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她和老公每年都要面对一个难题——去谁家过年。这个问题每年都会导致他们吵架。
今年两人终于商量好去她家,第二年再去她老公家。春节前老公家人打电话来说,婆婆特别想念儿子,知道他今年春节不回家,哭了几天,心脏病犯了,劝他们今年还是要回去。她知道以后很生气,觉得公婆是故意的,今年婆婆生病,明年公公生病,这样下去每年她都没法回自己家过春节了,她父母也想见自己的女儿、孙子,怎么办?
春节前她和老公因为这件事吵了一架。她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老家过春节了,老公回自己爸妈家。
大年初四的时候,老公突然到了她老家,带了很多礼物给她爸妈,还给她爸妈买了台新电视机。老公主动打破僵局,向她解释婆婆是真的住院了,还给她看医院的照片。
她憋了一肚子的委屈本来想好好发泄一番,但她忍住了。她知道如果自己将情绪都发泄出来,老公肯定听不进去,两人只会无休无止地争吵,最后变成冷战。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老公说:“你打破我们的约定,我很郁闷,我觉得你应该向我说一句对不起。”
她老公说:“我主动来你家了,还给你爸妈换了电视机,我已经很诚心了。”(潜台词是我的行为已经说明我在道歉了,你别逼我说出口。)
她知道老公特别难说出“对不起”“谢谢”“我爱你”这类的话,他可以用无数的行动去表达这些感情,就是没办法说出口。
她如果逼他说,就又会向他灌输心理学,她老公估计又会开始望着窗子发呆或者责怪她被洗脑,但她又需要一个道歉,怎么办呢?
她想到了一个两人都可能会接受的方法。她说:“好吧,如果你觉得抱歉的话,就抱我一下吧。”
她老公有些扭捏,略显僵硬地抱了她一下,她则紧紧地抱着老公,还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背。这样两人就算和好了。这是她第一次和老公如此快速地和好。
这件事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她发现其实有时候根本没必要说太多,三两句话说清楚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怎么做自己会感觉好一些就行了。
有心理学家调查过家庭内的冲突,发现家人对彼此的需要基本上就两句话:我希望你向我说一声谢谢,我希望你向我说一声對不起。与其拐弯抹角、长篇大论地索要,不如简单地表达“我需要你的感谢”或“我需要你的道歉”。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夫妻之间,还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你希望对方听到你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要长话短说。比如对方说了一句伤人的话,你可以说:“你这样说我很难受,希望你能向我说对不起。如果下次你还对我这么说,我会立即走掉。”
“难受”是你的感受,“希望”是你期待对方怎么做,“如果”是你告诉对方他再这么做的后果。锻炼出三句话以内就阐明你的感受、你的期待和你未来会怎么做的能力,你会发现你和家人的冲突急剧减少。
将自己的需要用几句话说出来真的很难。有效表达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行为, 很多家庭小事都可以用来练习。
你若能在谈论小事时学会简明扼要的技巧,以后谈论别的事就能更得心应手。
(摘自小楼老师心理课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