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庆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凝聚了各民族的优秀分子。抗日英雄、共产党员马本斋就是回族人民的优秀代表。他是河北沧州献县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创建人。在抗日战场上,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南征北战,纵横驰骋,奋勇杀敌,抗击日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开辟华北抗日战场。华北人民群起响应,参军参战,建立一系列抗日武装力量。在华北地区千里大平原上,广泛开展的群众性抗日游击战争,如火如荼,此起彼伏,很快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主力部队中,活跃着一支主要由回族抗日青年组成的队伍——回民支队。八路军回民支队的建立和壮大有一个发展过程。
根据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回忆,全国抗战开始时,活动在定县一带的抗日义勇军第九支队支队长肖秉钧,动员回族爱国青年刘文正在定县一带组织回民抗日武装。刘文正很快就组织起一支200多人的回民队。不久,白仲庆、马国忠等又在定县组织起一支130余人的回民游击队。
在创建八路军回民支队过程中,肖秉钧、刘文正功不可没。肖秉钧是河北定县人,毕业于北平交通大学,曾参加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20世纪30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平左联执行委员和组织部长、北平市总工会委员、北平市委发行部长、北平西区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北平西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河北省委发行部长等。1933年8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他在狱中坚持斗争,越狱逃出。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队伍,特别是在组织回民抗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文正在抗战开始后由肖秉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建冀中回民抗日武装队伍,是冀中回民救国会第一任主任。他曾带着被日本侵略者火烧的霸县清真寺的照片到河间、安平、定县、肃宁等地,控诉日军暴行,筹组各县回民救国会分会,动员回族各界同胞奋起抗日。
1938年初,八路军冀中人民自卫军主力从路西返回冀中,经过初步整顿,将定县一带回民武装正式编为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马永恩任队长(后来任回民支队大队长,在作战中牺牲),肖秉钧任政治主任,刘文正为副主任。接着,刘文正到河间、献县一带扩军,在河间组织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马仲三为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这时,献县东辛庄附近村庄,有200余名回族青年报名参军,在马本斋率领下,到河间城里参加了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马本斋为队长,马仲三为副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
八路军冀中军区成立后,1938年6月间,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从安平开赴河间,与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合编为300余人的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总队长马本斋,政治部主任刘文正。1939年7月间,根据冀中军区指示,回民教导总队到定县、无极一带整训,改称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指战员近2000人。
八路军回民支队建立后,斗志昂扬,骁勇善战,敢打必胜,驰骋华北平原,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特殊功勋,是冀中军区威名远震的一支铁军。1940年7月,冀中军区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赠给回民支队一面锦旗:“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
同年,毛泽东为回民支队亲笔题词:“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二
八路军回民支队的建立和发展与马本斋的英名紧紧联系在一起。马本斋出生于河北献县东辛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读过私塾,种过庄稼,因家贫流浪东北期间加入东北军,从士兵一直升任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马本斋,看到祖国大好河山遭受日本强盗的肆意蹂躏,怒火中烧,忧心如焚,无限感慨,写诗明志:
风云多变山河愁,
雁叫霜天又一秋。
男儿空有凌云志,
不尽沧浪付东流。
1933年马本斋因为不满旧军队腐败,毅然解甲归田,回乡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本斋怀着爱国之心,奋起响应,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打击日军。1938年初,马本斋率部加入河北游击军,被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随后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
同年10月,马本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心甘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马本斋很快锻炼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得到充分发挥。
马本斋政治上的迅速成熟与回民支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回民支队政治委员郭陆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郭陆顺是湖南浏阳人,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任总支书记、营教导员,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又是久经革命战争考验的军事指挥员。郭陆顺担任回民支队政治委员后,加强政治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出现崭新的面貌(1942年4月,泊镇300余名日伪军进攻回民支队驻地,郭陆顺指挥部队奋起迎击,毙伤日伪军60余人。即将撤出战斗时,被日伪军子弹击中,光荣牺牲)。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歌剧团政委刘进回忆说:“1939年,日本人占领了我们家乡安国,当时回民支队派人接我们参军。由于小时候练过武术,我们一起来的30个孩子参加了回民支队的抗战剧社。回民支队战士称我们是‘咱们的儿童团’。那时部队发展很快,枪支弹药的供给没有来源,一个班里十几个人只有几支枪,有的战士只能佩带大刀和手榴弹。于是我们早出晚归,活动4个多月,每天步行几十里,到农村宣传动员群众交出100多支枪,使部队的武器得到补充。马本斋非常高兴地说:‘小鬼们辛苦了,别看人小,能办大事,就是打个大胜仗,也不一定能搞到这么多枪呀,给小鬼们买点糖和花生吃。’”
经过八路军的军事训练与政治训练,回民支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冀中平原上能征善战的一支人民军队。1939年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期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转战河间、青县、沧县地区,团结各族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反“扫荡”中,回民支队与八路军主力部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第120师协同作战,一举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
1940年康庄战斗,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奋勇冲杀,向日军猛烈进攻,经激战,歼敌50余人,缴获大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步枪60余支,马10余匹,以及许多弹药。捷报传开,回汉欢腾,同声称赞。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回民支队老战士刘世昌回忆说:“1938年我参加了回民支队的前身———回民干部教导队,并成为马本斋同志的入党介绍人。
“打平原游击战,我们回民支队有两大创举,一是改造地形,二是打狗运动。在广大平原上挖掘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沟,沿沟上做了掩体,可以随时和敌人战斗。我军多在夜间活动,偷袭敌人据点,犬吠会给敌人报警,我们就动员群众打狗。我们还根据冀中的地形,创造出‘磨盘战术’‘牛刀子钻心战术’等有效打击敌人的战术。
“1940年秋收前,日军强迫老百姓在衡水到康庄的公路两边修建壕沟。我们悄悄动员老百姓把沟多挖深了三五尺。看着老百姓干得十分卖力,日本人很高兴。可日本人没有想到,自己就栽在了这多挖的三五尺上。
“5月30日拂晓,安家村据点的敌人被枪声惊醒,以为是回民支队主力杀到,急忙打电话向衡水求援。衡水据点派一个日军小队和一个伪军中队火速增援。在接近康庄时,日伪军打了一阵炮后见无动静,就放心地把部队变成六路纵队跑步前进。
“我们的主力就埋伏在道旁的麦地里。伏击的枪声一响,日伪军急忙跳到壕沟里躲避子弹。跳进沟里他们才发现,在沟里就是踮起脚也无法看到沟外。他们只能盲目地举着枪向外乱射,完全无法组织火力还击。我们只用了40分钟,就歼灭日伪军80余人。随后,我们穿上缴获的日军军装,装扮成日军,袭击了榆科据点。”
三
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转战冀中平原,战绩卓著,知名度愈来愈高,影响愈来愈大。1941年7月,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沉重打击河北河间、献县一带的日军,给日军造成极大威胁。日军为了消灭回民支队,一方面命令各日伪据点“百人以下不准出动”,一方面密谋逼迫马本斋“自首”的诡计。日军计划首先抓走马本斋的母亲,然后逼迫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再以马母为“诱饵”,诱使马本斋率部救母,乘机消灭回民支队。
8月4日深夜,日军调集河间、献县、沙河桥、淮镇、景和等据点的日伪军1000余人,将马本斋家乡献县东辛庄团团包围。次日早晨,日军把全村人赶到清真寺门前的广场上,四周架起机关枪,用刺刀威逼乡亲们交出马本斋的母亲。
乡亲们为了保护马母,一层一层地把她紧紧围住,不让日军看到马母。日军逼迫群众指认马母,群众誓死不说。日军将一些村民捆绑吊打、灌辣椒水、用火烧,最后用刺刀刺死。
马母不忍乡亲们被毒打、杀害,挺身而出,正气凛然地高喊:“我是马本斋的母亲!”并厉声质问:“你们不是想抓马本斋吗?他是我的儿子,他就在河东岸,你们怎么不到那里去抓他呢?”
日军把马母带到河间,软硬兼施,奸计用尽。首先让投敌叛变的叛徒劝马母给马本斋写信,遭到马母痛斥:“你这个民族败类,迟早要受到人民的审判!”
日军头目对马母说:“你要写信叫马本斋来河间谈判,要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复。”面对日军卑鄙伎俩,马母深明大义,宁死不屈。她义正辞严地拒绝日军:“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叫他去的,我儿子打你们是我叫他打的,叫我写信劝他投降,万万不能!马本斋就在河东,你们去找他嘛,抓我这个手无寸铁的老太婆干什么?讲条件,就是让马本斋不要管我,好好带着回民支队彻底消灭你们这群强盗!”
日军以死威胁,马母视死如归。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食一周,以身殉国。临终时,马母向一个亲戚说:“告诉本斋,娘对得起他,叫他好好打鬼子给我报仇,给乡亲们报仇!”
消息传来,回民支队指战员纷纷请战,要求为马母报仇。马本斋沉痛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马母宁死不屈、凛然殉国的消息,很快传遍冀中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八路军冀中军区电令全区普遍追悼马母,并建立纪念碑,编写读本,以彰忠烈。社会各界对马母的崇高品德无限钦敬。回民支队指战员纷纷表示,要更多地消灭日军,为马母报仇。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为马母英勇殉国,联名致电冀中军民:“冀中回民支队支队长马本斋同志的母亲,为敌人俘去,在胁迫利诱和凉水灌鼻等残酷严刑下,不仅拒绝了为敌奸劝降自己的儿子,并表示决不屈服而且严厉责斥敌人,终被折磨以死。在听到这个惨痛消息以后,我们认为像这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女子,不愧为中国人民最优秀的代表,这样惊天动地忠于中华民族的无上气节,足以愧死一切充当日寇走狗、出卖民族的衣冠禽兽,愧死一切对抗战大业表示动摇的民族败类。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回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绝不灭亡最具体的例证。而我们八路军人中,有这样深明大义勇敢坚定的母亲,正是我们八路军的光荣。我们谨以悲愤的热忱,向马母英灵致崇敬的悼念,并向我们的马本斋同志,致以兄弟的慰问!”
1941年秋季,回民支队得到情报,准备在建国县石河公路梁格庄一带伏击日军。日军和两辆汽车一进入回民支队伏击圈,就触发了地雷。预先埋设的地雷爆炸后,埋伏的战士们乘机开火,并集中力量,发起冲锋。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向日军喊话,一口气冲到了汽车旁,顽抗的日军很快就被击毙。有3个战士看到几个日军正在逃跑,就一起追了上去,一边追击,一边用日语喊话“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等。2名日军举起手、交了枪。此战,打死日军数名,活捉日军1个中尉和1个少尉。1名日军女军官被俘后,因其腿部受伤,战士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就背着她走。到了村里后,老乡们看到日军俘虏,人人喊打。战士们说,八路军优待俘虏,把日军俘虏交给了上级。经过审问,2个日军俘虏都是军医。后来,日军提出用12挺歪把子机枪和一挺九二式重机枪换回这2个日本俘虏。马本斋说,不换。只要打了胜仗,12挺机枪都是我们的。这一仗还缴获了一批弹药和物资。
回民支队在定县、无极、藁城一带活动时,有一天,侦察员报告,十来名日军押着十几辆汽车从无极开往石家庄方向。马本斋立即决定,回民支队赶到南苏、张家庄一带,埋伏在村子大路两侧,作好战斗准备。战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杀敌情绪十分高昂。
上午12点左右,日军18辆汽车到达南苏一带,对回民支队预设的伏击圈毫无察觉,一下子钻了进去。这时,马本斋一声令下:“打!”回民支队迅速向日军展开突然袭击,打得日军晕头转向,到处乱跑乱窜。
这时回民支队发明的“土大炮”发挥了威力,一发炮弹打出去就能打击一大片。日军把这种“秘密武器”称为“扫帚炮”,无处可躲。有的战士越打越会打,用刀将手榴弹柄削细,把手榴弹插到“土大炮”炮口上,把手榴弹的弹环拴在炮筒上,发射出去的效果就像“枪榴弹”一样,炸得日军哇哇大叫。经过紧张战斗,回民支队终于消灭了这股日军,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
战斗结束后,周围村子的人民群众看到回民支队打了胜仗,纷纷涌上来,慰劳指战员,帮助运输战利品。
四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歌剧团政委刘进回忆说:“1941年,我们的生活很苦,冬天没有蔬菜,就和群众一块儿吃点发酸发臭的腌树叶;粮食紧张,有时原粮来不及加工,就煮麦粒儿和高粱籽、黑豆吃。转移过河时,衣服湿了冻得像铁板一样,只能用锤子把冰敲下来。剧社的老炊事员背着棵冻得硬邦邦的大白菜,看着我们饿得实在可怜,就把白菜掰成一个白菜帮一个白菜帮的给我们吃。那时生啃冻白菜,觉得比吃肉和馒头还香。冻白菜进肚,像打了强心剂,顿时提高了我们的情绪。”
从1942年春季开始,日军在回民支队主要活动的建国、交河、献县地区频繁“清乡”和“扫荡”,给回民支队造成极大困难。马本斋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率领回民支队伏击小股日军,袭击日军据点,英勇奋战。每当作战间歇,回民支队指战员就唱起“回民支队战歌”,嘹亮的歌声顿时响彻战地上空:
我们是刀,我们是枪,
我们是回族抗日武装。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子弹射透鬼子胸膛,
把敌人消灭光。
我们是铁,我们是钢,
回民支队战士响当当。
青纱帐埋伏着我们八路军,
抗日救国打败小东洋,
让中华挺胸膛。
同年5月,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大批兵力,对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五一大扫荡”。为了调动日军,回民支队袭击泊镇,攻击交河,声东击西。随后,突破日军的“铁壁合围”,跳出日军包围圈,转移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回民支队老战士刘世昌回忆说:“1942年,‘扫荡’冀中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的敌人逐步转向回民支队活动的阜东、建国、交河一带。冀中军区电令我们:为保存力量,回民支队需要立即撤离该地区。当时,马本斋对附近的敌情尚未弄清,想观察一下敌情变化再转移,耽误了两天。就在这两天里,大批敌军蜂拥而至,回民支队已处于敌人重兵的包围圈内。面对这种情况,马本斋指挥部队靠近敌据点隐蔽起来。
“1942年6月1日,我们捉迷藏式地转了几圈后,终于摆脱了数万日伪军的追击,悄然进入高纪庄。追击的敌人主力没有进入高纪庄,而从村北约3公里远的地方过去了。正当大家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敌后卫部队约三四百人向高纪庄进逼。
“马本斋当机立断,下令部队迎着敌后卫部队向西猛扑。战斗异常激烈,敌人的机枪压得我们抬不起头,只要一动,就是一梭子子弹打过来。6月2日下午,当敌军主力部队闻讯回击时,我们已经突破了敌后卫阵地,通过了景阜公路。
“高纪庄西面的沙土地上,到处是阵亡者的遗体,庄里家家户户几乎都躺着回民支队的伤员。当我将伤亡情况报告马本斋时,刚强的马本斋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高纪庄突围是回民支队建立以来打得最艰苦最惨烈的一仗。回民支队损失惨重,许多领导骨干壮烈殉国。据阜城县志记载:1942年春,侵华日军对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铁壁合围”时,在阜城高纪庄与回民支队遭遇。在突围战中,回民支队共歼灭日伪军300余人。此战88名回民支队战士为国捐躯,最大的30岁,最小的13岁。
随后,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转移到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回民聚居的第三分区鲁西地区,他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回民支队担负起打据点、斗汉奸,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巩固和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重任。
当时,日军不断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扫荡”,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酷。马本斋精心研究,对伪军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鲁西北地区齐子修部,打着国民党“保安旅”的旗号,实际上是日军扶植的伪军。马本斋调查清楚后,率领回民支队和军分区基干团对齐子修部进行严厉打击,有力地震慑了日伪军。
为了封锁抗日军民,日伪军在山东冠县一带推行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逼迫老百姓挖封锁沟,修建炮楼。日伪军安插据点,实行“囚笼”政策,以分割抗日根据地。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和军分区基干团,相继攻打田寨、赵固、二十里铺等日伪军据点,组织群众把日伪军修建的封锁沟全部填平,将南北抗日根据地连接起来,彻底打破了日伪军的图谋。
1943年2月,在冠县、西汤冠公路上,回民支队激战一夜,攻克日伪军3个碉堡。战士们唱着:“二月雪花飘,冠汤路上逞英豪,一夜打下三个碉堡。”攻打醍醐镇战斗中,战士们发明了“土坦克”,借用老乡的大方桌,盖着三床被子,撒上一层土,又泼了水,由一名战士顶着桌子,抱着炸药包,接近日伪军固守的碉堡,把炸药放到大门下,点燃导火线,把大门炸开,回民支队战士一下子冲了进去。
为了打开二十里铺碉堡,回民支队先把电话线割断了,想把敌军调出来,敌军不动。战士们到碉堡附近了,敌军也不打枪。回民支队进到碉堡沟边,给敌军喊话,叫他们交枪,敌军说等三十里铺碉堡交枪了,你们再来找我们。因为三十里铺是敌军主碉堡,原来设想围点打援,但是敌军不出来。第三分区赵建民司令员给敌军喊话,叫他们交枪投降,马本斋也给敌军喊话,敌军头儿说“我和兄弟们商量一下”,随后就投降了。
冀鲁豫边区1942年秋和1943年连遭大旱,粮食极为困难,日伪军在据点里,只要看到老百姓家里做饭冒烟,就出来抢饭吃。回民支队根据敌军这一活动规律,在冠县王奉村假装生火做饭,在村外三面布置设伏。附近据点的敌军看见炊烟,都跑来抢饭吃,被回民支队一举包围,打得晕头转向。此战俘伪军500多人,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300多支。
1943年7月,回民支队在地方军民配合下,运用分割包围、重点进攻战术,向盘踞在鲁西北朝城地区的伪军发起进攻,将伪军第31师全部歼灭,生俘伪旅长两名及参谋主任以下官兵七八百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800多支、掷弹筒6个、照明弹筒7个。随后,又摧毁敌军据点10余处。
同年10月,伪军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以濮阳八公桥为中心向抗日民主根据地蚕食,冀鲁豫军区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战斗。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大家热烈发言,献计献策。马本斋提出以“挖心战术”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把孙良诚伪二方面军总部八公桥打掉,然后在敌军外围据点往回收缩时,再杀一个回马枪,杨得志司令员认为这个打法好,同意了马本斋的意见,并决定由马本斋协助组织指挥八公桥战斗。
战斗开始,回民支队从尚和、昆吾出发,急行军两天两夜赶到八公桥,同冀鲁豫军区第6团和7团一起攻打八公桥,激战十余小时,将伪军第二方面军总部及直属部队全部歼灭,击毙伪军数百名,俘伪军第二方面军参谋长以下官兵1600多人(伪军第二方面军司令孙良诚因到开封开会提前离开了八公桥),共缴获轻机枪17挺、步枪1000余支、子弹4万余发、电台2部、战马数百匹、粮食数千斤及1个兵工厂。
对此,马本斋的儿子马国超说,“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主持作战会议时,大家献计献策,最后我父亲提议‘牛刀子战术’。他说一头牛,几个人都整不过他,但是用匕首对着它心脏,照准了扎下去,它再强大也不行,也会把它制服。”
为了打好这一仗,马本斋亲自去侦察,化装成做生意、卖香油的人,三进八公桥,把敌人的内部情况都摸得特别清楚。最后在杨得志司令员统一指挥下,回民支队首先攻进去,外面部队发起总攻,很快把八公桥拿下。这个战斗是一个大仗,延安解放日报都报道了。
1942年至1943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在朝城、莘县地区攻克日伪军据点30多处,摧毁碉堡40多个,为巩固和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马本斋与回民支队所展现的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抗日勇气和民族气节,是回族人民的一面旗帜,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与此同时,回民支队转战冀鲁地区后,1942年7月派遣回民支队武工队返回冀中,继续坚持抗日斗争。回民支队武工队采取隐蔽的方式,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在交河、献县、建国地区,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武装,打据点、攻岗楼,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的统治。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连年征战,被誉为“冀中平原游击战争的主力之一,也是回族在华北捍卫祖国的一支劲旅”。仅从1938年至1944年的6年中,回民支队就历经大小战斗870余次,消灭日伪军36700余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十分熟悉回民支队历史发展的马本斋儿子马国超认为:回民支队最壮大的时候是3000多人,它属于野战军性质,先是在冀中平原这一带进行抗日斗争,到了1942年底和1943年,回民支队又转战到了冀鲁豫军区。回民支队壮大到3000多人的时候,回族人占少数了,大部分是汉族,甚至还有满族和蒙古族。
五
长期的抗日战争,艰苦的斗争生活,使马本斋积劳成疾。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日趋严重。1944年2月,马本斋突发急性肺炎,在山东莘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不幸病逝。逝世前,他念念不忘说:“回冀中,可别忘了高纪庄!”他对家属留下遗言:“我觉得不能为人民为国家为党做更多工作是件憾事,教孩子继承我的志向做革命工作,告三弟领伊斯兰民族抗战,革命到底。”
这时,冀鲁豫军区组织的西进纵队包括回民支队,正在开赴陕甘宁边区。回民支队在挺进延安路上得知马本斋病逝消息,指战员们无不失声痛哭。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向回民支队指战员说:“同志们,马本斋的死,比泰山还重。他像莽莽昆仑巍然屹立,他像滚滚江河奔流不息,他是我党我军的骄傲。如果有人问,我们应当做什么样的革命战士?历史会响亮地告诉我们:好好学习我们所热爱的马本斋同志!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死,绝不是他战斗的终止,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他,永远是出征的战士!”
马本斋逝世后,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林伯渠、李富春等同志送了挽词。
毛泽东的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
朱德的挽词:“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周恩来的挽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叶剑英的挽词:“马本斋同志精神不死。”
林伯渠、李富春的挽词:“率大军抗日寇远近播英名,冀鲁豫河山增色;奉教义承母志死矢忠贞,伊斯兰健儿典型。”
吴玉章、林伯渠、叶剑英、贾托夫在追悼会上赞誉马本斋同志:“不愧为一个模范军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回回民族的旗帜”,“代表着回回民族和中华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
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指出:马本斋和回民支队“不仅是党团结回民抗日的旗帜,也是回汉团结抗日的旗帜”。
六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沧州运河以东至山东一带,也有一支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建立赫赫抗日战功的回民支队: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兵——八路军渤海军区回民支队。1940年8月1日,冀鲁边区回民大队在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清真广场成立。随后转战沧县一带,首战于桥据点,俘伪军20余人。次年,鉴于回民大队屡打胜仗,经八路军第115师批准,扩建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
1942年反“扫荡”期间,回民支队遭受较大损失。
1943年9月,回民支队奇袭白头据点,歼灭日伪军120余人。10月,驻沧州日军1000余人、伪军4000余人进犯新海县,被预先埋伏的回民支队消灭400多人。新青县与青城县合并为新青县后,回民支队与新青县大队合并,仍用回民支队番号。年底,回民支队拔掉姚庄据点,俘虏日伪军100多人,缴获全部武器装备。
1944年2月,回民支队改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其间,回民支队大战赵古庄子,围歼小山据点,歼敌40余人,缴获一挺日本新式机枪。5月,回民支队在庆云县城东,歼灭日伪军100余人。6月初,渤海区开展夏季攻势,回民支队一大队攻取小山据点,缴获一挺意大利造机枪和几十支步枪;四大队攻取小白兔据点,歼灭伪军40多名。6月,回民支队攻入苏基据点,歼敌40多人。10月,回民支队在花寨战斗中俘虏日本军官森田。
1945年2月,回民支队配合渤海军区一部攻取新海县齐家坞等据点数十处,歼敌500多人,俘虏200多人,缴获长短枪600多支及大批子弹。4月,回民支队配合其他部队,在孙刘庄打死打伤日伪军40余人。4月下旬,回民支队追击青县伪军,歼敌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8月,回民支队四大队和五大队攻打无棣县城,俘敌70多人;一大队和六大队,配合兄弟部队解放阳信、惠民两个县城。8月底,回民支队攻打黄骅县城和歧口。
至此,回民支队在渤海地区与日军作战100余次,攻克大小据点40多个,歼灭日伪军2300多人,缴获长短枪2600多支、机枪10多挺、各种炮20多门和大量其他战利品,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也有一些由回族青年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险,奋勇杀敌,前赴后继,保卫祖国,奏响了一曲又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