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影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林的瑰宝之一,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传承、创新,不断地散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其本身具备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内涵。意在分析品味影雕艺术的独特审美性,并探讨影雕艺术的传承与前景,以求更好地创作出兼具影雕审美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作品。
[关键词] 影雕;艺术;审美;传承
中国传统的影雕艺术的历史,应该要追溯到清朝。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影雕艺术工艺,多是由当时名为李周的石雕大师利用黑白成像的原理,巧妙地运用了绘画技巧而创造的一种极具创新力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以逼真性为最大的特色。影雕艺术对技术的要求极高,而且要结合绘画和雕刻两种技法。因此,优秀的影雕艺术家不仅要掌握高超的雕刻技艺,还应该对绘画,特别是对中国画也要有极高的造诣和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影雕作品。影雕逼真、自然、具有三维立体感的特色,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为很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所青睐。而且,影雕作品的内容大多源于传统建筑,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将建筑提升到了审美的层次,充分展现了当地建筑风格的特色。随着现代人们审美的提高,影雕藝术融入了日常生活。本文正是以此为着眼点,着重分析影雕艺术的审美特性和文化内涵,其次侧重探讨影雕艺术的传统,以及未来的发展与前景。
影雕艺术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惠安石雕”文化的根基上成长起来的,其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并且吸收了惠安本地民俗的精华,因此,在具有民族共同性的基础上,还具备鲜明的地方特色。具体阐述如下。
一、石材的历史悠久性
影雕艺术以石材为主要的表达载体,石材本身具有历史悠久性,并与最原始的劳动紧密相连。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与石头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从传统的劳动工具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后,以优质石头为材料的各种装饰品也相继出现。一代代能工巧匠正是在无声的石头上谱写着人类的精神与文化,将人类的情感、愿望、信仰、情趣追求等等都赋予这“无言的石头”之上。而影雕艺术更是这种信念表达的典型代表。石影雕以石材为书写的底板,传承着历代人民的美好期盼与愿景,它更是以其可永久保存性,让艺术与文化打破了时空界限,古今对话成为触手可摸的现实。石影雕在无声地传达给华夏儿女厚重的历史、美好的心愿,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品德永远传颂下去。
二、艺术工艺的国画风格
影雕艺术兼具雕刻与绘画之优长,以针代替毛笔,层层雕琢,赋予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粹,以古朴清新、讲究神韵而见长,从而达到文化、历史、艺术的完美融合。不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不管是名家名作,还是摄影写实的作品,都可以成为影雕艺术创作的素材与灵感来源。由于影雕艺术的真实性、逼真性,它总是这些书画最完善的再现手段,并赋予其再创造的影雕特有的艺术内涵和美感。它不仅能够再现国画所强调的意境和神韵,还能加以新的创造。祖国的大好河山、名人轶事等都能通过影雕艺术表现出来。
三、表现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影雕虽然是以石材为主要的载体,但其创造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表现方式出人意料地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创造与衍生的空间。影雕艺术能在厚重的石料上进行刻画,那么,在薄薄的石板上刻画就更是小菜一碟。它不仅能真实再现摄影作品中的内容,还能表现各种书画作品。不仅能表现客观内容,意境神韵的表达也是不在话下。
四、影雕艺术在传承中与时俱进
影雕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之一,其在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吸纳时代精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人民大众不再满足于陈旧、老套的艺术内容,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千篇一律的表现形式,而是更注重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收藏价值以及时代气息等。因此,影雕艺术要主动与时代融合,吸收时代中有营养的精神文化与时代特色,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与精神需要,艺术创作者也要沉静下来,仔细分析和思考,以创作出更适合时代与人民的优秀的影雕作品。
参考文献:
杨先威,杨广敏. 福建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惠安影雕艺术[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35-37.
[作者简介]
张海霞,1980年生于福建惠安,影雕工艺师。
(编辑:王洁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