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的叙事传统分析

2019-07-10 00:16赵宋文
名家名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叙事性叙事学起源

中国古代戏剧主要是“以歌舞演故事”,发生和起源问题存在较多的说法。当今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完成了仪式向艺术转换的过程,延续了“礼乐”的传统,并没有像西方戏剧成为独特的艺术形态。中国古代戏剧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受到了诗歌传统的深厚影响,具有抒情传统;第二,具备叙事性质,在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上有鲜明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就有“戏曲”这一语汇。到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定义“戏曲”为“以歌舞演故事”。学者们遂将这一定义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界定。王国维作为近代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的观点和方法评析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确定了比较系统的标准与方法。

关于中国古代戏剧的发生和起源问题,素来存在多种说法。在《宋元戏曲考》一书中,王国维提出的“上古戏剧始于巫”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群巫之中,必有神象之衣服、形貌、动作者”,即“后世戏剧之萌芽”。自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主要的学术观点除了“巫觋”说之外,还有“优孟衣冠”说、“宫中乐舞”说、印度“梵剧”说、“傀儡”说、“综合艺术”说等。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术界又对上述观点进行引申,提出了“上古歌舞”说、“先秦古剧”说、“汉代百戏”说、“北齐”说、“宋金杂剧”说、“南宋戏文”说等。这一系列的观点反映出中国戏曲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就有歌舞形式的戏曲的萌芽,并经过汉、唐、宋、金的发展才形成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80年代以后,随着艺术学、文化学、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邻学科的交叉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中国戏剧起源的多元性,探讨了宗教与戏剧的关系、戏剧的娱乐功能,并认为应当对“戏剧”“戏曲”及“起源”“形成”等概念進行界定。

当今的研究已经趋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21世纪初,“戏剧发生学”提出,表现出广阔的研究空间和深厚的学术价值,认为中国戏剧在完成从仪式向艺术的转换之后,并没有确立起独立的艺术形态,而是延续了“礼乐”传统,从而使得中国戏剧成为“戏曲”;而西方戏剧彻底完成了从仪式向艺术的转换。

二、中国古代戏剧叙事传统的特征

1.抒情传统与叙事本质

中国古代戏剧有抒情传统,“诗降为词,词降为曲”,“曲”一直被纳入诗歌体系。

这体现出中西方相通的“剧源于诗”的观念。然而,从诗歌母体中脱胎出的戏剧并不依附于诗歌而存在。中国古代从诗乐舞共生的仪式中演变而来的戏剧自身具备独特的自我演化过程,经历了各朝各代的发展变化,脱胎成“合歌舞以演一事”的主流戏曲形态。

在争论“戏曲”与“戏剧”概念的同时,学者应具备更加宏伟广阔的视野,应当把握住戏剧表演叙事的本质,才能走出过多强调“抒情性质”的研究局限。

古典戏曲叙事理论是以戏剧故事的本体为理论研究和批评的对象。比如,明末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点评《西厢记》。他提出了叙事谋略的命题,指出一部作品通篇都应该是“目注彼处,手写此处”;还总结了《西厢记》中的叙事方法,涵盖结构安排、人物塑造、叙事节奏等规律;提出了文本细读法,对中国叙事学的构建帮助巨大,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

随着西方叙事学理论在中国学界持续掀起的研究热潮,中国戏剧叙事研究应当走出传统的情节、谋篇、人物塑造等叙事命题,汲取后经典叙事学中“叙事性”“叙事不可靠性”等理论观念,赋予中国传统戏剧新的研究价值,将其带回研究视野中。

2.古典戏剧的叙事特征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述了戏剧的定义:“戏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成熟的戏曲是“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中西方的经典文学理论一致认为戏曲具有叙事性,而叙事性也是小说的一般特征。因此,可以从小说的叙事性着手分析戏曲的叙事特征。

经过对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和特征的分析,中国古代戏剧兼有叙事性和抒情性,但抒情性相对更加明显。这一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理论和古代戏剧实践相融的结果,诗歌抒情的传统影响过于强大。中国叙事学研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界在研究中国古代戏剧“抒情”特征的同时,也有必要回归戏剧“叙事”的本质特征,可以将语言类及非语言类戏剧都纳入研究范畴,以期深化我们对中国叙事传统的认识,开创中国古代叙事学研究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傅修延.从西方叙事学到中国叙事学[J].中国比较文学,2014(4).

[2]欧阳江琳,论中国传统戏剧的叙事性:兼与西方叙事传统之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2018(2).

作者简介:赵宋文(1987—),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叙事性叙事学起源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