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雪
摘 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媒介信息,会导致大学生审美简单低俗化,难以理性客观地辨别媒介信息真伪,容易在虚拟化的媒介中迷失自我。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媒介素养已经刻不容缓,而加强美学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办法。具体来说,通过系统的美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媒介审美感知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介思辨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驾驭能力。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美学教育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研究,希望为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美学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为标志,媒介传统的传播模式发生巨变,人类迈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伴随着中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一方面利用新媒体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另一方面,面对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科学的媒介素养的指导,大学生们面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有时无所适从,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不可避免的受到不良信息和行为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机遇与挑战。
1媒介素养教育和美学教育
媒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在新时代,媒介环境经过不断解构与重组,成为引导并决定着人们生活与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媒介虽然功能强大,但媒介中的信息如同自然界中的菌类一样,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必须要加以鉴别才能使用。大学生该抱着何种心态采取何种方式与角度去应对媒介中的信息并理性给予区别,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公民素质教育要求的一个新的目标,即媒介素养教育。现代媒介素养是指具备对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和功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个人需要和社会发展)。大学生作为当代媒介最具活力的力量和主体,其获取知识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媒介渠道多种多样,必须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和媒介信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并“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代教育不可忽视的责任。
2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
2.1加强改进媒介素养,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立德树人培养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造就创新人才为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发扬优良传统,着力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道德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价值,准确把握媒介素养的精髓要义和深刻内涵,把握大学生对未来新媒体的科学认识,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大学生对信息真伪的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2.2加强改进媒介素养,是加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形式与途径创新的迫切需要
网络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有效载体,它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因此要深人挖掘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媒介素养宣传和普及社团活动,通过开展媒介素养讲座及知识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将媒介素养基本内容真正做到“人耳、人脑、人心”。充分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度,正确引导大学生系统而清晰地通过新媒介筛选、甄别、整合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将道德和法律相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坚持不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2.3加强改进媒介素养,是创新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极为重要,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富饶的精神家园的大学教育氛围。通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丰富校园文化,充分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育人功能。大学校園应与时俱进地加强新媒体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来引导校园舆论,尤其对90后大学生要多观察、勤沟通、细分析,善于挖掘社会及校园中的积极向上的典型人和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以美学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
观和媒介审美感知能力。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审美发现的一种重要渠道审美对象总是以深沉意蕴来打动审美主体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让广大读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产生心灵的震撼,体验美的感受。通过广泛的阅读,大学生的知识和体验就会更丰富,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也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多而增强。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经典著作是美学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学经典以独到的视角、精辟的言辞、精美的构思呈现了大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信息,其聚焦着民族性格,倾诉着民族心理,蕴藏着民族智慧,为大学生认识社会和他人、找到自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读者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在情感上获得满足,更要对作品的深层意蕴具备理解能力,而读者要想获得理解能力“就得有知性和理性的参与”。因此,美学教学要适当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化结晶,这其实就是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创造“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J]. 陈华锋,秦羽. 传媒论坛. 2019(02)
[2]浅析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提升[J]. 沈春娥. 牡丹. 2019(06)
[3]“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与培育路径[J]. 张晓,鞠煜. 传媒观察. 2018(12)
[4]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对策研究[J]. 徐坚. 教育观察. 2018(23)
[5]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发展现状与引导策略——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J]. 段浩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04)
[6]从传播学角度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与提升[J]. 杨帆. 视听. 2019(02)
[7]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以徐州高校大学生为例[J]. 张旋,孙雪雨,孙灿. 传播力研究. 2018(34)
[8]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提升策略初探[J]. 华亮.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12)
[9]山西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 李静芳.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7(04)
[10]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 贺立凯. 新媒体研究.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