及余靖等”。[6]孙沔奉诏后,应是在当年便已进入广西。从皇祐五年正月 “丁未,诏广南西路转运司移文止交趾助兵,从狄青请也。狄青合孙沔、余靖两将之兵,自桂州次宾州”[7]记载看,皇祐五年初,孙沔即在桂州。更为直接的证据则是,在皇祐五年二月乙酉:“广南东西湖南江西路安抚使、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孙沔知桂州”[8]的记载。同年四月庚辰,“枢密直学士给事中孙沔还自岭南”,[9]才回到朝中。因此,可证,皇祐五年二月,孙沔即在桂州。

朱寿隆,字仲山,密州诸城人,以荫知九陇县,后知宿州,擢提点广西刑狱,历盐铁度支判官、夔路转运使、京东转运使等。据《长编》皇祐四年六月庚子记载:“知宿州司门员外郎朱寿隆提点广南西路刑狱。”[10]而《宋史·朱寿隆传》也证实了这点:“擢提点广西刑狱。”[11]在皇祐五年四月甲戌:“广南西路转运使孙抗、转运判官宋咸、提点刑狱朱寿隆、同提点刑狱高惟和、广南东路转运使元绛、提点刑狱鲍轲、荆湖南路转运判官李章、提点刑狱李肃之、同提点刑狱柳涉,以邕州平并迁官。”[12]可知,朱寿隆在皇祐五年四月前仍在广南西路提点刑狱任上。据《长编》,神宗元丰三年(1080)六月己未,“诏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司依旧置治所于桂州。初欲迁于象州故也”,[13]可知皇祐时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治所就在桂州。因此,提点广西刑狱的朱寿隆,应常在桂州。再看《宋史》记载:“狄青讨贼,欲杀裨将不用命者数人,寿隆极论罪不当死,孙沔在坐曰:‘侬贼害民万计,此何足惜。’寿隆曰:‘王师之来,以除民害,顾可效贼为暴邪。’青感其言而止。”[14]狄青欲杀之裨将即陈曙以及被牵涉其中的诸将,因为皇祐五年正月丁未,陈曙私自以步兵八千犯贼,大败于昆仑关下,“己酉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并召用等三十二人,按所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沔、靖相顾愕然”。[15]狄青为平侬智高之乱的主帅,而孙沔与余靖是当时辅佐平定之人,朱寿隆在皇祐五年正月能和狄青、孙沔讨论不听令裨将处置之事,证明当时三人同处一地,那么朱寿隆与孙沔同游,不足为奇。

胡揆,字少卿,曾知襄州,通判桂州军州事,迁都官员外郎,官至太常少卿。以往研究涉及胡揆,大多援引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屯田员外郎胡揆除都官员外郎》的记载,以说明他曾经在通州知军州事。其中有载:“朝廷镇抚四夷,以绥中国,贵于息民,而不务佳兵,故常敕边吏毋邀奇功。五岭已南,蛮夷杂居,其俗剽悍,尤为易动。而桂州,一都会也。前通州军州事、尚书屯田员外郎胡揆,承用诏旨,悉心疆事,终揆之任,恬然无虞,亦可谓善吏,能宣明威信者矣。夫守边之患,常在见小利不达大体,以侵迫驱夺之为,故至大乱,贻忧吾民,则若揆者,不可以不赏也。稍增其秩,以示褒宠。”。[16]不少版本均用此说法。[17]但仔细推敲,似有所不妥:其一,若按全文上下语境,在提及“而桂州,一都会也”之后毫无转折便提及通州,显得突兀不通;其二,按常理而言,不会有“前通州军州事”这一官职名称,如果胡揆真的在通州知军州事,应当写作“前知通州军州事”。检核不同文献版本,在吕祖谦《宋文鉴》中所收录刘敞《屯田员外郎胡揆除都官员外郎》中,明确记曰:“而桂州,一都会也。前通判军州事、尚书屯田员外郎胡揆,承用诏旨,悉心疆事,终揆之任,恬然无虞,亦可谓善吏,能宣明威信者矣。”[18]同样,在《四库提要着录丛书》所收录的《刘原父公是先生集不分卷》中的记载也采用了“前通判军州事”的说法。[19]综上可知,正确说法应为“前通判军州事”,流传的“通州军州事”的说法应当是在抄刻过程中产生的谬误。而刘敞在至和元年(1054)九月甲子乃为知制诰:“起居舍人、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吴奎为兵部员外郎,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刘敞,并知制诰,仍以敞为右正言。”[20]刘敞所作诰《屯田员外郎胡揆除都官员外郎》虽写于至和元年后,但文中所提及的“前通判军州事”一职应当发生在至和元年以前,且相隔时间不久。因此,胡揆通判桂州军州事,很有可能就在皇祐年间,但具体的时间,未有足够史料可推。

至于陈钦明,史料记载甚少,但关于他在桂州之事,却在《长编》中找到蛛丝马迹。皇祐五年三月乙卯:“试特奏名进士及广南进士。又试诸科特奏名。遣中使陈钦明赐交趾李德政器币。初,德政欲遣兵助讨贼,既不许,贼平,特赐之。”[21]而贼,指的就是侬智高等造反之人。因为《长编》皇祐四年十二月戊子条记载:“狄青奏:李德政声言将步兵五万、骑一千赴援,此非情实,且假兵于外,以除内宼,非我利也。以一智高横蹂二广,力不能讨,乃假蛮夷兵,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愿罢交趾兵勿用,且檄靖无通交趾使,朝廷卒用青计策。”[22]即是说,交趾李德政声称要将兵五万辅助宋廷平定侬智高之乱,狄青反对,认为不应该由外人干涉自国军务。因此,宋廷反对李德政出兵,却在侬智高之乱平定之后,派遣陈钦明去赏赐李德政器币。而平侬智高乱,应该是在皇祐五年正月戊午,狄青败其于昆仑关外归仁铺:“智高夜纵火烧城遁,由合江入大理国”。[23]《长编》所载时间,应是当时的实际赐予时间,因此从派遣行程与时间而言,陈钦明在二月应在邕、桂一带,才能在三月时抵达交趾代表朝廷赏赐李德政。

综上所述可知,约皇祐五年二月,孙沔知桂州,朱寿隆提点广西刑狱,胡揆通判桂州军州事,陈钦明为中使因受命赐李德政器币而经桂州。四人同游龙隐洞,而有所见的题刻。

注释

[1] 重庆市博物馆编:《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第九册《广西桂林卷》,天津古籍出版社,第27页,1998。

[2] 杜海军辑校:《桂林石刻总集辑校》上册,中华书局,第36页,2013。

[3] 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87-88页,2007。

[4] 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二十三,《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名臣碑传琬琰集》第一册,文海出版社,第363-366页,1969。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3皇祐四年八月辛卯条,中华书局,第4168页,2004。

[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3皇祐四年九月癸亥条,第4174页。

[7][1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皇祐五年正月丁未条,第4190页。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皇祐五年二月乙酉条,第4199页。

[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皇祐五年四月庚辰条,第4205页。

[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3皇祐四年六月庚子条,第4154页。

[11] 《宋史》卷333之列传92朱寿隆,中华书局,第10712页,1977。

[1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3皇祐五年四月甲戌条,第4204页。

[1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5元丰三年六月己未条,第7431页。

[14] 《宋史》卷333之列传92朱寿隆,中华书局,第10713页,1977。

[16] 刘敞:《公是集》卷三十,商务印书馆,第358页,1937。

[17] 参见:《丛书集成初编》(1899-1906),中华书局,第358页,198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34,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8] 吕祖谦:《大宋文鉴》卷38《屯田员外郎胡揆除都官员外郎》,《古籍珍本丛刊》第53册(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编),北京燕山出版社,第248-249页,2012。

[19] 刘敞:《公是集》之诰,《屯田员外郎胡揆除都官员外郎》,《四库提要著录丛书》集部044,北京出版社,2010。

[2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7至和元年九月甲子条,第4279页。

[2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皇祐五年三月乙卯条,第4202页。

[2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3皇祐四年十二月戊子条,第4183页。

[2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皇祐五年正月丁巳条,第4192页。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
胡三省苦心作注
《资治通鉴》最后的“臣光曰”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如果只读一本古书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可替代?
《资治通鉴》讲座东汉三国:士大夫与豪门政治(三)士风矫激:东汉士大夫政治
《资治通鉴》选读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