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
摘 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成熟的今天,随着事业单位管理机制的深化,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動时,其环境与实施要求也出现了多样性变化。在开展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时,应该注重从事业单位重视度提升、构建完善财务控制体系等多个角度出发,通过优化控制途径,真正让事业单位适应当前时代管理的多种诉求。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探究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风险意识;价值认知;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5-0105-02
结合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的实际情况,其具体实施时,尤其缺乏现代管理思维和风险意识。因此,在事业单位开展财务控制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对财务管理活动的风险认识,将财务管理控制与事业单位管理活动深度融合,从而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管理活动价值的同时,有效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内涵及要求分析
在现代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下,传统、单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影响下,加上事业单位机制改革创新的诸多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再是一种“形式”或者“附属”,其中所展示的信息内容,既是事业单位业务的客观呈现,同时也是事业单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生动诉求。特别是在当前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多种风险也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指的是事业单位基于我国相关法规、财务管理机制等多项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系列业务活动进行管理,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支出、收入、预算、决算等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进而为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管理过程中,其工作目标旨在:一是严格按照和依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相关审计制度与法制要求,科学开展单位预算活动。二是要依据财务状况客观、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业务状况。三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要对整个组织内的各项收入、支出进行合理分析,并且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能够实现规范应用。四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时,要避免出现各种资产流失或者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对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进行内部控制与监督。
当前事业单位正在经历一场从管理因素到管理程序的全面变革,在以往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价值,形成足够认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就单位业务实际看,其普遍存在“重视业务职能、忽略财务管理”的客观不足,尤其是缺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意识,加上对财务管理机制的价值认知重视度不足等等,都大大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甚至在金融风险不断加大的今天,事业单位甚至也出现了财务风险。因此,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看,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提升做好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的价值认知,就至关重要。当然,通过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举措,也让事业单位实现从传统管理机制向现代管理体系的本质“蜕变”。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开展财务控制活动,其核心目标在于整合财务管理力量,更好发挥财务控制活动的效益,实现最大价值。但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中,其中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具体来看,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完善而科学的财务控制意识。实际上,当前多数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过程中,更多将自身定位为“行政职能”,缺乏对财务控制活动的价值认知。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包含管理科室、审计科室等多个体系构成,但是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往往将财务控制活动局限于“财务部门”之中,缺乏全面参与、整体参与的价值意识。事实上,对于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而言,属于一项整体性活动。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形成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完善专业人员配备、提高财务控制的价值重要性。
2.未能形成严格而独立的监督机制。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并不具备专门的审计部门,即使有也是光审不控,尤其是财务管理控制活动中,也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从一定程度上看,影响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的实际效益。此外,目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中,也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出现舞弊现象,所以,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的实效性与精准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实际上,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管理控制的最终目标,在于对事业单位是否按照已经制定的基础规范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并且确保财务管理活动不出现相关错误问题。因此,监督机制是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
3.未能构建完善而科学的财务控制机制。随着事业单位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如今,各事业单位也在结合时代环境和业务诉求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经验,加上更多的是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职能履行之上,忽略了财务控制活动的价值发挥与诠释。此外,在财务控制活动中,多数事业单位也未能始终坚持将财务控制与自身运行相结合。对于事业单位业务发展来说,随着单位业务范围的拓宽,加上对财务控制活动的要求不断提升,特别是风险意识的诠释,更是以往事业单位业务过程中所不具备的理念。
三、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的路径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财务信息缺乏透明、公开,尤其是在财务控制方面存在各种不完善问题,往往发生各种违反财务管理机制的复杂事件。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提升财务控制水平,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就至关重要。本质上看,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并非传统的功能延伸,而是基于事业单位改革实际基础下的创新发展。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将在有效控制事业单位业务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压力。
1.提升对财务控制活动的价值认知,制定完善的财务控制策略。在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中,需要通过各种类型的控制策略,构建标准化的财务控制体系,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多样化的建设诉求看,构建多元化分工的财务控制机制,将真正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在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这一过程中,不仅对财务管理信息的公正性、合法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需要整合财务控制资源,构建适应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在立足事业单位实际的同时,合理分配控制资源,真正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
2.注重融入风险意识,构建极具独立特性的监督体系。实际上,想要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活动能够实现最佳效果,就必须注重构建独立性、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控制活动时,监督活动不仅是一种程序,更是将风险意识与控制理念等多种因素融入其中的本质创新与完善。本质上看,多数事业单位更多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这不仅不适宜于当前整个时代环境,同时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事实上,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想要做好风险管理活动,需要事业单位立足自身实际、行业实际,构建包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与风险辨识的管理体系,当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活动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够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此外,在构建整个监督体系时,应该是完全独立于财务控制活动的环节,要通过配备专业的监督人员,让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的水平得到真正提升。
3.将财务控制活动与事业单位运行相结合。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控制活动,并非是一种强制性规范要求,无论是其价值效力,还是实际操作性,均与事业单位管理实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事业单位与企业或行政机构不同,其在业务活动过程中,虽然并不以盈利为目标,但是整个组织的运行与职能履行,更需要事业单位以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做基础。所以,正是这一独特要求,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优化,成为一种必然的时代诉求。但是,在当前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并未形成统一的财务控制标准与规则,如果缺乏良好而科学的管理机制,就很难有效开展事业单位管理与建设工作。因此,事业单位要认识到开展财务控制活动的价值意义,并且将其与单位运行的各个环节相结合,真正实现其价值诠释。
四、结语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融入信息化的时代特征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已经对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为了更好利用财务控制活动,做出正确运营决策,也需要对财务控制与整体与两者进行全面整合。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控制活动时,想要实现该工作的最佳效果,不仅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全面监督与广泛参与,而且要在全面融入财务控制风险意识这一基础上,顺利推进财务管理活动,营造良好的财务控制环境,在构建高效、科学财务控制机制的前提下,实现事业单位职能的最佳发挥。
参考文献:
[1] 封延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中的困惑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6,(12):131-132.
[2] 李园园,王翠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7,(12):128-129.
[3] 范荣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及精細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46-147.
[4] 吴志强.关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8,(12):115-116.
[5] 张洁.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的路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133-134.
[责任编辑 刘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