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京剧脸谱传承人佟秀芬脱谱默画,全仗手感

2019-07-09 02:22彭立昭
北广人物 2019年25期
关键词:彩塑泥塑脸谱

独家专访本刊记者 彭立昭 文/摄

古老的手艺,在岁月的长河中永恒。传承的精神,在时光的洗练中闪耀。

一支细毛笔,一盘颜料,一个模具,就可以绘制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人物。彩塑京剧脸谱传承人佟秀芬和她的儿子林泓魁,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分享他们的精彩的制作技艺那一刻,令人震撼。

从指甲大小的脸谱画起

“泥塑脸谱出现在1894年前后,由一位酷爱听戏的桂姓旗人创制。辛亥革命以后,为了糊口,这位桂姓旗人在白塔寺李记杂货铺售卖泥塑脸谱。因为他最擅长绘制‘净角’脸谱,所以被称为‘花脸桂子’。自‘花脸桂子’起,京城里就开始流行起泥塑脸谱来。”在现场,佟秀芬说起的这段历史很吸引人。

让泥塑脸谱得以延续至今,清末民初泥塑及脸谱制作艺人唐仲元一人功不可没。唐仲元先生的长子唐景昆,其作品名扬京城,1956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艺人”称号,更被刚成立的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聘为第一届研究员。唐景昆以此为基础,在新街口外的教场胡同组建了北京彩塑厂。而他的弟弟唐景耀,从小与兄长学习脸谱绘画,他创作的张飞、铫期等“十字脸”脸谱,从鼻头起过美心、印堂直至头顶有条时粗时细的通天柱,就这样一条粗细不等的直线,唐景耀一笔而成。

佟秀芬出生于1956年,是地道的北京人。佟秀芬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时,就已经从北京工艺美术设计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金属工艺品厂工作。最令她难忘的是,当年她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牌匾的制作。在那里,她遇到了出身脸谱艺术世家的唐景耀先生,有幸成了唐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做坯子、做颜色、背谱式,最难的是要从指甲大小的脸谱画起。

为什么要从指甲大小画起呢?“师傅说了,从小的练起,将来画大的没问题;从大的画起,就小不了了、细不了了。”就这样,指甲大小的坯子画得车载斗量。而现在她的脸谱,最小的以毫米计,最大的以米计,都是手到擒来——这都是当年练就的功夫。退休后,她又得到国宝级京剧研究家、九旬高龄的刘曾复教授指点,进一步掌握了各流派脸谱勾画的不同技法。

“这事儿,不可不信缘”

谱式千人千面。在现场,佟秀芬说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花纹。

“花纹讲究的是‘一笔落停’。”什么意思?就是一笔下去没有改的余地了。这相当见功夫。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钻研,佟秀芬的技艺炉火纯青,精湛到什么地步呢?据说,有一次,她把二三十个半成形的脸谱摆在一个盒子里,旁边的另一位老师傅扫了一眼,发现了奇处,“一盒坯子上的花纹都在一条线上”。同一个角色,同一条纹,画多少个都在一个角度、一个位置上,分毫不差,这可不是特意的,全仗着多年的扎实基础和手感。“脱谱默画,全仗手感。”她说。

佟秀芬的一家是大家特羡慕的“北京市艺术家庭”。当年她由一个人画,变成带动一家人画了。爱人林松“被指定”做前期力气活——做模型和坯子;学计算机专业的儿子林泓魁现在已被作为传承人培养。

“北京的彩塑京剧脸谱从形象上来说大概分为5类:一类是光头脸谱,没有胡须等附加装饰,二类是泥须脸谱,胡须由泥制并施彩;第三类是绒须脸谱,泥帽为彩绘,上边装饰绒球小珠等,胡须用彩色丝绒制成;第四类是真盔头脸谱,用舞台上的真盔头装饰脸谱;第五类是半身脸谱,把脸坐上身子,更有立体感。”如今,林泓魁专门和母亲一起创造性地推出了京剧名家脸谱,根据不同名家的脸型来做坯子,复原出名家在舞台上的谱式。

在展示区,佟秀芬老师制作的“孙悟空脸谱”很受大家喜爱。脸谱的中间有“红心”状花纹,旁边洒金,非常活泼俏皮。

在现场,佟秀芬老师还认真地教两个小姑娘画脸谱。问起她画了快40年的坚守,她面带微笑,无限感叹道,“这事儿,不可不信缘。”

猜你喜欢
彩塑泥塑脸谱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帖脸谱
做个脸谱迎『六一』
汉源彩塑
灶王爷的“脸谱”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
遥远的永恒——赵杰的彩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