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罗汉壶》的佛性审美

2019-07-09 22:13叶玲燕
天工 2019年1期

叶玲燕

[摘 要] 针对大红袍的烧制研究,通过紫砂陶刻和佛教文化在大容量朱砂泥壶上的运用,探析《松石罗汉壶》曲线优美的造型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完美的融合。

[关键词] 松石罗汉壶;圆中带直造型;紫砂陶刻;朱泥质地;佛学文化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后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 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技绝寰宇。

《松石罗汉壶》,材质为被誉为“大红袍”品相优异的朱砂泥,采用光素圆形器传统工艺围身筒“围筑法”拍打成型,并以十八罗汉的紫砂陶刻工艺进行装饰,让“清净修身终果位,随缘渡众洗凡心”的创意与壶的本身完美融合,让紫砂壶与传统文化休戚相关,成为不折不扣的文化载体。

一、曲与直对应,形中见性

《松石罗汉壶》烧成后的容器达400毫升,是件大容量圆形朱泥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造型古朴大方,曲中有直,匀称协调,力求精、气、神、韵兼备,天然妙成。壶体的肩、肚、足等过渡明确规正,线型组合优美,壶嘴、壶把、壶钮成一直线,出水顺畅,盖口严丝合缝,线条流畅优美。

二、紫砂陶刻十八罗汉,彰显佛教文化

壶身雕刻是引用十八罗汉的典故,壶嘴、壶把、壶钮采用松菩提树桩的形象,又有些类似于太湖石,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煩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清净修身终果位,随缘渡众洗凡心”,壶的造型生动别致,人物神态逼真,表情各异,雕刻精细,线条清晰,转角流畅。

三、朱泥质地象征喜庆欢乐的中国文化

《松石罗汉壶》的原料为朱泥中的极品“大红袍”。大红袍泥料低张力,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型,窑温轻者偏黄易还原,重者变形起泡,成品率不及二成。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艳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泥胚含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窑温约1080度,收缩比约30%。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经过泡茶养成色泽艳红非常讨喜,此种泥料非常稀有。朱砂泥从古至今都是以小品居多,大器极难烧成。

《松石罗汉壶》因其材质更显得珍贵,因其朱砂色泽,与中国的国色相符,象征着红红火火,喜庆吉祥。这种文化现象,更是突出了中国元素,符合主题。

以上论述表明,一把传统圆形朱泥壶,若是具备了曲直和谐的造型,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和优良的制作工艺,就堪称完美了。《松石罗汉壶》的佛性审美其实就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表达,追求理想生活,回归到最单纯的起点,享受世间的安宁平静。

参考文献:

叶星光.寿山石圆雕作品赏析[J].收藏界,2009.(1).

[作者单位]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梓叶轩紫砂工作室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