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期非常重要,这是确保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必须认识到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上面临的一些困难,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然后合理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文章就这些方面展开分析,对新时期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管理
一、新时期职业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遭遇的困难
1.学生问题多样化增大管理难度
问题多样化,是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在以往,学生出现的问题存在很大的雷同性,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将一些经验方法进行迁移运用。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学生在成长发展中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这就让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了。比如,现在一些学生沉迷网络直播、金钱观偏差、道德观扭曲等,这些都成了新时期的重点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2.学生教育复杂化缩小管理空间
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这是必然的,但是教育活动复杂化,导致学生的时间安排出现了错乱,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管理空间,让相关教育者难以找到有效的管理途径。学生自身的管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到了成人的年纪,学生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教师或辅导员的事情,学生自己也需要发挥出管理作用,进行自我管理。一般来说,班委是学生管理中的最基层组织,但是很多班委都没有发挥管理作用,在平时没有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再加上辅导员也缺乏这方面的引导,就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真空地带。
二、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管理需要把握的重点
1.思想教育
学生问题的多元化,很多时候是学生思想上产生了问题,自身意志动摇,导致被外部不良因素侵袭,进而影响到相关的思想素养,催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道德观扭曲就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违背传统道德的负面事件,这给学生带来了冲击,导致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逐渐扭曲。因此,在新时期的学生管理中,就需要关注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管理。
2.心理建设
除了思想方面的问题之外,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导致了一些管理上的难题。比如,学生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自律素养对自己进行约束。然而,目前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自律能力太差,心理素养水平不高,不能抵挡外部诱惑,没有坚定的心理品格。
3.个性管理
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教育管理活动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对所有学生进行同质化的管理。“大锅饭”式的管理模式,让管理工作与学生实际之间产生了一些差异,这导致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不能被有效解决,同时也会让这部分学生认为学生管理不符合自身实际,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也就很低了。再加上學生教育复杂,管理空间缩小的问题,更加需要个性化管理来走出目前存在的困境,提高管理效果。此次带领学生到安徽芜湖实习,其中有三名学生还没有进入实习状态就立马要回家,不愿参加社会劳动与实践活动。对待这些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及心理疏导,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拥抱社会。
三、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学生管理的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生管理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成长发展。在一个过程中,就需要对思想教育加强关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就能够对外部负面因素进行抵御,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因此,先要做好思政课教学。在职业院校中,思政教育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理论课程体系,这是对学生思想素养进行培养的优良阵地。所以,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便需要从这个层面着手,做好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修养。然后,对外部因素加强反思,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思想。现如今网络负面文化对职业院校的学生造成了多方面影响,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要对这些外部因素进行反思,除了院校每年开展的学生体育运动会、书画比赛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辩论活动,对网络上的负面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当之处,让学生形成认识,从而摒弃自身的一些错误思想观念。比如,一些学生受到网络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学习中较为消极。教师便可以通过大量事实来证明,只有极个别人在不读书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成功,那些都仅仅是个例,具有偶然性,不能将其作为真理。通过深入辨析,学生形成认识,自然就能认识到“读书无用论”的根本性错误,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2.做好心理建设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除了进行思想教育之外,学生管理工作还需要关注内部因素,对学生加强心理建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相关素养,引导学生发挥出自我管理的作用,为学生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第一,可以组织关于“自律”的实践挑战活动,如“一天不碰手机”“一周不玩游戏”等,通过这样的挑战活动,让学生提高自律意识,这样学生在遭遇一些外部诱惑的时候,就能够管住自己不被诱惑。第二,要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现如今,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不少学生都受到来自就业、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另外一些学生也承担着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要通过心理辅导,化解学生的这些压力,避免其演化为实际的问题。
3.基于学生实际,实施个性化管理
学生学习活动存在分散性,很难在一个时间统一起来,而且本身同质化的管理就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在这样的情形下,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实施个性化的管理,也就是针对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设计对应的管理方案,让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准确命中学生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周期性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学习行为、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出发,展开综合性调研,切实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状态。另一方面,要根据调研结果,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类,然后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果。比如,对于沉迷网络直播的学生,就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管理,解决他们的这些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职业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就需要形成深入认识,把握相关的重点,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从思想素养、心理健康等角度出发,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磊,杨波.积极心理学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融入[J].林区教学,2017(2):104-105.
[2]戴沅均.柔性管理理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7(20):64-67.
作者简介:粟俊彰(1985—),男,广西贺州人,中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职业学院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