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发展科学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科学教育一直关注的。特别是在一二年级开设科学课以来,低龄段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学生只有在充分的体验和探究中,才能有所思考,自然生发出问题,而老师需要做的,則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学习。
以一年级“植物”单元为例,对叶子的认识如果仅局限于图片,学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将学生带到校园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植物世界里去认真观察。他们很快就被这种奇特的植物所吸引,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我顺势让学生认真观察爬山虎,并开展了相关的学习课程,一个与爬山虎有关的植物观察项目学习就这样开始了。
在问题和项目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点燃,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将在项目式的学习中得到延续,思维深度和持久性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STEAM教育强调在各学科中采用整合性的项目导向式教学,以真实的问题情境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本课例将跨学科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整合式的跨学科活动中学会创新地解决问题。
多种工具协助下培养创造力。科学实验离不开材料和工具,丰富的材料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放大镜与平板电脑的放大倍数进行叠加,再对光进行观察。另外,教师还给学生提供铅笔和白纸,让学生尝试用拓印的方式观察叶脉。形色软件能帮助学生认识新的植物,显微镜能让学生看到叶子内部的细胞世界。简单的工具经过不一样的处理后,能帮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去观察事物,这种神奇的体验,能激发低年段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正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科学教学中给学生带来的收获。
项目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本课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叶脉,教师让学生回家与父母一起制作叶脉书签。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体验了采摘树叶、浸泡树叶、刷离叶肉等过程,经历了失败的难过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自主思考:为什么有的叶子怎么浸泡蒸煮都不会烂、为什么只能刷离叶肉而叶脉不会受影响等,并且学生也愿意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在这样反复的思考、探索、发现、总结中,学生不自觉地已经进行了技术和工程方面的探索,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升。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实验探究情境,提供足够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主题,并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项目式的深入探究,同时借助跨学科的形式,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龙岗区依山郡小学