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句法学下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的句法研究

2019-07-08 03:16陈凤
北方文学 2019年17期

陈凤

摘要:方言是一种地方性语言,通常在一定的地理使用,根据地区差异性,中国划分了七大方言区。四川方言就是北方方言一派,北京话是北方方言的代表性语言。随着时代的演变,四川话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系统,与北京话又有所区别,表达形式和语音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可以说是语言的一种变异现象。本文以四川话“很”这个程度副词为语料,句法学与语用学的理论结合,对该类程度副词产生的语用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使用和意义建构的异同,也对今后语用句法学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四川方言;“很”程度副词;语用句法学

一、引言

句法学和其他语言学学科之间的结合研究已经成绩显著,比如,早在1983年,Leech对语法和语用进行两个领域的探讨和分析。Croft(1990)对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详述,其中包括了句法形态,同时指出语义和功能具有互补作用,进而提出了合成性的语法化过程。崔荣昌(1994)对四川方言的发展三个时期进行了总结归纳,述评了与之相关的论著,认为四川方言的研究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地域的跨度太大,要想深度解讀和了解各类地域性四川方言的特点和使用规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克定(2000)将语用学和句法学结合,提出语用句法学就是合理的借鉴和使用语用学和句法学各自存在的理论上,论证了各种句法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语用效果,这无论是对句法学还是语用学研究来说都是一个新视角。本文使用实例分析“很”程度副词的语义和语用特征,希望对四川方言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四川方言中程度副词的句法研究及其语用特征

“很”这个词是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在普通话和四川话使用都很广泛。但普通话中的“很”和四川话的“很”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建构层面有很多不同之处。《成都方言词典》,比如说,

1.两者的相同点是这个词都能作状语,用在形容词或者是动词之前,就有了“很+A/V”的结构,表示程度高。举例说明:

1)这间屋很大。嘞个屋子大得很。

2)他们的生活很幸福。他们的生活过得幸福得很。

3)她很会唱歌。她唱歌凶得很。

4)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我嘿喜欢这个地方。

5)这个男生很讲义气。嘞个男娃娃嘿扎得起。

6)老板总是很沉得住气。老板一直都恁个稳得起。

7)老奶奶很和蔼可亲。老婆婆嘿和蔼。

8)那个街角站了很多警察。那个街道口站起嘿多警察叔叔。

观察两组句子,左边是普通话句式,右边是四川话句式,在1)句普通话中,中心语是单音形容词。2)句是双音形容词。3)句是能愿动词。4)句是心理动词。5)句是动宾短语。6)句是动补式结构。7)句是四字结构。8)句是动量短语。同时要表达“很”这样的程度,方言和普通话都表达了同样的语义,但四川话中使用的词汇更多样化了,“……得很”、“嘿个”、“恁个”等等。

2.两者的不同点。“很”这样的程度在表达形式上和一些用法在四川话中“A+很+了”“V+很+了”“太+A/V+很+了”结构,而普通话中没有。

1)嘞件衣服宽很了,穿起来松垮垮的。

2)你最近太调皮很了,以后再也不带你出去耍了。

3)那个车子开得快很了,有点想吐。

4)骂很了要不得,会叛逆的。

5)瞌睡睡很了,头发反而容易出油。

6)逛街走很了,脚杆都断了。

7)那个橙子太酸很了,吃起来口水直滴。

8)你啷个又在写作业,太勤奋很了噻!

9)他这样做太不地道很了吧!

10)你不要太把他纵容很了,以后他要当你是病猫哦!

这10个句子是以上三个特有的四川话,用于表达程度高的句法结构。在这些句子结构中,绝大对偶数表示性质、状态、感觉和数量等形容词都可以用于第一种结构,它表达的是程度意义,但是也不是四川话中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用于这样的结构里面,比如,“雪白很了”、“笔直很了”、“绿油油很了”等等这样的用法不会出现,语义的表达会不伦不类。第二种句法结构,表达人的动作、感觉、心理活动等动词词汇使用进来,“……很了”实际上是对动词的程度修饰,当然是作为一种副词结构。和形容词一样,也存在例外,有些词汇不常出现,“有很了”、“去很了”、“和蔼可亲很了”等。最后一种结构,常要加上程度副词“太”,具有加强语气和强调的语用作用。

3.“很”这个程度副词事实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当说话人想要表达对一些事情和事物的看法时,我们往往选取这样的词汇来加在形容词或者动词之前或者之后,反而表现出说话人有中规劝、责备和警醒的语气语用特征。

并且,“很了”这样的结构中,四川人还常选择在这个词之前加上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汇或短语,比如,“莫”、“莫要”、“最好不要”、“不要”等这类词,就有例句,“你最好不要太得意很了,小心驶得万年船!”“莫要和他走近很了,他就是个渣男!”“妈老汉儿莫累很了,各人要注意各人的身体。”

还值得一提的一点是,也有在句尾加上语气词,“嘛”、“哦”、“哟”等来增强不满和责备的语气。比如,“家长不要太严格很了嘛,孩子学习压力会大。”“你也太热情很了哦!先把各人屋头的事情整抻头了来!”“那个饭店太破很了嘛!请叫花子吃饭咩。”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程度副词“很”在传递强调语义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交际过程中语用效果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

除了“很”字结构表达程度深以外,四川话中还有很多,比如“之”、“多”、“怪”、“飞”、“溜”、“稀”等众多词汇,但其词性在语言研究中还存在争议。举例说明:

1)长得之漂亮、之丑、之奇怪

2)那本书多好看、多难懂的、多有趣

3)怪可爱的、怪难的、怪香的

4)最近天气飞热、飞冷、飞怪;脑壳飞痛

5)头发溜长、石头长得溜圆、李子溜甜

6)裤子稀脏、这块豆腐稀嫩、这个球打得稀撇

以上六个句式结构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表达程度的词和普通话中的“特别、尤其、非常…”语义相同,但是在四川话中,虽然传递的语用效果相当,他们逐渐相对虚化,如果把这些词用普通话中的程度词来替代,也不会造成语义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具备了副词的功能,即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甚至是整个句子。可以说这些也是程度副词。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实例分析,方言的形成发展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每个时代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直接映射。从语法特征来看,四川话和普通话中同样的程度副词,在分布区域、组合特点、语义程度上也都有差异。从语用特征来看,两者的语用背景和感情色彩也不同,四川话中的程度副词在表达效果上更形象生动或具有主观附加义,能传递出说话人强烈的内心情,或者具有兼表语气的作用,能使语气显得生动活泼或更加委婉。总的来说,句法学和语用学相结合,来对方言特有的表达形式形成的语义和语用效果进行研究,具有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Croft, W.(1990).Typology and Language Universal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Leech, G.(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3]崔荣昌.四川方言研究述评[J].中国语文,1994(06):419-429.

[4]梁德曼,黄尚军.成都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张克定.语用句法学论纲[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25-28.

[6]周巧媛.成都方言语音问题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