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香 匡永恒 潘新霞
【摘 要】 目的:分析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于本院呼吸内科选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较优,护理服务质量良好。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优质护理
对疾病致死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诱发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随着大气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加之工业污染的发展,使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升高。同时,激素药物的不合理运用,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免疫水平,也为各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较长,且呈现反复发作的特征,需要采取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办法进行干预。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呼吸内科选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优质护理组39例,男/女=22/17,平均年龄(69.01±0.01)岁。对照组39例,男/女=20/19,平均年龄(70.04±0.12)岁。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气管护理工作,加强对呼吸机的管理。
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基础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的基础知识,其中安稳、清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和进行无菌操作是必须具备的基础环境和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进行病房管理水平的提升,避免患者在病房中出现交叉感染问题。随后,医护人员需要结合药敏结果和细菌培养情况,选定符合病人病情的抗菌药物,配合医生开展抗感染治疗;此外,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长时间缺氧,消化能力不足,应当使患者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引导患者进行进食和营养吸收;患者开始进行住院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当保证患者床位清洁干燥,护理工作中要能够定时帮助患者完成翻身动作,避免患者平卧。要选择适合患者的体位,在患者身下放置软垫;对营养不良患者,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高蛋白营养的饮食,避免患者进食冷饮或诱发哮喘的食物。2)药物护理: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深入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例如患者在进行兴奋剂呼吸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输液速度进行控制,避免过快。同时在输液过程中,还应时刻观察患者是否受到刺激及出现机体异常现象,其中情绪焦躁、面部受刺激抽搐、恶心呕吐等现象均应引起注意。同时,患者由于过量吸入兴奋剂还会出现血压升高、多汗、心律失常、警觉等不良反应,要求护理人员时刻注意。3)营造护理环境:重症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疾病影响造成身体状况异常之外,部分患者还由于护理工作的疏忽,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因此在优质护理中还需要注重护理环境的营造,通过引入护理过程分析体系和护理安全识别体系,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引导护士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打造人性化护理环境。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形成与医院领导的沟通联系,实现对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变化的实时反馈,对患者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提升患者优质就医体验。4)控制安全隐患:本文所研究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类型多为中老年人,这一患者群体相较于青年人,身体体质较为虚弱,疾病恢复相对缓慢。大部分患者运动能力不足,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也较慢,因此病房环境应保持干燥,避免病房地面存有积水,为患者带来不便和生活困扰。同时,患者在进行每日的散步运动时,必须由家属、护理人员陪同,避免患者在散步运动中出现跌倒等安全问题。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2)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
實施优质护理的呼吸内科患者,其对各项护理服务指标的评价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见表1。
2.2 呼吸功能指标
实施优质护理的呼吸内科患者,其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污染防控的措施,但仍未起到实际的效果,社会民众因吸入了过多的有毒气体,出现了较多的呼吸系统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的范畴,在临床中极为常见,若不能遏制病情发展,极易导致病情发展为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2]。在采取科学诊疗步骤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树立责任意识,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为患者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为患者实施科学的镇痛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3]。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护理方案的实施效力进行准确评估,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尽量确保护理方案的全面性,注重加强对护理细节的管理,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将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记录在案[4]。一旦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反复多次测量,并将结果上报主治医师[5]。
综上所述,针对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应予以优质的护理服务,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促进症状缓解。
参考文献
[1] 张兴菊.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07(11):138-140.
[2] 韦小娜.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72.
[3] 高健.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222-4223.
[4] 夏明营,刘俊英,赵辉.试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18):32-33.
[5] 孟凡云.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663-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