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咏梅
摘 要:兼具戏剧家和小说家两重创作身份,契诃夫在运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体裁进行创作时,其作品十分鲜明地表现出了在美学上的高度一致性和相似性。本文以契诃夫的小说、戏剧作品的艺术表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种一致性和相似性产生的原因,从而揭示了契诃夫的小说和戏剧创作之间的微妙关联,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契诃夫的创作实质以及其作品的美学特点。
关键词:契诃夫;小说与戏剧;美学相似性
一 契诃夫的文学创作历程
我们首先要宏观把握契诃夫的文学创作历程,了解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风貌,把握其中的变化和联系,并兼顾横向比对小说和戏剧两种文学体裁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说,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79年至1886年——“契洪特”时期。这时期的作品除了一些无聊的滑稽小品外也不乏杰作,成功刻画了一系列精彩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卑躬屈节不知自尊的小官吏、专制制度的卫道士等,深刻揭露了金钱的腐蚀作用和上层社会的道德败坏,并对见风使舵的奴气毫不留情地加以讽刺。同时,契诃夫也对生活在贫困中的劳动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第二阶段从1886年至1892年,契诃夫继续进行思想和艺术探索,在创作中寻求一个可以把一切都贯串起来的所谓“中心思想”,不断完善抒情心理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这一阶段,契诃夫对生活的发掘更加深入,以真实、朴素的笔触创作出一批深刻动人的作品。
1892年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更为成熟,带有一定实验性质。作品中包含的內容异常丰富,人物心理刻画及抒情的表达更为精湛。同时,作品流露出一种较之前一阶段的忧郁沉重更为乐观豁达的心境。这是契诃夫创作的高峰。
二 美学相似性的几点表现
首先,契诃夫艺术世界的不同领域中同时存在的这种美学分野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种分野的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契诃夫小说创作和戏剧创作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表面上题材、形象的相似性,而是指导其创作整体布局的文学理念同时贯穿于小说创作和戏剧创作之中,这就不能不使得二者存在互渗和共通。这种互渗和共通反映在具体创作中,就表现为小说语言的戏剧特色和戏剧语言的小说化。可以说,契诃夫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是小说和戏剧两种因素融合的产物。
其次,细读契诃夫的全部作品也不难发现,他似乎很喜欢在行文中安排大量的对话,尤其长独白。如果观照他的戏剧世界,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频繁的长独白同样广泛存在于他的戏剧作品中。当长独白存在于戏剧作品中时,它对作品的对话性其实是有所减弱的,更冲淡了情节间的矛盾,往往使戏剧的戏剧性相对减弱。因为这其实应当是小说叙事的传统手法。但这种小说叙事手法与直接引语的形式结合出现在小说中时,它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对话性,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戏剧效果。这种叙事方式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的优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在获得真实的说服力的同时不失戏剧性。
再次,无论在戏剧创作还是小说写作的实践上——尤其是其后期作品,契诃夫都明显地表现出向自然主义靠拢的倾向。他的话剧作品大多由平凡琐碎的生活场景拼接而成,并不着意于明显地突出戏剧冲突;同样地,契诃夫的小说作品往往截取日常生活的某个或某些片段展开叙述,高度淡化情节,对生活和人物做真实的描绘。而他的叙述语言往往又是戏剧式的,可以说这与他的剧作家气质不无一定联系。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明显突出戏剧冲突”和“戏剧式的叙述语言”都是相对于各自的文学体裁而言的,他们只有在各自的语境中才能成立,不可单独地抽离出来理解,否则就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了。总之,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高度淡化情节,是契诃夫小说的基本特征,也是其戏剧作品的美学表现,这种贯穿于其创作之中的特点应当得到明确。
三 相似性得以存在的根源
契诃夫小说和戏剧作品的差异主要是由文体本身的创作规律所限制的。在对话安排上,小说虽然同样需要对话来构成和推动情节的进展,然而总体上毕竟不如戏剧对言语和对话的依赖度更高。因而,小说中一旦采用了大量对话,甚至是几乎全部篇幅由对话构成后,情节一旦有所波折,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感。其实契诃夫的小说创作是高度淡化情节的,但由于契诃夫着意于将戏剧性融于语言之中,重在情节内的内部冲突,而非情节之间的外部冲突,故其作品仍然在整体上表现出浓浓的戏剧氛围。然而,当这种创作理念表现在戏剧上时,便显现出另一种风貌。同样是淡化情节,选取琐碎日常构成戏剧的全部场景,由于戏剧本身形式的特殊性,即便契诃夫将戏剧性融于语言之中,但整体上,仍然是削弱了观感上的传统意义上的戏剧性。毕竟戏剧对戏剧性的要求度更高,而自然主义倾向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冲淡效果。《海鸥》一度成为导演们难以处理的剧本,原因正在于此。《海鸥》中平淡的日常生活,缺乏集中有力的矛盾爆发,不属于易卜生将激烈矛盾集中连续抛出的处理方式,也就难以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但是正如当下我们对传统的不断解构重构,可以说,契诃夫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开拓“戏剧性”内涵更为宽广的领域和新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尽管叙事线索单一,但每一篇都可以成为戏剧舞台上的完整一幕,与他的独幕喜剧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契诃夫的中篇小说就更与其大型多幕剧呈现出一致的美学倾向了。
四、结语
作为兼具小说家和戏剧家双重身份的创作者,契诃夫难免在不同文学体裁中表现出一致的文艺理念。文艺理念和美学理想是统摄其创作活动的根本,无论何种艺术创造都无法逃出其影响,因此,契诃夫的小说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戏剧色彩便不足为奇。这种统一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理想具体实践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受这种文学体裁本身特点的制约便产生了不同而又相似的美学效果。反映在戏剧中,是其戏剧作品的小说化;反映在小说中,则是其小说作品的戏剧性。只有深刻把握住契诃夫的创作理念和美学理想,才能对其作品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和更深切的理解。研究契诃夫的创作时,将其戏剧和小说创作联系起来考察,或许更加有助于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彭嘉宁, 常鹏, 张舒丽. 基于美学论的校验方法应用[J]. 知识力量, 2018, 26(21):58-62.
[2] 李葵, 林航, 陈晓娟. 戏剧作品的美学相似性探源分析[J]. 智富时代, 2018, v.26;No.389(15):78-81+86.
[3] 董晓.契诃夫戏剧研究中亟待思考的几个问题[J].俄罗斯文化评论,2006(00):262-272.
[4] 契诃夫著,汝龙译:契诃夫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5] 黄颇.鲁迅与契诃夫小说比较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1988(03):93-97.
[6] 吴静萍.试论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J].外国文学研究,1994(03):18-21.
[7] 朱寿桐,姚公涛.试论鲁迅与契诃夫小说的反语技巧[J].鲁迅研究月刊,1990(10):42-45.
[8] 凌建侯.小说与戏剧意识的融合——论契诃夫的当代性[J].国外文学,2005(03):45-49.
[9] 刘建中.试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国外文学,1983(03):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