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2019-07-10 09:57金黎平程林润卞春松卞晓波蒋梅巧钱秋平
中国马铃薯 2019年3期
关键词:疮痂金华市金华

张 良,金黎平,程林润*,卞春松,卞晓波,蒋梅巧,钱秋平

(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金华市因其环境与土地资源等优势一直是浙江省马铃薯主要产区[1-3],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马铃薯产业主食化战略提出和种植业结构调整[2,4],以及浙江“机器换人”战略的提出,马铃薯产业有加速发展趋势。但本地种植品种很多以地方农家种为主,这些品种退化严重,产量较低,而且近年来疮痂病越发严重,已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5,6]。为促进金华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急待开展优质高抗马铃薯新品种筛选,以提高品种种性与抗性[7,8]。

本试验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的‘D16’等13 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品种适应性鉴定和产量比较试验,旨在检验马铃薯新品种(系)在浙江省的植物学特性、生育期、丰产性、抗性和块茎品质等综合性状[9],客观评价品种特性,为马铃薯新品种(系)在浙江省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马铃薯新品种(系)共13 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分别为‘D16’、‘D335W’、‘D367’、‘D580’、‘D613’、‘D615’、‘D620’、‘D668’、‘D685’、‘D821’、‘N143’、‘N157’和‘NFJ6’,这些品种(系)主要由中国、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国际马铃薯中心等国家、地区和组织的资源或品种作为亲本杂交育成,如‘N143’是由国内育成品种作为母本和荷兰引进品种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N157’是由加拿大引进品种作为母本和日本引进的品种作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对照品种为‘中薯3号’(CK),各材料均为一级种薯。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前作为甘薯,试验田块为泥质沙壤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29.34 g/kg、碱解氮153.90 mg/kg、有效磷22.1 mg/kg、速效钾50 mg/kg,pH 4.02,排灌条件较好。2015 年12 月底结合翻耕整地,施腐熟鸡粪7 500 kg/hm2作基肥,播种前条施复合肥(N∶P∶K = 15∶15∶15)750 kg/hm2,整薯播种,薯块大小在30~50 g,覆土盖膜,地膜为1 m 宽,0.02 mm厚白色地膜。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行距0.8 m,株距20.8 cm,密度60 000 株/hm2,3 行区,长7.64 m,宽2.4 m,小区面积18.34 m2,参照《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9]按期记载植株长势情况并实收测产。

1.4 数据处理

试验观测并记录:作物物候期、出苗率、株高等农艺性状;薯块皮色、肉色等块茎性状以及各试验产量情况。数据采用Excel 2007 软件处理,并用SPSS 18.0.2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处理平均值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分析

2.1.1 物候期

14 个材料的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表1),‘N157’出苗期最早为3月1日,生长期最长为71 d,‘D16’、‘D668’和‘中薯3 号’(CK)出苗期最晚为3 月21日,生长期最短为50 d。‘D613’出苗率最低为90.00% ,‘D16’和‘D685’出 苗 率 也 较 低 为90.83%,‘NFJ6’出苗率最高为98.33%。金华地区现蕾和开花现象较少,落蕾和无花现象较多,坐果更是少见,育种存在较大困难。另外,金华地区很难等到品种完全成熟,由于当地种植习惯及气候原因,均在5月初进行收获。

2.1.2 植株形态特征

所有材料匍匐茎均是中等长度,存在差异较小。只有‘D613’主茎色为紫带绿,其他均为绿色。‘D685’和‘N157’的叶色深绿,‘D580’的叶色浅绿。‘N157’、‘D613’和‘D16’的平均主茎数超过CK,分别为4.0,3.6和3.2个,‘D580’、‘D668’和‘D821’平均主茎数最少均是1.2 个。‘D821’平均株高最高,为68.8 cm,‘N157’平均株高最矮,为46.2 cm(表2)。金华地区春薯一般采用白色地膜覆盖,而且由于土层较浅,黏性高易结块,造成露青,对匍匐茎一般要求中长较好。

2.1.3 块茎性状

‘D367’、‘D613’、‘D615’、‘D668’、‘N157’、‘NFJ6’和‘中薯3 号’整齐度较高。‘D335W’、‘D367’和‘D821’为白皮白肉;‘D16’为黄皮白肉;‘D613’为粉红皮花肉;‘NFJ6’为紫皮紫肉;其他均为黄皮黄肉。‘D620’薯形为长椭圆,‘中薯3号’为扁圆形,其他均为椭圆形。除‘D580’表现为麻皮外,其他薯皮类型均为光滑。‘D613’、‘D615’、‘D685’、‘N157’和‘中薯3 号’芽眼较浅,其他均为中等,其中‘D821’芽眼为粉色。各品种(系)大小较为均匀,除‘D620’外,薯形表现较好(表3)。

表1 各参试品种(系)物候期Table 1 Phenophase of tested varieties (lines)

表2 各参试品种(系)植株形态特征Table 2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lines)

表3 各参试品种(系)块茎性状Table 3 Tuber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lines)

2.2 经济学性状分析

2.2.1 经济性状

各参试材料均没有发生二次生长。‘D335W’、‘D367’、‘D620’、‘D685’、‘N143’和‘N157’均未出现裂薯,‘D668’裂薯率最高为8.33%,但仍然低于CK。‘D613’和‘NFJ6’未发现露青,‘D615’和‘D821’露青率最高,分别为11.27%和10.43%。

马铃薯疮痂病是近年来金华地区发生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商品性,引进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CK,‘D580’、‘D613’、‘D615’、‘D668’、‘N821’和‘N157’均未发现疮痂病病害,‘NFJ6’疮痂病发病率较高为12.50%,其次,‘D16’疮痂病发病率为3.80%(表4)。

2.2.2 产量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表5),引种材料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D16’单株薯重最重达到110.2 g,单株结薯数较少为7.9 个,商品薯率最高为94.0%,折合产量为52 242 kg/hm2,居第一位,较对照增产38.53%,与其他品种(系)差异明显。‘N157’折合产量第二位,为50 148 kg/hm2,单株薯重为46.2 g,单株结薯数最多为18.1 个。‘D335W’折合产量第三位,较对照增产31.89%。其中‘D613’和‘NFJ6’产量较低,但其为彩色品种(系),在金华地区彩色马铃薯产量表现也较优秀。

3 讨 论

浙江省属于马铃薯中原二作区,但由于当地特有种植模式,每年一般会种植三茬作物,春季种植多数马铃薯品种未达到成熟期,便已收获,致使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时间短,干物质积累量不足,导致很多高产品种不宜在浙中地区种植[10,11]。全生育期较短也成为金华地区筛选适宜品种的特异性条件。通过本次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3个新品种(系)进行栽培试验。‘D16’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38.53%,商品薯率达到94.0%,生长期最为适宜,植株形态适宜。‘N157’产量第二名,商品薯率较低,生长期较长,黄皮黄肉,露青率较低,疮痂病未发现病斑,抗病性较好。‘D335W’产量第三名,其他表现中等,‘D580’产量中等,商品薯率较高,生长期中等,疮痂病未发现病斑。‘NFJ6’产量较低,但在金华地区彩色马铃薯中应属中上水平,颜色较深,各方面表现较好,仅疮痂病抗性较低。

综合各方面指标,‘D16’、‘N157’和‘D335W’更适宜金华区域气候条件,宜在金华区推广种植。

表4 各参试品种(系)经济性状Table 4 Economic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lines)

表5 各参试品种(系)产量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yields of tested varieties (lines)

近年疮痂病是困扰很多本地农户的主要病害,本次引进的13 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中,表现均较好,各有优缺点,其中抗疮痂病方面都要优越于对照。但由于浙江地区马铃薯春秋两种,田块连作,以及自留种的退化[12],更易造成疮痂病发生。张小静等[13]研究了块茎品质与环境因子的互相关系和作用机理,作为特异性气候,运用当地大棚设施等解决限制因素,对其观察田间病害等发生情况以及主要成分品质分析,探讨是否可以筛选出早熟、抗病和增产增收的优良品种。

猜你喜欢
疮痂金华市金华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第二小学
马铃薯疮痂病抗病资源鉴定和药剂筛选
岁朝清供
寿鹤延年
金华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病原菌及防治药剂筛选
我国学者揭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新机制
红气球请客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