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河水清凌凌

2019-07-08 02:11郅公林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山洪过河洗衣

郅公林

小关风土录之——

河南巩义市小关镇小关村,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村庄。说古老,是说我们的先人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繁衍后代的时间,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说年轻,是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关这个古老的村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原来弯弯曲曲的小关河道,现在被青石砌就就是变化之一。

过去,小关村从西到东常年流淌着一条小河,主流是从孙寨龙王泉发源的溪水,容纳了丁烟小溪后,到小关最西边的村庄软枣树,又与分别从冯寨、侯里沟、李子园流出的几条溪水汇合,所以软枣树这个村庄又叫“五通河”,小关河在此基本形成。这条小河先后在今小关医院门前、小关街西头、瓦窑村口、西沟口、南沟口、小关街东头汇入由龙门、大山怀流来的河水,再经前纸坊、月弯、关谷堆,绕了九道湾,经黄鹭坡流出了小关。其间还分别汇入了由王沟等流出的涓涓细流。

20世纪70年代以前,小关河水不但清澈见底,而且常年都没有干涸过。每到雨季,山洪暴發,嵩山南麓、佛山北麓的洪水流入小关河,从西到东一片汪洋,二三百斤重的石头能冲出数里。当时的公路是用青石修建的漫水桥。所谓漫水桥就是“桥”面离河底约一米、宽度能过两辆汽车;“桥”两边砌有漫坡,“桥”中间留有二尺见方的五个方洞,平时河水经方洞流过,遇到山洪则漫过桥面。后来的公路建起了石拱桥。1982年8月2日,小关遭遇暴雨肆虐,咆哮的洪水似脱缰野马,浪头两米多高,冲垮了医院门前、瓦窑村口、南沟口3座拱桥。小关汽车站那段路没有桥,下面是3个直径一米多的水泥管,雨季时让南河的洪水流过。这一年由于山洪太大,由龙门、大山怀汇集的洪水到这里流不及,成了一片汪洋,淹了公社水泥厂,泡透并冲断了这段公路。由此可见当年洪水的厉害。

山洪只是发生在暴雨期间,平时的小关河非常温顺,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养育着小关人。在瓦窑靛池下边、南沟口、李家园对面,小关小学门前,关谷堆高岩坡下,夏天往往会被洪水冲出一片水坑,一般有一米多深,洪水过后水潭清澈见底,自然成了男孩子的天然洗澡(游泳)池。放学之后和星期天,常常有不少小学生脱光腚在水里嬉戏,学狗刨、打水仗、扎猛子、板菜瓜(当地儿童在河里游泳的一种姿势),玩得十分开心。打水仗要有两人以上,分作两班,拉开一定距离,把手掌竖起来猛推河水,让河水激向对方,既不会伤人又很好玩。扎猛子是站在水里,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鼻孔不让进水,一头扎进水里,一人做裁判,谁在水里停的时间长谁赢。板菜瓜是站在河岸上,背向河水,跳起来再直挺挺地躺到水里。不过小学生不敢在南沟口、小关小学门前、关谷堆这几个地方玩水,因为洪水冲到那里是个陡湾,潭水相对比较深,只有大人和大孩子们才敢在那里洗澡(游泳)。除了这些游戏还有捉鱼摸蟹。水清鱼儿见,河水里还有许多小鱼、泥鳅,往往四五个孩子结伙,把一段河水上下堵死,然后让其改道,再把堵住这一段的河水弄干,就可以捉鱼了。如果是一个人怎么办呢,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竹编的粪叉,看到鱼儿游过来,要手疾眼快叉过去,一下子就可以将鱼儿捞上来。河岸边有小洞,里边一般藏有螃蟹,我们会跳进河里摸螃蟹,有时候一次能摸到七八只。

那时候我们除了戏水、捉鱼、摸蟹,还有一种游戏就是比赛打水漂。每人在河边临时捡一块碗片或巴掌大小的薄石片,用力向水面抛过去。别看这小小的游戏,也要看你的手劲和经验,如果身势手势配合得好,石片可以在水面飞出两三丈远,留下一串串涟漪;如果不会抛,三五尺远就会沉到水里——栽死了;有的甚至一出手就沉水,必然会引来众人的哄笑。

在河边玩的时间久了,如果口渴,不要紧,你根本不需要回家,到河边沙滩扒拉个小坑,立马就是一汪清水,双手捧着喝一口,软绵凉甜。

20世纪70年代以前,冬季要比现在冷得多,常常大雪封门,河水自然要结冰。结冰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娱乐项目。虽然在那个年代大家穿得并不厚,大多数都是一件老套子旧棉袄,里面没有衬的,外面没有罩的,河道的风还非常透,嗖嗖地直往棉袄里边钻,但这也挡不住玩。我们会在河面“滑冰”。右脚伸出踩一块薄石片,左脚用力蹬,借力滑出,然后左脚提起,全身的重量都放在右腿上,有经验的话可以滑出去一丈多远。等到尽兴了,再用石头敲下来一块冰,一只脚踩着滑回家。

那个年代,洗衣除了井边就是河边;河水既清又是长流,不像井边需要打水、换水,非常省力。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妇女们在河边洗衣。尤其是下午收了工,落日的余晖照射着河面,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妇女们一个个 着装满衣服的竹篮,来到河边,找一块有平面的石头——河边有不少这样的石头,就是专供洗衣用的。有时河边有七八个妇女洗衣,大家一边洗衣一边谈一些见闻,或者说些笑话,洗衣声、说笑声、“万户捣衣声”、草丛里蛤蟆的叫声,共同形成抑扬顿挫的交响曲,此起彼伏。水清、岸绿、鱼游、景美,那亮丽的风景、温馨和谐的农村风光,让我至今不能忘怀。

从软枣树到后纸坊,居住在小关河北边的村民,无论河水多大,上街赶集都没有阻碍。可是居住在河南边的瓦窑、西沟、南沟、东弯的村民,就有个过河问题。一般情况下,春秋天河面相对较窄、河水较浅,人们就在河里隔一尺多宽放一块石头,小关人叫“闸石”,闸住河水往两边流,石头要露出水面,让行人踩着过河。夏天河水较大,河面较宽,水也较深,要过河就要脱掉鞋挽起裤腿,蹚水过河。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修公路,小关段建了几道漫水桥。正对小关街的南沟口也修了一座漫水桥,虽然没有公路漫水桥宽,但是也可以并排通过两辆架子车,西沟村的村民从此结束了踩闸石、蹚水过河的历史。

小关的母亲河流淌了数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关人。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清澈的小关河再也没有了踪影。

猜你喜欢
山洪过河洗衣
拆桥过河
优雅地表达
微书摘
致命山洪
省心的洗衣篮
声能洗衣机
过河
过河
小蚂蚁过河
洗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