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win Olaf
《平行:埃文奥拉夫》呈现了荷兰著名摄影师埃文奥拉夫最近十五年创作生涯中的近五十件作品,其中数件作品皆为首次在中国展出。
作为当今荷兰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奥拉夫长于时尚摄影和廣告拍摄,但本次展览避开了其已然广为人知的作品,聚焦于他的个人创作。在奥拉夫的作品中,高超的风格塑造和丰富的视觉体验平行共生。他的系列作品揭示了其创作的两个核心元素,其一是自传性,其二则是场面调度和舞台编演。
正如奥拉夫说的那样:“一直以来,我的创作都是在折射我的个人生活和信仰。相较于夸张的姿态,我更想在人的微妙情感中寻找更多的细节。我希望人们能够在照片中寻找潜台词。我创造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视觉风格,但是当观众被抓住眼球,我希望他们能够思考每一组系列的不同之处。”
此次展览关注的是奥拉夫精心构建的“高度风格化、编导式”的华丽精致的画面背后,完美主义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摄影语言的言下之意。正是未言明的意义指导着《雨》《希望》和《悲伤》等系列的创作。这些系列无一例外地基于对人类境况的关注一一从个体存在的脆弱性,到权力与服从的复杂关系。奥拉夫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知往往围绕着一种异化和疏离,以及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萍水相逢的际遇和无所适从的互动。
扎根于过去几百年的荷兰历史和艺术传统,奥拉夫的作品展示了摄影如何与人类历史紧密相连。“在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后,我意识到要与摄影保持距离,我的灵感来源应当远超摄影本身。每一个荷兰的年轻人都在博物馆中学习过伦勃朗的创作。在我的文化传统中,伦勃朗对于光线和氛围的处理正是摄影可以借鉴的技巧。此外,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人物往往做着微不足道的琐事,但是作品中的空间、场景和陈设,都赋予了人物以特征、背景乃是叙事。”奥拉夫说。“作为创作者,我们要将自己置于文化语境中,如果不能站在一代又一代创作者的肩膀上,我们很难取得成就。虽然如今的世界愈发全球化,但你始终有你的文化根基。”
贯穿奥拉夫15年间主要作品的是成人与儿童的错位。这一特点在他2012年的代表性系列作品《柏林》中尤为显著。从围绕城市而创作的《柏林》系列展开,奥拉夫在2017年创作了《上海》。“上海,让我想起一个年轻而自信的青年,充沛着饱满的能量,对自己无限的可能深信不疑,一往无前地去激发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