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筝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的探究

2019-07-10 09:18张珂
北方音乐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

【摘要】本文主要对古筝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古筝演奏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予以说明,旨在强化古筝演奏效果,凸显其魅力所在。

【关键词】古筝演奏;情感表达;演奏效果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獻标识码】A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该乐器流传于秦地,盛行于隋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逐渐流传到全国及亚洲多个地区。现阶段,学习古筝的人越来越多,且对于技法的掌握也越来越纯熟。但是,很多人较为重视技法的掌握,忽略了演奏中情感的融入,导致古筝演奏缺乏灵魂,很难与听众之间产生共鸣。因此,在古筝学习过程中,应加大对情感表达的重视度,在提高技巧的基础上,将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完全展现出来。

一、古筝演奏中情感表达对其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古筝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学习,且对于演奏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古筝演奏除了要掌握熟练的技巧外,还需将曲调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赋予乐曲以灵魂,实现二次创作,以打动听众的心。情感表达可以说是古筝演奏中的核心,演奏者只有通过对筝曲的深入研究,了解其想要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并通过与自身情感的连接,才能将听众更好地引入筝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中来,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提升演奏者筝艺境界的重要环节。

此外,古筝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色,在提升演奏技巧的过程中,融入了演奏者不同的情感变化,这样能够更好地凸显地域特征,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意义

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除了要做到身心放松、姿势优美、乐音美妙外,还要营造不同的视听感受,以达到陶冶听众情操的目的。要想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演奏者将演奏技巧与情感有效地融合起来,给死板的乐谱注入新的生命力,再通过演奏者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将听众引入到乐曲营造的意境中来,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一)把握筝曲特色,找寻情感突破点

古筝艺术在我国有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且随着地域、文化习俗、风格等的不同,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形成了自己专有的门派类别。最为主要的派别有潮州筝派、陕西筝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且由于流派的不同,其在演奏中使用的表现技法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各流派相互发展、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山东筝派主要以左右演奏技法为主,在演奏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较为活泼的颤音来凸显曲调的灵活性和跳动性;河南筝派则较为注重毫无过度感的上下滑音的应用;陕西筝派较为注重欢音、苦音的应用。演奏者在进行古筝演奏技巧的学习中,如果对不同派别表现形式及其内涵深入研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性,对于其后续演奏中的情感表达有较大帮助。

(二)深入剖析创作背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演奏者可以说是实现听众与作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为了更好地将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听众,演奏者在获得演奏曲目之前,应该先对曲目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刻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变化。如果未对创作背景进行研究,直接通过曲谱内容进行演奏,即使作者将曲谱表述的在明确,也无法实现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无法体会每一曲调变化的精髓,进而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尤其对于古筝演奏来说,其蕴含了较多丰富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形式,演奏者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中潜藏的情感因素,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其表现出来,让更多听众了解作品内涵,实现心灵上的共鸣。例如,在演奏《晓雾》这首曲调时,演奏者要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该曲目创作于2006年,把传统戏曲的音乐和现代作曲的技术与风格融为一体,使音乐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古朴风范。乐曲以充满诗意且温和婉约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缥缈朦胧的晨雾景色。清晨缥缈白雾中的一切是生动又自然,质朴又富于朝气,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与回味。

(三)合理应用肢体语言进行情感表达

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除了要具有较为娴熟的技巧和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外,还需通过合适的肢体语言将作品的创作意境营造出来,从而在满足人们听觉享受的同时,带给听众不同的视觉美感,将听众带入到作品营造的意境中,加强听众与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试想一下,如果在演奏过程中,尤其是在大舞台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只注重情感和技巧的单独表现,却不注重肢体语言,弹奏过程中,面无表情,相信不管演奏者的弹奏技巧多么高超,情感体现多么到位,也会在与听众融入中存在隔阂,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所以,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必须注重肢体、身体、表情、眼神、手势等多种肢体语言的应用,实现情感的有效传递。如演奏者演绎某段秀丽山河的乐曲时,演奏者应是欢快、愉悦的表情;如果演奏的乐章是悲愤、绝望的心情,则演奏者要表情沉重,眼神哀伤。

(四)结合自身感受对乐曲进行二次创作

古筝演奏中的情感表达,除了要注重上述内容外,还需要加入演奏者的合理想象,通过对乐曲意境的感悟和想象,更好地融入作者的创作世界中,进一步深入对作者的了解,并通过与自己思想的有效融合实现作品的二次创作,强化乐曲的演奏效果。二次创作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演奏者进行反复的揣摩和融入,将自身对作品的情感很好地融合到乐曲中来,给乐曲第二次生命,形成情感交融的表现状态。

例如,在演奏《渔歌唱晚》这首曲子时,就可以借助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入手发挥想象:夕阳西下,余晖映射在湖面上,碧波与晚霞的色彩相互映照,微风轻拂湖岸的柳树、花草,收获丰厚的渔舟迎着朝霞归来。演奏者应对作品进行色彩想象,并通过不同艺术元素的添加,强化整体艺术效果,以实现演奏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融合,从而在演奏过程中,在表达作者情感意识的同时,加入自身的感悟以及情感变化,达到打动人心的目的。

(五)合理应用演奏技巧,构建独特的演奏风格

在了解完作品的所有内容后,演奏者需要利用自身的表演技巧将作者表达的情感展现出来,这对于演奏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对音色、速度、力度进行合理掌控,并借助饱满的热情实现速度和力度的有效调节,从而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还要加入演奏者的主观情感,凸显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以提升演奏效果。例如,古筝演奏中,左手恰当的“揉、按、滑”作为筝乐表现力的灵魂,左手使用按颤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筝演奏者的情感表达。所以,要想加强旋律的优美性,不仅要对颤音进行合理把控,形成密而紧的凄婉型颤音,还需对触点弦进行控制,利用弦的轻重缓急表达不同的音色效果。

三、结束语

在古筝演奏中,演奏者既要注重技巧的表现,使用不同的形式凸显旋律的优美,还需注重对作品背景的研究,实现情感的融入,将作品深刻、生动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闫妍.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207-208.

[2]张露.古筝曲《晓雾》之教学研究分析[J].祖国, 2017(8):151.

[3]吴楠.关于古筝练习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教学探讨[J].艺术科技,2014(6):341.

[4]吴晓蓉.谈几例茶艺表演主题创意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思考[J].广东茶业,2012(5):14-16.

[5]陈曦.基于新时期下古筝的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37):73-74.

[6]李艺华.成人与少儿古筝教学的比较分析[J].北方音乐,2017(6):206.

[7]李春颖.古筝教学多元化的探索[J].黄河之声,2016 (12):20.

作者简介:张珂(1997—),女,汉族,河南新乡,河南大学音乐学院,16级在读本科生,音乐学专业。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
关于声乐语言的美学元素探微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与言语交际策略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