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
余元臻先生是一位制瓷技师,但他骨子里更是一位文人。余先生与陶瓷结缘,能够获得如今的成就,也多亏了文人画在其中为媒。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始终存在一种超然世外的精神追求,这种情愫源自于他们不羁的灵魂与现实生活束缚之间的矛盾,源自于他们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他们或寄情于诗词歌赋,或置身于山水田园,或埋头于先贤经典之内,或恣意于笔墨砚瓦之间。通过这些方式,他们追求着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在山水之间,与自然相知相通,与万物相交相融,让自己成为天地间最纯粹、最透彻的灵魂之一。文人画便是文人们对这一追求的实践产物。
将文人画与陶瓷结合,将原本寄宿于宣纸素帛之上的文人画搬到白瓷之上,着实需要相当的制瓷技艺,也要求对文人画具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余先生自幼喜爱画作,在水墨画、油画、漆画等领域均有建树,其中对水墨画中的文人画钻研至深。文人画是一种以画寄情、抒发文人精神追求的文化载体。若缺少文人之心,光靠模仿是很难得其精华之处的。余先生先为文人,后为匠人,其所思所作,自然而然地表达着文人的追求,因此由他来将文人画融入白瓷,便有水到渠成之功。
文人之心,求的是在山水之间觅得自然的真谛。余先生的陶瓷画作,同样充满了自然的清幽高雅的气息。代表文人高洁品质的松柏是余先生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意象,这些松柏或扎根于凌云高峰之上,或挺立于清溪竹桥之旁。高者自有俯瞰山野之势,枝条于云端舒展,意在拂开眼前的云雾,将这世界看得明明白白;低者独爱临水照影之情,用自己的枝叶遮蔽出一片阴凉,看游鱼桥头之戏,听离人送别之歌。身处万物之中,却无争于万物,松柏正是具有这种文人豁达和超然,才能于四季轮回之中长青不老。松柏之外,青山绿水也是余先生作品中的主要描绘对象。青山苍茫,代表着千秋万代积累的厚重和敦实;绿水激荡,代表着挣脱束縛的生命的活力。这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是自然中最鲜明的对比,形成了文人们最渴望的生存环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人们总能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找到与自己的追求贴合的意象,进而融情于其中,得到精神的满足。余先生正是怀着这样的文人之心,在白瓷之上绘制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
有追求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将文人画与白瓷这两样代表着中国古人智慧和精神的结晶融为一体,便是余先生为自己订立的追求。文人余元臻,匠人余元臻,在这条路上追寻的是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梦想,精诚所至,他毕当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