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从红军小学到雷锋小学

2019-07-09 13:12窦芒
雷锋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红军

窦芒

这是一个传承雷锋精神的新创举: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等联合发起的全国301所红军小学“雷锋班”授牌及“雷锋式的好少年”评比表彰活动,在祖国大地明媚的春天里隆重举行。

“在红军小学建设中增添雷锋元素有哪些思考?”“雷锋精神会怎样影响青少年的人生道路?”“怎样扎实有效地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五一前夕,记者来到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希望办”),听取这一创举的策划人、希望办党支部书记吴仁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伟大战士雷锋作为载体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吴仁杰仍然精神饱满、快人快语,雷厉风行的性格和作风没有改变。谈起在红军小学创办“雷锋班”和评选“雷锋式好少年”的初衷,吴老满怀深情地从创办红军小学说起:那是2007年8月1日,正值人民军队建军8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批老红军的后代在北京发起了援建“红军小学”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上海市希望办党支部和《新民晚报》第十一党支部积极参与,联合向全市党团员发出在长征路上建红军小学的倡议,得到了广大离退休老领导和市民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也予以充分肯定,并在上海“希望工程简讯”上作出重要批示:“上海市的希望工程工作数十年如一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效明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树立了上海服务全国的良好形象。近期开展的‘捐建希望工程红军小学工作已有一个好的开端,望继续努力,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全市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上海希望工程已经完成300余所红军小学的建设,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的革命老区。

值得欣慰的是, 2018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的孩子们复信:“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的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对广大少年儿童提出过“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的希望,并多次强调“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红军希望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样把红军小学往传承雷锋精神的路上引,使红军小学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件和指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觉得当今时代雷锋仍应当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德育教育的载体,是广大青年心中的楷模。办红军小学本身就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与播洒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把红军小学创办成雷锋学校,具有特色教育的本质属性。即:传承红色基因,向雷锋等英模楷模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培养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们牵头与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等单位,决定在红军小学中开展创建‘雷锋班、评选‘雷锋式好少年活动,得到了各地教育部门和红军小学的积极响应。”吴仁杰自豪地说。

青少年的成长,需要雷锋精神作为价值坐标

“一个人只要有了坚强的理想和信念,就会有前进的动力,有战胜困难的力量,就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而这种坚强的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必须从青少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等形象语言说明抓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

采访中,吴仁杰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先进典型的事迹,讲述雷锋精神对于一个人行为准则的形成、影响和激励作用。从全国说到上海,又从上海讲到了自己。

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吴仁杰从17岁开始“学雷锋”的风雨经历。出生于上海郊区松江贫困农民家庭的吴仁杰,从小放过牛,后来分了地、有了房,幼小的心灵就播下了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种子。后来,虽然成长道路曲折坎坷,但他心里始终充满爱和阳光。1963年,17岁的他就响应毛主席学雷锋的号召,带领青年为军烈属做好事、修桥铺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学雷锋积极分子。

吴仁杰一边说,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一堆当年反复阅读过的《雷锋日记》等书籍及用过的笔记本。翻开一页页泛黄的页面,只见上面写着“雷锋是我永远的学习榜样”“像雷锋那样做好人,为人民做好事”……几十年前的学习体会历历在目。

“跟着共产党,走好人生路”“时时学雷锋,终身为人民”。正是青少年时代确立的这种朴实的信念,使吴仁杰在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的成就,先后10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3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2次被授予“全国希望工程建设奖”。座谈中,记者正巧在办公桌上看到一份刚刚推荐上报的“建国7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表格,更足以说明他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成就。

更难能可贵的是,前些年“雷锋精神过时论”曾一度广为流传。可吴仁杰却在希望工程教师培训基地专门腾出场地筹建“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陈列馆”。他几番周折,从军事博物馆、雷锋家乡等地收集大量雷锋生前的图片资料,配上精彩的文字说明,给参观者展示一个高尚、可亲的雷锋形象,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课堂。近年来,他还牵头与有关单位一起,編著出版了《雷锋故事新篇》《习近平总书记论学雷锋》等图书,深受欢迎。

近60年的人生辉煌,源于青少年时代确立的信念追求。吴仁杰正是从自己的风雨人生中得到启示,从而数十年痴心于“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

建设雷锋学校,需要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

“任何一项工作的成效,都取决于在思路和目标确定后有没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吴仁杰说的,正是他和希望办在努力做的事情。

为了实现从红军希望小学到雷锋小学的跨越发展,从2018年开始,吴仁杰不顾年老体弱,带领希望办的同志深入云南、贵州、江西等地走访和调研,听取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师生对创建雷锋学校的思考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宣传发动、评比表彰、师资培训等计划和目标,并逐项抓好落实。

他们帮助指导红军希望小学建设雷锋体验展馆,让孩子们心中的榜样“活起来,动起来”;他们引导红军希望小学将学雷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课程教案,使学雷锋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他们牵头组织“红色印迹——雷锋故事机西部行”系列活动,制作了2000台“雷锋故事机”赠送到云南、青海、西藏等地的红军小学,开展“讲好雷锋故事,传播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活动。

“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播人。培养雷锋式的好学生,必须先有雷锋式的好教师。”吴仁杰介绍,希望办启动“西部万名教师培训行动”实施10多年来,已为全国各地免费培训希望小学教师2万多名(含远程培训)。自2018年以来,他们已将培养“雷锋式的教师”作为创建雷锋学校的重要抓手,在定期组织的“红军希望小学”校长和老师培训中,增加了“习近平论雷锋精神”“雷锋战友忆雷锋”等课程,使教师们了解雷锋、学习雷锋,回去后成为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和骨干。

“把红军希望小学办成雷锋学校的工作刚起步不久,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课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共同探讨和努力,不仅是‘任重而道远,而且是‘正在进行中。”

采访结束时,吴仁杰指着桌上的两份信函说:“你看,这是陕西省富平和铜川发来的,5月7日我还要飞去参加他们的红军希望小学‘雷锋班授牌仪式”。

“生命不息,传播雷锋精神不止。”“学雷锋的革命人永远年轻。”这就是吴仁杰。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红军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学雷锋
十送红军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