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9-0111-01
我在检查学生的数学作业时,发现不少学生有好多错题。把出现错误的情况进行分类,发现错误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周长与计算面积混淆,搞不清楚是求面积还是求周长;(2)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不分,两种单位混用;(3)基本计算出错,在计算时数位对不起,因而出现计算错误;(4)在单位换算时,是十进位还是百进位,出错较多。目的就是要看一看这个班的学生的作业情况到底怎样。结果和预想的一样,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与我那个班的学生如出一辙。
我又去看了看另外一个老师的两个班的情况了。来到办公室,见到任课教师,我说明原因,任课教师同意了。我翻开一本本学生的数学作业,情况竟如此相似。我不禁愕然了!
后来,与教师座谈,说起这种情况。老师也显得有点无奈。他们说,往届的学生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往往是经过反复的讲解和训练大多的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
回到家,白天的往事还萦在脑际,使我寝食难安,不仅勾起了我对儿时的一些记忆。我在小学成绩一直是很优秀的,特别是数学,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科目。因为成績优秀,其他方面表现也很好,所以,也深得学生的宠爱。然而,现在想来,关于面积的单位“为什么是平方?进位为什么是百进位?”到了初中才彻底弄懂——或许更晚一些。教学现实和自己以往的经历,使我明白,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其主要原因在教师:一是教师在对学生把握不准是主要原因;四是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基本运算没有掌握。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该如何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门方面反思我们的教学,进而可以准确的找到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所在。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原因:
1.没有形成有关面积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面积?当然,我们不求学生对其本质有多么深的理解,但是,要使学生心里明白到底什么是面积。
现行小学教材是这样定义的:“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然而,这样还远远不够,还不足以使学生形成“头脑中的面积的概念”。怎么办?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由浅入深,既生动,又形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使学生充分参与,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类似问题:讲台和教室地面比较,那一块儿大?教室地面和教室前面的院子比较呢?提问后,教师再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入有关面积的概念,这样,学生心里一下子就会明白“什么是面积”,使学有茅塞顿开之感,因而,避免产生本不该有的各种疑问,为学生扫除了认知过程中的许多障碍,省去了很多麻烦。
2.对面积的单位认识不清,与长度单位相混淆
长度,就是物体的长短,常用的单位是米、分米、厘米等;面积,就是一个面大小,常用的单位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这些基本的东西,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很容易和学生说清楚,学生也容易听明白。在这里,有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务必要格外重视起来,就是对面积单位的规定。需要教师反复强调,教师描述,学生描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对学生进行演示;同时让学生在纸上画,并不断地进行巡视,及时发现更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比如:(1)请你在稿纸上画出一平方厘米,看一看有多大?(2)你能在纸上画出一平方分米吗?看一看有多大。(3)你能在纸上画出一平方米吗?在提出第三个问题时,学生肯定会面有难色,怎么办?学生肯定会想到:在地上画!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赞许,从而,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对面积的单位有了清醒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接着提问:面积的单位为什么是平方?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然后,教师简要总结:平方,是两个的意识。面积的大小,是由两个边决定的,所以是“平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印象,记在心里。只要按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学生对面积就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为进一步展开有关面积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3.学生缺乏自己动手,感悟的过程,因此,对进位与面积的计算含糊不清
面积的单位为什么是“百进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以宽”?这些看着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小学生看来,的确就是问题。如果死记公式,相当一些学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尽管会做习题,却不能有清晰的认知。《新课标》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相互关联的,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都是不完美的,都会影响其他目标的达成。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没有教师的方法指导,其它的两项目标就很难达成。只有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领悟新知识,才能培养能力,同时,学生才会有情感体验。解决以上问题其实也不困难,关键是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动手去画,教师的任务就是适时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总结。结果你会有惊奇的发现,你的学生都很聪明,一下子全都学会了!
学生的问题,其实是教师的问题。因为学生的情况,直接映射出我们的教学中是否存在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所以需要我们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反思,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